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reschool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夜深人靜時看到這個討論串,給我一些想法,忍不住回了一下 我是個有1Y10M小女兒的爸爸 我的專業不在幼兒教育,所以並沒有去鑽研那些專業的理論 只是就我自己成長背景抒發一些想法 我的學歷應該算是正常學制的最頂端了 我父親是醫生,所以我與其他朋友比較起來,衣食無缺算是我的優勢 但也因此,父親母親真的沒有太多時間管我 5歲之前,就我記憶所及,根本就是滿山遍野跑 跟著鄰居小朋友挖蚯蚓、釣青蛙、抓泥鰍 5歲後開始上幼稚園,幼稚園教什麼我不太有印象 那時幼稚園不像現在的幼稚園教那麼多東西 我只記得畫圖、唱遊、玩遊戲與排排坐吃果果 喔!那個階段我學會了幾件事:寫自己名字、按時去幼稚園與不再大便在自己褲子上 上了小學(這似乎不是preschool的範圍了) 開始有學業的壓力 我父母開始會盯著我每次月考的成績,沒有考好就會被敲頭(很痛,小時候好怕) 但是如果考得不錯,獎勵(無論是口頭或實質)不會少 除此之外,我父母平常還是沒時間管我 不過他們提供我不虞匱乏的教育資源 甚至當我在鄉村學校每次都考第一名,他們幫我轉學到大都市學校 只為了給我更強烈的壓力與刺激 對!就是刺激! 5歲前,我父母給我的刺激就是生長與生活常規 生長就是讓小朋友健健康康長大,生理機能都能健全 為了如此,跑跑跳跳,只要不出事,儘量去玩 生活常規就是會穿衣服鞋子、學會刷牙洗臉與尿尿 上了幼稚園,幼稚園又是另一個刺激 開始學會怎麼與小朋友一起玩(社會化) 開始學會拿筆、唱歌,乖乖做某些事(例如吃果果,開始能穩定完成某件事) 開始有時間觀念(定時起床、上下學) 開始能控制自己身體與心理 上了小學,環境的刺激更大了 學業刺激我開始思考,成績刺激我感受壓力、同儕更刺激我瞭解社會 我父母呢?他們提供我好的環境去感受刺激,作為好的後盾,並適時給我鼓勵 其他的,讓我自己來 回到這個issue,我希望這麼教我的小孩 1.5歲前:成為一個人 2.幼稚園:知道要當一個人 3.小學:知道如何當一個人 我希望我在這個過程中,能如同我父母,扮演好一個讓我小孩成長的後盾 無論是心理上的,或是物質上的 並且適時鼓勵與給予適當壓力,塑造一個良好環境 我希望我能做得到 -- 本著作依據 創用CC-Creative Commons 之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為授權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68.20
leprosy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學習(廣義的)成為一個人,這剛好也 09/28 07:46
leprosy :是Rogers的書名. 09/28 07:46
hsuehhm :我想你沒有將社會因素給加入 前面對教育的討論 09/28 09:23
hsuehhm :有很重要的因素是 當小孩上了學後 面對校內的社會 09/28 09:24
hsuehhm :之間的重排名與嚴重的階級化 會讓學習不再單純 09/28 09:25
hsuehhm :到底該不該加入主流體制內 該不該積極參加分數的競爭 09/28 09:27
hsuehhm :還有該如何培養小孩自信、意志、甚至維持夢想來因應 09/28 09:29
hsuehhm :這是很困難的題目 雖然大家都走過 不過難解 09/28 09:30
brillante :想請問的是,若你的孩子成績不好,你會給他什麼壓力 09/28 09:35
brillante :與刺激呢?:) 09/28 09:35
brillante :還有,你也會敲他的頭嗎? 09/28 09:36
brillante :最後,若他沒有爬上學業的頂端,你會不會失望呢? 09/28 09:36
brillante :每個階段都做得很好當然很讚,但若做得不好還可不可 09/28 09:37
brillante :以當一個人呢?:) 09/28 09:37
hsuehhm :(還是不是一個人呢?) 09/28 09:38
klll :講到"成為一個人" 讓我想到賽德克巴萊 09/28 10:10
klll :順便想起這本書:http://ppt.cc/mQ(2 09/28 10:12
klll :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 09/28 10:12
leprosy :樓上那本書也是本好書,研究所時讀過原文 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