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la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eroe (店長)》之銘言: : 小弟想要學植物分類學, : 主要是希望有系統的認識植物。(這個因果關係成立嗎?) : 與朋友閒聊,說應該從「科」下去認識植物。 : 至於植分,有「人」提點會好很多。 : 1. 故想請問有沒有非相關科系的素人大大自學過植分呢? : 有什麼好的建議或分享嗎? : 2. 看到youtube上有《輔大96生科植分》系列, : 感覺是個不錯的視訊資源。(取代人) :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好的影片、軟體類的資源呢? : (朋友塞了一本部編植分…雖然是黑白的,書就先參考那個吧?!) : 3. 有什麼相關的神來一筆可以分享、提點嗎? : 以上 感謝大大們不吝指教 趁著今晚沒有什麼雜事,來分享一些認植物的心得 分類是人的本能,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法,而植物分類就是一門研究植物的”名字” 的科學,植物分類學之主要職務有三: 分類 (classification)、鑑定 (identification) 及名制 (nomenclature)。 分類 (classification) 為將已知的分類群 (taxa) 依照相似度歸類, 也就是依照界門綱目科屬種的位階 (rank) 歸類的一種過程, 不同的兩個物種,由上至下相同的位階越多表示這兩個物種越相似。 名制 (nomenclature) 為制定”名稱”的一套辦法 ,這裡的名稱指的是學名 (scirntific name) 而言, 而這一套辦法就叫做”國際藻類、真菌及植物命名法規”規定有關學名的一切事務。 鑑定 (identification) 則是我們今天所要談的目的, 這是一種將單獨的個體歸類到已知的種類底下的過程,也是板上許多討論的內容。 植物的鑑定或是俗稱的認植物我想是很多人的興趣,剛開始認一種算一種 也還滿簡單的,但是當你認識的種類到一個程度之後,會開始感覺到混亂 因為我們的記憶有限,能記住的種類大概就是那麼多,如果沒有系統性的 整理這些資訊,那麼要深入就會遇到很大的瓶頸。 就如何有系統的認識植物這點,在此提供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如果有相關經驗 也歡迎大家提出一起討論。 1.熟悉植物外觀形態的專有名詞 這點是我認為很受用但是不容易搞清楚的部份,例如什麼是單葉?什麼是複葉? 什麼是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更甚者什麼是多數離生心皮? 這些看似很難的專有名詞卻是我們可以有系統的去認識植物的途徑 當你搞清楚之後,你會開始用這些名詞去觀察植物,可以藉由手上的植物 和書上的相互對照而找到解答,漸漸的你也會發現 茜草科植物葉對生有托葉,忍冬科葉對生無托葉;十字花科花瓣四枚四強雄蕊 可以將書本和手上的植物或是相機裡的照片相互連結,而得到答案 要請問別人時也比較好描述給他人瞭解,而不會發生 "這植物長什麼樣請描述一下?" "綠綠的,花很大白色的" 這種鬼打牆的對話 可以升級為 "葉片是線形的,花有六枚花被片雄蕊也是六枚" 這種立刻可以歸納到某些種類的形容詞 2.收集相關資料 而當我們瞭解了相關的專有名詞之後,對於相關的圖鑑的收集也是一個重點 沒有這些資料,一時要對書也不知道要翻哪本,平常多收集這方面的資料是有其必要 如果有一些閒錢,投資圖鑑或許是一種方法,但是沒錢的時候或是不想買很多重複 的書,那麼也可以到一些論壇去發問,例如網路花壇或是自然攝影中心之類的 只是這些論壇通常需要照片。而某些專論性的圖鑑的確有入手的必須性 例如Ralf的Ferns ans Fern allies of Taiwan是臺灣蕨類植物圖鑑的重要 參考書,市面上尚無能與之抗衡的蕨類圖鑑,缺點是該書為英文版 對於入門者閱讀不易,這個時候可以選擇郭城孟的蕨類圖鑑及蕨類入門 相對上容易使用,缺點是可能有些種類沒有收錄,或是沒有檢索表可以用 等等,一般野外常見植物就有很多可以考慮,例如張永仁的野花圖鑑 或是很有名的臺灣野花365天等等都是這類的,進階一點的可以用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裡面對於各種臺灣的植物都有描述,缺點就是 沒什麼圖片,但是收納臺灣大部分的植物,除了近幾年發表的一些種類之外 對於一般愛好者應該是夠用的。相關書籍還有很多,只能說多翻多看 有時可以得到一些意料外的收穫。 3.