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ingT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誌http://koeiman.pixnet.net/blog/post/41201588 萬巒鄉的五溝水社區,是全台第一個文化資產法指定客家聚落,居民以客家移民和同姓家 族居多,進入五溝水村,首先映入眼前著是一個廣場與一條溝渠,溝渠的對岸是有著精緻 裝飾的圍牆及涼亭的小球場,而優雅的劉氏宗祠鎮守在最後方,在開闊的景觀襯托下,顯 得更加宏偉。因有五條水圳在萬巒附近注入東港溪支流五魁寮河溪中,當時墾民自西向東 ,於河溝兩岸附近次序拓墾,而落腳生根。由頭溝水、二溝水、三溝水、泗溝水排列至五 溝水,因而命名。 劉氏宗祠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562/14391883003_5e129aeb15_z.jpg
涼亭的小球場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892/14391747943_2eda8159aa_z.jpg
五溝水社區內建築多為百年以上歷史的民宅, 如最著名並為莊口的劉氏宗祠,是目前仍 保存完善頗具特色的客家聚落村莊,也是全國第一個通過聚落登錄的案例。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677/14253546032_0ca6a56cef_z.jpg
客家人的伙房,是指同一祖公的子孫住同一家,共同開伙,生活的空間,由於住的人多, 所以一座伙房的建築面積,常達三、二百坪,「伙房」的建築是揉合客家人早期住宅--穿 鑿屋「通風」與「土磚屋」冬暖夏涼的優點,而採用現代材料興建成的,以祖堂為中心在 正中央,再由兩側延伸建屋,正廳前為寬廣庭院,比較有錢的人家往往還在庭院前挖一口 池塘,總之伙房在氣勢或規模士都表現出泱泱中原民族雄偉的風範。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488/14184972500_1fb3a61cdc_z.jpg
劉氏宗祠是棟二堂四橫圍屋式合院建築,建於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座落全村最明顯 地方,最為居民認同、且把它當作社區象徵,從劉氏宗祠建築可看出早期客家居民對祖先 慎終追遠的崇拜,建造過程透過風水形式與祖靈崇拜,宗祠對族人有很重要的精神意識。 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897/14184968678_0b3508ac9b_z.jpg
「伙房」的建築主要型態有最簡單的一條龍、雙堂屋、三合院、四合院到複雜的雙堂六橫 圍屋式都有,值得大家來探究。由於時代的變遷,老屋逐漸老化,近年陸續出現現代式的 「樓層」建築或所謂的「菁仔屋」建築。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888/14368130891_5f0bca9529_z.jpg
劉家洋樓 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937/14368302781_9cac633dc4_z.jpg
自廣場旁的幼稚園往右走,不到五分鐘,紅瓦、紅磚的伙房間雜著現代樓房建築接二連三 的毗鄰著,奇妙的連成好幾條街道。擁有300 年悠遠歷史的老街, 將近 20 幢舊時夥房 客庄沿著老街搭建而成,紅瓦、泥磚、門樓,濃濃的客家風情在此展露無遺。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526/14171276311_7918073f12_z.jpg
「鍾氏夥房」又稱為「和興夥房」,是幢擁有超過 138 年歷史的四合院建築。 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912/13988070140_c9308d8a11_z.jpg
新文化資產法通過後,第一個歷史建物聚落「萬巒鄉五溝水聚落」,在88風災有廿棟歷史 建築被摧殘破損,屏東縣府向行政院客委會爭取核定補助三千萬元,將依損壞程度、文化 價值、所有權人配合意願等順序辦理搶修復建,保護聚落珍貴文化資產,避免歷史文物消 逝殆盡。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400/13988016170_d6a1b9c216_z.jpg
五溝水聚落當地鄉親出錢出力捐出卅萬元搶修古蹟,支持聚落歷史建築保存。鍾家和興夥 房,房屋所有權人鍾魁上提供配合款一百萬元修復家園,極富意義。 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911/14174734414_3e44c0855e_z.jpg
五溝聚落饒富客家古風情,西盛路等小巷弄還保存著完整的四合院、三合院等祖堂、夥房 ,村民大多姓劉,清朝讀書風氣鼎盛,劉家子弟還考上秀才、貢生,並開設私塾,當時就 流傳一句「不入劉者、不入流也」。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35/14174675574_b2807dd795_z.jpg
