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ingT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好讀網誌http://koeiman.pixnet.net/blog/post/41368889 內獅車站位於臺灣屏東縣枋山鄉台一線旁,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南迴線的鐵路車站。被劃分 為招呼站的內獅站,進出旅客甚少。 根據台鐵2012年的統計(參考資料),全年上車人數62人,下車人數108人,都是台鐵運 量最低的車站,客運量超級少,車站連窗戶都拆下來了,看穿門窗遠方就是大海囉。 車站構造 島式月台一座(其中一側已無法使用)。 降等為招呼站後,僅保留正線(一股道),其餘側線及轉轍器均已拆除。 內獅站在1992年10月5日南迴線正式營業時是設簡易站,由加祿站管理,而在1993年11月1 日由簡易站降為招呼站。 內獅車站月台是採用中國宮廷式建築的設計,在台鐵的月台中是相當稀有的。天橋是用來 讓學童過鐵路到內獅國小。 南迴線尚未電氣化,寧靜無人的小車站,跟另一邊的台一線成了強烈的對比 內獅村遍植愛文芒果 芒果樹開花期 內獅村聚落原住民語名稱:kacedas,現位於南勢湖溪出口左岸山麓,由四個部落在民國 29年到38年之間,陸續遷移至現址所形成。日據時代稱為內獅頭。內獅村為新興村落,有 156戶703人,分為兩個社區,一為本村北邊之小內獅,二為南邊之大內獅。居民全為內文 社群社人,以內、外獅頭社兩地為主,部分內文社、中文社的人是隨親人移住本地。民國 三十五年遷徙本村時以漢人習用之「內獅」稱之。 在豔陽高照下耐心等待火車從遠邊的山洞穿越而來。一邊是山一邊是海 火車來囉,飛快的通過內獅車站。 很快的火車往遠處的嘉和掩體飛奔而去,追阿~~ 嘉和遮體位於台灣屏東縣枋山鄉,是臺灣鐵路管理局南迴線的一座假隧道,位置在加祿車 站和內獅車站之間,全長1,180公尺。 海軍艦砲曾以保力山靶區為實彈射擊訓練靶場,過去為了防止列車遭到軍方誤擊,故興建 此掩體隧道,此隧道的結構經過強化。通車前,軍方已將靶場遷至屏東縣恆春鎮虎頭山, 此隧道失去原有作用。 嘉和遮體為全臺鐵路系統中唯一建於平地的隧道,於1991年9月峻工。 火車衝出隧道 一扎眼就通過平交道 遠邊芒果造型地標聳立,因當地枋山鄉與獅子鄉都以盛產愛文芒果聞名。 未來鐵路高架化後,只能看看照片回憶。 火車汽笛聲響徹雲霄,告知即將通過平交道,駛入黑暗的嘉和隧道。 因阻擋西南風吹入,導致芒果植栽通風不佳,生長不良,而引起村民埋怨,被認為是一項 錯誤的工程設計,但也成了鐵道迷必訪之處。揮別了遠去的火車,前往探訪卡悠峰瀑布。 卡悠峯瀑布:位於屏東縣獅子鄉,又稱內獅瀑布,枋山的閩南人則稱其為「大門坑」,因 此又名大門坑瀑布,排灣族語叫做「爪哩丟」,指懸崖之意。 台一省道451.8K十字路口處,右側有山隆加油站,取左有「枋山觀光農園」牌樓之產業道 路進入。<卡悠峯瀑布7.65公里&枋山車站1.2K>指示牌,經正成國中續行,過枋山溪橋看 見導覽牌。向右是往南迴鐵路的中央隧道及枋野車站,向左沿阿士文溪而上,穿過南迴鐵 路的橋下,再行約一公里有停車場,此路段路況不佳,最好是駕駛高底盤的車輛。 鄉公所於近年整修連接道路及步道、設置導覽牌,使得一般轎車也可輕易的到達瀑布停車 場。但有些路段難走,低底盤車輛須放慢速度,加上會車不易,小心駕駛。 來到阿士文溪一號橋,南迴鐵路穿山越嶺。 天候不佳,一度想放棄前行。所以只想快快到達,延路田野山谷溪流鐵道就沒拍照囉。 沿著小徑(有些路段只容一個車身通過)到達卡悠峰瀑布停車場,飄起小細雨。 開始往上爬,小雨停了。 好走的石磚步道 每走一百公尺會有小木樁標示,來到200公尺處可稍作休息看看 阿士文溪 谷 300公尺處鐵橋階梯 回望山谷風光 400公尺處已看的見瀑布了 瀑布看起來水量還好,未達豐水狀態。 瀑布是枋山溪上游阿士文溪的源頭,在豐水期非常壯觀。落差約四十公尺,豐水時期瀑布 水幕如扇形潑灑而下,捲起煙霧般的水氣,相當壯觀;枯水時期 水量不及豐水期的百分 之一,但仍有三道小水流沖擊到下方的水潭。 瀑布離省道(屏鵝公路)僅7.65公里,加上步道全長510公尺 ,落差僅70M。 水氣瀰漫 瀑布已是相當壯觀,豐水期更是不得了。 有如扇形而下,捲起的水氣,在陽光照射下,畫出重重彩虹。(可惜當天氣候不佳) 瀑布上頭,雖有路徑可到達,沒相當準備,切勿輕易嘗試。 水勢非常急促的注入水潭 清澈見底,清涼有勁。 一探水底世界,瀑布前腹地廣闊,石頭濕滑,戲水小心。 瀑布影片 卡悠峰瀑布(內獅瀑布)衛星路線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2.156.12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ingTung/M.1406180041.A.05B.html
brian3639:推用心 07/24 15:15
crh613:謝謝分享 07/24 15:27
※ 編輯: man0907 (111.242.161.201), 07/25/2014 1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