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ingT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誌http://koeiman.pixnet.net/blog/post/41291813 泰武鄉武潭村隸屬舊佳平的一個小部落。武潭村舊排灣族人稱為「道塔他勒」部落,民國 23年8月間發生一大風雨,致部落地層下陷,民國24年8月遷至「阿布丹」(日本名)現舊 武潭部落,國民政府來台後更名為「武潭村」(qapedang),係因轄區內有一池潭而命名 。民國42年「阿布丹」社(舊武潭)遷至現住之武潭村。 沿山公路屏185在泰武鄉地區,轉清安路會經過西方道壇,進入武潭部落,尋找神秘瀑布 ,沿山公路可見美麗的鳳梨田。 武潭村全部均為排灣族原住民,大部份務農,民性保守,而發展較慢,居民除武潭村民外 尚有平和村、泰武村民遷入而人口大量增加,目前為泰武鄉人口數最多之村莊。 位於南大武山知西面,東接泰武村,北鄰佳平村,西接萬巒鄉,南鄰平和村。人口:1161 人,男598人,女563人,共有七鄰,戶數210戶。 武潭社區屬於熱帶性氣候區,降雨大都 集中在6~9 月間,尤以8 月雨量最多,而10 月至 隔年3 月則為乾季。由於本社區相鄰大武山區,溫度高、雨量充沛,植被種類繁多,原生 植物以榕屬及楠木類植物為主。 由於區內良好的植被、多變的地形環境及溫和潮濕的氣候,提供各色各樣的微棲地類型, 以及生命繁衍、運轉不息的動力,孕育了區內豐富的動物相。農作物以芋頭、地瓜、小米 為原生農作物,社區傳統工藝品以月桃編織、竹編。 走武潭溪外環道路到武潭國小 武潭國小座落在大武山下 遠眺山上有棟建築物,貌似紫心樓,稍後介紹。 在校區發現台灣寶藏圖,密密麻麻的寶藏,等待大家發掘。 原民部落都有個活動中心 身手矯健的原民小女孩一下就爬上去了 排灣族傳統之生活方式謀生,即以山地旱田農作為主。作物之種類以小米,粟,旱稻,芋 頭、甘藷為主;另有豆類、花生及煙草等。以常米、芋頭為主食。小米為重要的農作物, 聚落之農耕祭儀都與小米有關,如豐年祭之挑小米、米酒年糕等。 部落內常被人提起而小有名氣之自然景觀大致有:武潭瀑布群、武潭古道、天石山、武潭 外環木棉步道及舊武潭眺望區,在尚未過渡開發前,保有其自然原始之獨特風貌,深受外 來客之喜愛。 遊客可以玩玩原民的盪鞦韆 從活動中心過河往山區道路直走探訪武潭瀑布群 瀑布前溪邊栽種了花圃 總算找到武潭瀑布,但因不少老人家在瀑布正面溪流的大石上練"抗老神功",所以只好繞 上一個台地,只剩一個角度拍攝。 武潭溪是屏東縣泰武鄉四條主要的溪流,武潭溪是發源於大武山區,昔日是排灣族先人口 中的神聖之地。因興建道路(佳平-舊泰武段)水量就驟減,目前只剩下部落上游的小瀑 布還維持一定的水量,但不時也會進入枯水期,跟以前水量比起來真的差很多。 武潭村瀑布位在武潭溪源頭處 , 是泰武鄉重要的觀光資源之一。小瀑布不再是部落族人 常去的地方,偶爾只有幾個部落年輕族人會去玩水,其他除了會去農耕的族人,平時真的 很少人去。 無論是阿布丹部落自己族人及外地來遊玩的民眾,在此也呼喻大家能為這美麗的自然景色 好好保護它,也維護小瀑布四週的清潔,離開時也請把產生的垃圾帶回去。 武潭社區發展協會 聯 絡 人 : 顏成仁 聯絡地址: 屏東縣泰武鄉武潭村潭中巷83-1號 聯絡電話: 0936556952 傳真電話: 08-7836615 武潭部落特色: 1.楓香樹之美,由本村至舊武潭沿路,深秋楓葉片片,令人縱情高歌一曲,還有比這個地 方更詩情畫意? 2.沿路的農園,農舍,可見居民對土地的珍愛善用經營。可發展休閒農業及綜合觀光果園 區。 3.武潭國小打擊樂團,要聽打擊樂團,就來武潭,再不用到好遠的城市了。 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 參考資料 屏東縣原住民部落史 536.29/1 7757 屏東縣原住民處http://www.pthg.gov.tw/planibp/Default.aspx 武潭村有山路可前往泰武部落(或回沿山公路經佳平村上山),上山後接<消遙山莊>三叉路 ,直走續行接泰武村,泰武部落昔名為「吾拉魯滋」(kulaluce),國民政府來台後更 名 為「泰武村」。