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reschool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這篇不是討論家長如何教育有數學能力的小孩 而是提醒家長本身,面對數學要有正確心態 數學,照WIKI的說法 數學是利用符號語言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因此,這裡面包含了對於數、量、符號、空間幾何變化的各種面向 我看過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尤其是學齡前小朋友學數學 就是要學著怎麼算1+2=3,或進一步的四則運算 或要求幼兒園、家教班等,教授幼兒四則運算 認為這樣就是打開小朋友的數學大門 或甚至認為這就是『不要輸在起跑點』 但事實上,數學有那麼多的面向 四則運算,其實在數學裡面,只是一個計算數量的『技巧』 並非整個數學的全貌 舉個例子:大家在國小高年級或國中時,就學過一個算式內若有不知道的數 就用x或『某數』代替,然後移項方式,可以解出這個x是多少 事實上,這些解出x的動作 包含了對於這個算式的理解,以及對於四則運算之間的交互關係的瞭解 但是,其實我找一個學齡前(或許大班)的小朋友 告知其解題的動作(移項正負變號、乘除變換....)也可能解答的出來 學齡前小朋友不知其意,只是會做這樣機械式的動作而已 不過,很多家長或許就已經驚為天人 但,這表示這個學齡前小朋友就已經有小學高年級數學能力嗎? 答案是沒有 事實上,我提這個例子,是提醒家長 數學最重要的,無論是解答代數或幾何問題,不是在於解出什麼正確答案 而是如何去看、去理解這個問題?去想、去思考這個問題? 並且去找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所以,很多的家長,尤其是有國小、國中、高中生的家長 認為自己小孩數學不好,要求小孩去補習數學 覺得多算一些題目,數學就會好 但是,其實小孩的問題,很多根本不是在數學上 而是對於事物的理解、思考的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 相對的,數學學得好 對於很多事情,都能一體適用 在外求職,無論是否走數學相關,理解、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必備的 可以這麼說,數學學得好,無論走那一行,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是足夠的 所以,原po的小朋友,若對於數學有極大興趣 且按照原po的說法,您的小朋友真的有表現出一些對於數學的熱情 請不要刻意的叫他去算數學 好好觀察他對於問題的理解、思考的方式與如何解決問題 這不限於數學,很多的日常生活都是如此 多鼓勵他的理解、思考與解決問題,並且多激發他的創造力 以後真正到了進入數學的大門(基本上,要到大學以後了) 自然就能可長可久 就算不走數學,這樣的能力訓練,在社會上立足也絕對沒問題 所以,路色大或M大說,多讓小孩去涉獵其他如自然方面的東西 也是不錯的方法 我甚至認為,無須限制小孩去涉獵何種學科 很多東西,都是從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建立起來的 因此,我推文說家長要先有正確觀念,不然就放手讓小孩走 原因在此 順便補充:現在在學齡前階段,若要以後數學好 請多讓小孩玩,無論是爬高爬低、跳來跳去,或靜態的玩積木、玩拼圖... 這些都好 很多的數與幾何、空間概念,可能就在小朋友溜滑梯、盪鞦韆時慢慢建立起來 反而過度的期待不見得是好事 給大家參考 -- 本著作依據 創用CC-Creative Commons 之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為授權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69.108
hsinlingchu :數學好的通常理解力,邏輯能力都不錯,喜歡解決問題(但 06/25 03:29
hsinlingchu :不代表其他學科都好)從這個基礎去發展往相關科學去探 06/25 03:30
hsinlingchu :索都不錯,特別是兒童.樂高也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在美國 06/25 03:31