拍照及紀錄 這點對於認識植物還滿重要的,看到不會的植物就拍照 但是常常拍了照還是看不懂或是找不到,問題的癥結在於 拍照的角度過於單一,造成可供辨識的特徵過少 而且常常過於專注於花的特徵上,造成只有花什麼都沒有的窘境 其他有關於拍照的注意事項請參考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38241 內有詳細說明 紀錄亦為重要的部份,當我們要認識一株植物時,必須知道他是長在什麼地方 例如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路邊還是森林裡面,潮濕或是乾燥 更重要的是註明在臺灣的哪兒看到,這可以協助判斷,例如合歡主峰附近 那我們可能會知道那是一個高海拔的植物,可以從那裡會長的種類來歸類 這也可以協助日後整理判斷什麼植物可能出現在什麼環境 例如秋海棠屬植物在臺灣可能是一群喜歡潮濕的植物,或是中海拔有哪些 植物是比較常見的,都可以幫助記憶及認識這些植物。 以上是一般入門的一些事項,將這些資料分門別類的整理之後 你可能漸漸的會發現一些規律,例如桑科榕屬植物都有乳汁及環形托葉痕 或是有隱花果這樣的特徵,然後參考一些較專業的書籍(例如簡誌) 他會告訴你科屬種的特徵,你會發現就算看到一個不曾相識的植物 藉由觀察,你也漸漸可以知道他的歸類,當然這樣的特徵歸類資料 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很多,也可以拿來用,下次野外看到就可以印證 這些資料是否正確,然後累積起來就是相當驚人的量了, 例如去到合歡山,你可能會知道可以看到龍膽或是藜蘆等高海拔花卉 或是看到一個具有繖形花序葉柄基部半包莖的植物可能會想這是五加科植物 就是這樣漸漸累積出來的 而在這裡要提的另外一件事就是,這種累積過程非常重視實務性的"觀察" 也就是說,即使我們把書上的科屬種的特徵背得滾瓜爛熟 隨便哪個科屬一問都可以直接說出特徵在哪,但是到了野外, 應用上就有困難,書本和實際的植物還是有極大的差別 書本上描述的是一種典型,但是植物跟人一樣,每一棵都長得不一樣 必須多看多印證才能真的認識這種植物。而此種認識可以從身邊的植物 開始,我們常常忽略身邊的植物,我們可能不曾端詳臺灣欒樹的花 只知道一樹金黃十分美麗,但是知道他是雜性花嗎? 這類植物就在我們身邊,每天都可以觀察,但我們常常不太瞭解 從這些身邊的植物觀察起,也是入門的好方法 而很多人看到植物常常也僅只是看,但是我認為去摸摸他,感受一下 他的觸感,也是認識他的重要過程,拔下一片葉子揉一揉 或許你會聞到龍眼味,再看看芽的地方居然有芽鱗 而葉兩面同色,你可能就會想這是小芽新木薑子,同樣的 被咬人貓咬過永遠不會忘記他是誰長什麼樣子 吃過玉山懸鉤子的果實方知高海拔的魚子醬是什麼樣子 摳摳呂宋莢蒾的葉面就知道原來這個植物的葉子正面摳了會變白 種種特徵都需要我們去感受,藉由這個加深記憶甚至找出個人專屬的特徵 這種特徵常常是跳脫於正常的專有名詞規範中 但是他常常十分的有用,我們藉由書本上的描述認識這個植物 然後開發出屬於自己的特徵,並藉此記住它,這樣的過程是相當美好的 以上是一點經驗和淺見,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提出討論 -- その男が手がけた建造物の数々は、その美しさか ら国の宝と称えられていた。数々の建造物を生み 出すこのつるはしもまた、神器と称えられた。 匠のつるはし の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93.145
justis:專業推。 10/24 22:20
Saintpaulia:原PO出遊可以跟團嗎XD 10/24 22:22
uice:專業!  開團+1 10/24 22:36
Bahamutzero:哎呀,大家是不是有點搞錯重點.... 10/24 23:10
insethry:推這篇 10/24 23:13
heroe:先推再看…消化中… 10/24 23:48
s085999449:認真看完推 10/25 14:14
※eriel 於 10/25/2011 23:51:43 將推薦值歸零
eriel:啊~我弄錯了,我想把這篇變成優文的 10/25 23:52
eriel:那只好我自己把他推回來 10/25 23:52
eriel:希望大家不會覺得我在惡搞 10/25 23:53
eriel:剛剛去看了版主版的規定是M文後有十推以上 10/25 23:53
eriel:即可有優文加註到該位版友身上 10/25 23:53
eriel:請大家多多向好文章推文 10/25 23:53
eriel:再推一個! 10/25 23:54
gpoidg:啊...板主 現在沒有優文設定了 10/26 00:04
eriel:我搞笑了,Orz... 10/26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