五溝水是新文化資產法通過後的第一個聚落,古蹟重要性不言可喻,是離家遊子掛念在心 的故鄉。 四合院後方彩繪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439/13988152340_c622d01e98_z.jpg
百年豬欄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433/14151671706_a8362b0368_z.jpg
萬成祖堂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574/14194463053_fe8f491990_z.jpg
觀海山房 西盛路 28 號,這幢巴洛克式的洋樓,融合了中、日、西式,約在 1920 年日治時代建成 ,為五溝水客家聚落最早的學堂。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440/14171893402_eab04e31fe_z.jpg
鐵漢樓 宋朝時的劉元城因為敢於批評時政,被皇帝貶官至廣東省,後蘇東坡為他寫詩讚賞其為頂 天立地的鐵漢,從此劉氏子孫後代便以鐵漢樓為堂號! 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931/13987771079_1b10e140f7.jpg
來趟輕旅行拜訪五溝水老街,紅磚瓦的客家宗祠與夥房,在老街上處處可見,古樸的氣味 與氛圍,讓人彷彿落入了時光隧道。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99/14174435674_1b58d859d6_z.jpg
轉往五溝水公園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895/14391534383_29627ddb43_z.jpg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839/14184702409_4ec09ea86a_z.jpg
「忠勇祠」為紀念台灣客家祖先,奉祀昔日六堆各鄉鎮抗日客家義士英靈所在;另設忠義 祠管理委員會,每年邀約六堆客家知名士紳,聚集舉行隆重祭典。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480/14370375994_991780790b_z.jpg
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862/14367980551_c1d39567a1_z.jpg
五溝水湧泉屬於農村水圳湧泉,源自於大武山的天然水脈。五溝水聚落位在屏東平原地下 水—泰武沖積扇之扇端湧泉帶。終年有清澈的地下補助水源,許多對水質高度要求的物種 ,包括原生種魚類、水生及水域周 邊優勢植物可在此處獲得庇護。人文聚落和環繞四周 豐沛的地下湧泉,正是蘊育此地濃厚人文特質、優質農作及多元生態的重要泉源。水地名 由來是因先民土地墾拓順序:頭溝水、二溝水、三溝水、泗溝水、五溝水而來。是全國唯 一歷史聚落兼具自然湧泉、水圳、 溼地之文化生態園。(節錄自林務局「全國湧泉濕地 生態資源調查」) 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897/14184940767_9f2670f998_z.jpg
五溝水客庄三大特色:伙房、伯公廟、水圳一應 俱全,同時是客家傳統文化「攻砲城」 的起源地,深具指標意義。許多客家伙房在近幾年進行了整修粉飾讓老建築群有了新風貌 。五溝水工作站前的五溝粄條,是當地有名的小吃之一。 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921/14391851533_bc86a13602_z.jpg
2010年時新建的萬巒吊橋,橫跨佳平、東港溪匯流處,長約 168 公尺的萬巒吊橋被規劃 為自行車道,機車是禁止進入,沿著東港溪河岸遊賞。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569/14069037759_894744518f_z.jpg
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919/14255151974_1264f5a621_z.jpg
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 景觀特色:五溝水湧泉溼地,全台唯一漂漂河,全台第一個文化資產法指定客家聚落。 餐飲特色:客家板條、炒豬腸 、月桃葉粽 服務設施:五溝水守護工作站 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西盛路59號 08-7830475 提供活動:保存有「攻炮城」傳統特殊的民俗活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223.1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ingTung/M.1402297159.A.7A9.html
partake:真的很棒! 06/10 01:06
bn801220:萬巒吊橋真的很美! 06/11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