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H-se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澎湖一漁民潛水遭水針魚貫耳險變形 -------------------------------------------------------------------------------- (中央社記者許耀彬澎湖縣十六日電)衛生署立澎湖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冠榮,今( 十六)日藉由一名洪姓漁民因潛水遭俗稱「水針」的鱵科魚類攻擊貫穿耳殼,又自行 擦藥,差點導致耳朵病變的少見病例,提醒民眾夏季夜間潛水活動應注意潛在危險, 同時呼籲發生意外傷害應請醫師診治。 AD Box 衛生署立澎湖醫院在上(八)月份時,有一名六十歲洪姓男子前往求診,並表示於夜 間前往沿海潛水抓魚,遭到俗稱水針的鱵科魚類快速朝右耳後撞擊,當時因戴著潛水 頭罩,所以只覺得右耳疼痛。回家後則因為傷口疼痛發炎,自行塗藥治療。但四天後 整個右耳反而紅腫脹痛,甚至延伸到右側臉頰。 署澎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冠榮表示,這名洪姓患者經詳細病理學檢查發現,患者右耳 耳殼有一明顯開放性穿刺傷口,耳翼週邊軟骨嚴重發炎紅腫積膿,耳殼軟骨破裂。因 此安排住院並給予抗生素治療,二日後因傷口不見好轉,緊急安排傷口清創手術,且 細菌培養為綠膿桿菌,經投與抗生素治療後,傷口順利癒合並於十日後痊癒出院。 黃冠榮指出,由於夏季天氣炎熱,不少潛水愛好者喜歡於夜間潛水捕魚,但常因為照 明燈或頭燈會吸引一些具有向光性的魚類接近,例如這個少見病例便是因為夜間有向 光性且容易受到驚嚇,俗稱「水針」的鱵科魚類。過去因為也曾傳出水針魚受驚嚇刺 穿漁民頸部動脈的死亡案例。 黃冠榮提醒民眾強調,這個病例雖然幸運地只穿破耳殼,但若不是及早就醫,患者耳翼 週邊軟骨炎及膿腫常會因難以控制而導致耳殼嚴重變形,即俗稱菜花耳。因此,除籲請 民眾在夜間潛水時要特別小心這類的意外,若有耳部或其他部位的傷口,應儘速就醫治 療。9309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71.72.179
f8922090:我有看到那種魚的照片..真是可怕 61.217.187.119 09/17
f8922090:看了就覺得我的耳朵真是痛呀 阿伯真勇敢 61.217.187.119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