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ingT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誌http://koeiman.pixnet.net/blog/post/41254391391 屏東縣來義鄉屬於排灣族的「拋茅馬克」群,意思是「祖先發祥地」,但在現代文明的衝 擊 下,仍保持著古老的排灣習俗。據來義國小資料,古樓部落族語名稱是kul jal jau, 日治時期部落戶數達到五百戶,人數有三千人,部落的勢力很強大,日本人怕難以控管, 進行人口遷徙及分化,分成五次集體遷徙,將族人分到台東縣金峰 鄉、達仁鄉;屏東縣 來義鄉則分到南和村及舊古樓村,民國四十二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又將舊古樓部落遷村到 目前的居住地,在古樓部落有戶數三百八十三戶,人 口數一千三百八十九人,比日治時 期少了很多。 古樓村的五年祭能歷久不衰,靠的是競爭。最古老的頭目家族吉零,日據時面臨新興的崔 路福坎家系挑戰,於是雙方各擁派系,在重要祭典互相較勁,結果當其他部落正在流失傳 統,古樓的五年祭卻一次比一次盛大。 竹竿祭又稱五年祭,是排灣族最重要的祭典。早先為三年祭,是排灣族先祖里莫基與創世 女神德蘭歌約定每三年相會一次,即「人神盟約祭」,在每一次祭祀前十天 都由巫師占 卜時辰,藉著燃燒小米梗的煙為橋樑,引祖神降臨與族人相會。目前僅屏東縣來義鄉古樓 村和台東縣達仁鄉土坂村仍保有這項祭儀。 原鄉道路上都能見到漂亮的彩繪 「喜樂發發吾」有「一直向上」的意思,屬於原住民部落,以務農為主。民國 90年後喜 樂發發吾社區希望自力營造以找回過往傳統特色為主軸,在相關單位及社區志工的相互配 合之下,社區終於成功營造強烈原住民特色。 社區的居民還利用巧思將髒亂的溼地周圍砌上石頭(為了保持濕地的完整),並且種植誘蝶 植物,成功復育螢火蟲及黃蝶,將髒亂改造成美麗的景緻。另外還孕育多樣性生物,如: 台灣彌猴、五色鳥、月桃、桃花心木等,豐富社區的自然生態。 在導覽地圖下方發現成群黃蝶。 還有更多黃蝶群 由山邊的古義路走會先經過「巴扎資夫岸」濕地,在排灣語裡為「湧泉之地」,都是原住 民語言中有意義的名字。但並非所有人都知道背後的文化涵意。 巴扎資夫岸濕地位於喜樂發發吾社區的入口,曾經是陰森潮溼的沼澤,過去曾有族人在此 受傷致死,一直是部落中的禁地。人為干擾減少讓這裡成為水生動、植物的天堂,卻因為 風災受到毀損。 喜樂發發吾社區,歷經八八風災的摧殘後,在重建道路上逐漸踏穩腳步,也重新思考部落 的生態文化價值。在萬通公益基金會與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協助下,藉由濕地與圳 道的水空間再造工作,企圖告訴大家原鄉文化的價值 過去部落在遷村以前,頭目要花上10年的時間觀察土壤、地理、水文和微氣候,而這些自 古以來的生態地理資訊系統,都化成生存密碼寫在舊地名裡,世世代代傳承下來。 因此,原住民災區的重建工作,應該恢復過去原住民管理山林的法則,包括生態的與文化 的,延續祖先順服山林的智慧,才能讓重建完整,不至失根。 繼續前進喜樂發發吾公園 為了提供社區民眾休憩的場所,整頓社區公園,並命名為「喜樂發發吾生態公園」,其不 只具有休閒娛樂的功能,還具有生態園區特色,可作為教育之用。 若遇到沒開們,請誤闖入。 原是一片荒棄的林班地,後經全體社區居民的努力整頓下,將雜草叢生的荒地蛻變為賦有 排灣族文化特色、而且呈現綠意盎然景象的公園地,並以排灣族語「喜樂發發」為名,帶 有「團結合作、奮發向上」的期待。 公園內的登山步道,過去是部落居民往返部落、潮州及北大武山的主要通道,該古道以石 板砌成,沿著步道的方向行走,途中可以欣賞到桃花心木、月桃樹、光臘 樹、厚殼樹等 珍貴樹群,順帶吸滿健康的芬多精;豐富的植物生態不免吸引各種鳥類、蝴蝶、昆蟲前來 憩居,一路上又能同時享受接近野外生態的樂趣。 樂發發是一處融合人文與自然生態的森林公園,有時間,不妨安排一趟閒情之旅,來這裡 欣賞排灣族石板雕刻、台灣原生植樹、鳥類蝴蝶、遠古巨石等難得景致。 運氣好,有開門就能進入參觀。 社區山壁旁的斜坡上,除了雕刻及圖騰的裝飾,還多了粉刷後的原住民藝術長廊,不僅促 進文化,亦對觀光有所助益。 古義路 1923年由日本工程師鳥居信平利用境內群山層巒聳翠,地形崎嶇,坡度落差甚大的地理環 境,在屏東林邊溪所設置的集水廊道-二峰圳。 二鋒圳,是近90年前日本政府為灌溉所需引來義溪地下伏流建造而成的水圳,也是受到公 告的文化景觀。過去圳道的修築,曾有來義排灣族人的貢獻,而現在的二鋒圳,更是喜樂 發發吾社區眾多家戶的飲用水源,與部落關係密不可分。 原本作為灌溉之用,後來成為社區內天然的流動洗手台,為社區之特殊景觀。 二峰水圳廊道是採部份明挖,但是在經過高坡度的山麓,則採暗道的隧道工程。 清澈的水由集水廊道引到水圳廊道後,再順著3.4公里長的圳道流至整個工程末端的取水 口,利用「水性就下」的特性,不用任何人工動力就可把水引到潮州沿山公路一帶的萬隆 農場的灌溉系統 但過去部落汙水直接排入二鋒圳中,水源污染一直是個困擾,因此部落在今年自力營造進 行改善,將汙水改道暗渠統一處理,並增加社區需求的親水空間,不僅還給二鋒圳乾淨的 水域,更為部落小朋友增加了一個開心戲水休憩的地方。 在水圳接進來義國小的上端,有一個親水區的涼亭。 在林邊溪旁小徑可以看到一間磚造小泥小屋,那間不起眼的小屋就是二峰圳集水廊道的方 形進水塔,八八風災後它的集水功能無礙,河床下廊道並未受損。 來義大橋橋下即是二峰圳集水用的林邊溪 集水廊道立體剖面圖,這太專業了,只能說鳥居先生太偉大了。 屏東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教授兼水資源教育及研究中心主任丁澈士教授說:「當初建造 僅以簡陋的施工機械和人力,歷時2年就完成了」,地下堰於1923年完工以後,豐水季 每 天的出水量為25萬噸,枯水季一天也有8萬噸,灌溉農田2500公頃。至今雖年久失修,平 均每年仍提供3000萬噸地下水給當地農民灌溉,平均每天8萬多噸。 屏東縣來義鄉喜樂發發吾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網址: www.siljvavav.org.tw 現在很多黃蝶飛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221.18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ingTung/M.1403442954.A.F39.html
gogogle:很可惜,吊橋已斷掉了 06/22 21:58
man0907:有下一篇 06/2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