精華區beta P2PSoftW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到上面CombatSniper版友提到瑞典的那法案, 我去辜狗到一點點相關報導。 瑞典是我心目中的文明進步國家之一,會作出這種決策令我訝異。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 ?f_MAIN_ID=314&f_SUB_ID=2922&f_ART_ID=138021 縮址: http://tinyurl.com/3j2nzg -- 【文/左正東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如果有一天你登入網站後,發現該網站受限於當地法令不接受匿名評論, 請不要認為你登入的一定是位於開發中國家的網站。相反的,這個網站極 有可能是位於肯塔基州的網站,因為肯州州議員Tim Couch在2008年3月提 出的法案中(HB755),要求未來網站、部落格、和討論區(message board) 都必須完成註冊後才能張貼訊息,違反規定者將課予罰款。 歐美先進國家掀起網路管制風潮 亞洲國家也不惶多讓 無獨有偶,工業先進國家的瑞典和日本,近來也採取積極行動監控網路言論 。根據瑞典在2008年6月通過的反恐法案(FRA Law),授權政府截聽所有跨越 國界的網路活動;而日本政府於2007年底公布的調查報告,則是建議立法要 求所有網路內容(包括傳統媒體的網路版以及由使用者自行生產的部落格和 網站),都應採取適度過濾,避免十八歲以下青少年接近有害內容。同時, 研議中的法案也將嚴格管制檔案分享,禁止下載具有版權的作品。此外,歐 盟文化委員會在2008年6月更提出報告,建議歐盟立法要求所有部落格應取得 官方的認證標記。 類似的立法也可見於不少亞洲國家。南韓政府於2006年底通過立法,規定凡 在大型入口網站或公共機關網站張貼個人意見或評論時,必須以真實姓名登 入,對未遵守規定的網路服務商則課以罰則。2008年初美國牛肉進口造成大 規模抗議活動之後,當局更加強執行網路身分確認機制,以避免群眾受到不 實訊息鼓動上街遊行。印尼則是於2008年3月通過新法案,禁止不良言論、賭 博毀謗或詐欺言論、禁止基於謊言、種族、或宗教的仇恨言論,以及禁止傳 佈非屬於言論者本身的內容。違反以上條款者,則處以重刑和高額罰款。另 外如馬來西亞和泰國,也在過去一年研議或通過立法,加強網路內容的監控 ,防止民眾接近有害的內容。 網路管制範圍包含言論發表、閱讀內容,甚至是言論截聽 其實,網路言論的管制絕非新聞,非民主國家管制網路言論早為西方國家長 期詬病。當前情勢令人震驚之處,在於從工業先進國家到開發中國家,紛紛 透過立法管制網路言論,而且,對於網路言論管制的手段從限制言論的張貼 、限制言論的閱讀、再到言論的截聽,已經涵蓋網路言論的全部範疇。其中 熒熒為大者,乃為要求實名註冊做為參與線上論壇討論的前提,其所以茲事 體大,實因匿名性本為網路的基本特質之一,而實名制的實施將摧毀網路匿 名性。從各國的網路管制立法觀察,推動實名制的理由不外下列四項。第一 是便於網路犯罪偵防,包括恐嚇、詐欺、毀謗、色情言論、和對於著作權的 侵犯。第二是保護公共利益,為避免網友在論壇任意張貼不實訊息,損害廠 商信譽或誤導消費者,或用不實訊息煽動群眾。第三是釐清平台業者的責任 ,透過實名制的管理,讓作為中介者的網路服務商可以排除和言論發表者的 共同責任。第四是打擊恐怖活動,用實名制防止恐怖組織運用網路聊天室傳 遞訊息,從事恐怖活動。 管制恐將造成寒蟬效應 平台業者亦陷兩難 但是,這些理由是否有效都需再仔細推敲。從犯罪防治的角度來看,運用IP 位址也能有效追訴犯罪的效果,也可避免中介者陷入不良言論所帶來的糾紛 。過去不少網路言論衍生的犯罪行為,都是通過IP位址緝獲罪犯。因此,實 名制的必要性,當從實名制對於非犯罪或接近犯罪的言論,所能帶來的預防 效果,和匿名性對於網路自由創作的價值,兩者衡量後方能決定。 對於非犯罪行為的言論,實名註冊會產生兩種效果,一種是嚇阻效果,對於 所有言論只要對他人有所影響,無論其是否構成犯罪,都戒慎恐懼,因此, 不負責任的言論和單純的個人想法都將抒發大幅減少。另一種效果是,處於 臨界地位的言論一旦出現,平台業者馬上面臨是否要提供言論發表人真實資 料的兩難。提供資料會傷害個人隱私,而不提供則須與言論發表人承擔共同 責任。而且,即使不涉及言論內容的尺度或侵害,實名制也隱含著中介者對 於資料保護更重的責任,因為,一旦所有言論發表人都必須提交個人資料, 論壇網站將儲存大量的個人資料,其所隱含之技術、經濟、和法律風險,不 言可喻。 匿名保護的網路自由精神,應推動成為全球共識 相對於實名制所呈現的利益和風險並存,匿名性的保護價值就更能突顯。熟 悉網路發展的人大概不會懷疑,匿名性是網路自由創作的核心要素。在網際 網路開始向全球散布之時,其代表圖像就是一隻狗坐在電腦前面和他人交談 ,而對方竟不知其所交談的對象只是一隻狗,突顯的正是網路的匿名性。匿 名性之重要,乃在於當有了匿名性的保護,人可以暢所欲言,其言論也不受 既有的社會線索牽絆,而可以實現心靈的自由交流。而且,此一交流突破時 間空間的限制,讓無數人在很長的時間段內都可以分享回應。也正是因為匿 名制的屏蔽,人與人之間可以在網路上言詞叫罵而無需在街頭上暴力相向。 因此,如果我們要保存網路的自由精神,匿名性一定是必須要維護的基本元 素。 當前,談論匿名性更具意義,因為在許多非民主國家,由於傳統媒體受到嚴 格管制,網際網路乃成為個人自由和民主火苗的培育之地。當地政府試圖管 制網路言論,本在預料之中,但是,若此時民主國家也掀起對於網路加強管 制的風潮,則不但民主國家沒有立場要求非民主國家更改其管制政策,網路 的本質也將面臨根本改變。要扭轉此一趨勢,推動全球共同規範,是一個可 能的選擇。在2007年11月里約熱內盧網路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IGF)時,由義大利和巴西政府發起的網路權利憲章(Internet Bill of Rights)運動,無疑具有成為全球規範的潛能。如果能夠在未來三年的網 路治理論壇,能通過理念倡議和跨國串連,讓維護匿名制成為全球公民社會 的共識,並且進入網路治理論壇的正式文件,就算無法具有實質拘束力,相 信也能對於工業先進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帶來有效的示範作用,從而保存網路 發展至今所依託的匿名性。 -- 因為抓p2p論壇就代表警察有在做事, 抓紅燈右轉 不戴安全帽 左轉不二段式就代表警察有在做事, 你看警察這麼忙,這麼偉大,人民保姆當然就沒空抓黑道了。 ╮(╯o╰)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4.138.18
psboy :這是另類的言論白色恐怖嗎? xD 09/21 10:47
dd3986 :我猜是那些國家的官員受不了被全民監督並充分討論吧? 09/21 13:46
dd3986 :看看數字版天天有人作夢,官員能亂來的地方越來越少 09/21 13:47
dd3986 :當官的樂趣少了一大半,當然會想箝制言論自由囉 09/21 13:48
EDGE :現在在亂來的大多是媒體跟商人吧,慘的還是無法可管 09/22 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