位於南大武山西側,西北靠山,西南走向溪谷,地勢陡峻坡度極大。 民國50年自舊泰武遷至現址泰武己有39年,因八八風災原居住地因安全堪虞,故遷居至萬 金營區前面樹蔭大道旁的永久屋。 特色: 1.森林之村、空氣新鮮、溪流清澈、群山環繞。 2.北大武山登山口。 3.舊泰武遺址,也是日據時代鄉治中心,實有整護供族人尋根之旅。 4.沿途風光秀麗,景緻氣象萬千,美不勝收。 5.聞名的排灣成年禮之勝地。 6.煩囂塵世,車馬喧洩,泰武大自然之美給你最好的休閒渡假的好地方。 經由北大武山之門下山(佳平<->泰武) ,屏106縣道是萬巒鄉往北大武山登山口的路徑, 也是單車族挑戰路線。 泰武部落牌樓,大武山之門這邊是山友聊天泡茶好去處。 泰武部落牌樓旁導覽地圖 由於粉塵的關係,視野受到影響。 可看出平地的空氣是多麼汙濁,來到山上真是心曠神怡。 傳說中的紫心樓,因為這棟建築是泰武山上鳥瞰屏東平原視野最遼闊,是間民宿。 騎單車上來大武山之門中途,有個泰武鐵馬驛站供遊客休息品嘗泰武咖啡,整條山路處處 有咖啡屋,休閒農場,民宿。 遊客在此處休息並展望屏東平原 一旁的咖啡屋座椅也能賞景 鐵馬驛站有條下切小路可直達紫心樓,但路小條不好會車,紫心樓沒預約不能進入。 前方下坡到紫心樓 紫心樓網站http://www.eagle-cliff.com.tw/ 蜿蜒的屏106縣道 大武英豪會館http://www.dawu3888.com/index_01.html 能見度實在是不優,下山囉。 補充介紹,泰武有登山客最愛的北大武山及南大武山 北大武山為中央山脈南端最後一座海拔超過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名列台灣五嶽之一,當 地排灣族視為聖山,稱之為「Meli-miligang」,意為夢幻之美!擁有全臺面積最大的原 始林,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沿途行經檜谷山莊、大武祠至北大武山頂,共約9公里, 海拔變化約有1549公尺,都在南臺灣自然美景的最精華區域「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及「雙 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內。而最令人驚豔的著名美景則是秋冬季的雲海。 南大武山位於屏東縣泰武鄉,屬於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的範圍,海拔為2841公尺,是屏東的 第二高峰(第一高峰為大武山),與霧頭山、北大武山峰峰相連,不僅成為南台灣的地標, 更是區分東魯凱族和西魯凱 族的重要山脈;由於南大武山較少登山客探訪因此生態環境 相當完整,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林相豐富且連續,是台灣難得的山林資源,造就了野生動 物的棲息環境。林務局在南大武山登山口前、海拔1300公尺處興建一座登山避難小屋-『 佳興山莊』,佳興山莊可容納50人,由於視野寬闊、良好因此是欣賞日出日落和南部地區 夜景的最佳景點。 全圖文http://koeiman.pixnet.net/blog/post/412918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201.25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ingTung/M.1404125743.A.EF3.html
dddee: 07/01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