hsinlingchu :有很多lego league和lego club,從五歲一直到十四歲, 06/25 03:31
hsinlingchu :用樂高搭配robotics設計各種自動化的競賽,我自己覺得 06/25 03:32
hsinlingchu :這樣的經驗比單純上數學課對孩子的收穫更大 06/25 03:32
hsinlingchu :另外以後真正的數學競試時,也不是考答對幾題,是幾個 06/25 03:36
hsinlingchu :小時只給你兩三題,看你答題的邏輯和思考面向,所以與 06/25 03:39
hsinlingchu :其讓孩子小就學代數,不妨多用問題來啟發孩子 06/25 03:40
hsinlingchu :孩子若真的數學強,以後在學校很容易突顯出來,不必急 06/25 03:41
> -------------------------------------------------------------------------- < 作者: mechtec (小豆) 看板: Preschooler 標題: Re: [閒聊] 有人小孩喜歡數學和樂高嗎? 時間: Tue Jun 25 20:53:37 2013 今天凌晨我分享了一篇文章 我要再強調:那是給家長看的,要讓家長對於數學有正確的觀念 而非告訴家長要如何『教』有數學興趣的小孩(我不喜歡用『教』這個字) 若家長對數學有了正確的認知 就知道數學不是只有算一算加減乘除 最重要的就是對於事物的理解、思考與尋求解決的能力 我以前一直強調 學習有兩部分:一是『技術』,一是『知識』 技術,是可以經由反覆練習而得到的 所以很多工匠製作東西,若是熟練而求得,那是技術 (但若由熟練的技術而創造,那就進展到『創新』『藝術』) 『技術』的特性,就是只要反覆練習就可習得 無論是年齡多大或多小 所以語言的學習,『在某個面向』,其實也是技術 若以學習到熟練為標準,就算你不會某種語言,就算已經成人 只要把環境轉換成那個語言的環境,逼著每天練習 2-3年後,其實也能達到某種熟練的地步 這就是『技術』 所以,小學的四則運算,或更大年紀時學的幾何、代數、微積分等 其實都可以經由反覆練習得到不錯的成績 但是,那都是『技術』 不是說技術不重要,這本就是學習的一部份 但針對學齡前兒童,學習要強調的,應該要偏重於知識 因為,知識的學習,才是扎根的工作 知識,當然很多家長會要小朋友學習自然、天文地理等,家長認為的『知識』 這樣就是『博學多聞』『知識廣博』 那些所謂自然、天文地理等等的東西,只是讓小朋友知道世界上有什麼東西 這也是必要的,但,那在任何年紀學習,其實也沒有什麼差異 不會說3歲小朋友就知道Nova是什麼,就比其他小朋友強 要知道,很多家長都被『不要輸在起跑點』這句話迷惑 但是,人生其實比較像『龜兔賽跑』 一開始跑得快,其實不一定有意義 我要強調的,知識的深層意義是什麼,其實就是理解、思考、創造 這才是學齡前要強調的部分 回歸原po的問題,若有這樣的,對數理有明顯傾向的小朋友,應該怎麼辦? 恭喜原po,你的小孩絕對有可能在這方面比較強 例如你說的對於22顆糖分配給11個小朋友的問題 就顯示出您的小孩有非常好的邏輯觀念與思考能力 真的需要好好栽培 但是,在學齡前,我的建議是,請先放棄『他是資優』的想法 提供環境,然後不要插手太多,讓他玩 提供環境,指的是看他想玩什麼,請儘量讓他去玩 不要插手太多,指的是不要用大人的思考與想法去限制他的思考 儘量的鼓勵他,無論是天馬行空或荒誕不經 放棄『資優』想法,就是不要想去『教育』他 說難聽一點,他若是真正的天才,父母比他笨,還要教他什麼? 就算是我們從事資優教育的老師,其實也是以『引導』代替『教導』 而且數理的學習,我前面說過,那是很多面向的 若真的在數理方面是資優,到了學齡後,自然就會顯現出來 到時候再與老師好好討論都不嫌遲 給大家參考 -- 本著作依據 創用CC-Creative Commons 之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為授權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69.108
loser1 :不能同意更多了矣! 06/25 22:48
ragirl :好文推! 06/25 23:05
showme :推推! 06/25 23:30
lwblwb :推!! 06/26 00:10
sharkimage :推 06/26 07:00
feathery :推 06/26 09:56
hsinlingchu :看了板上的意見就有好幾派,很有趣,也沒有標準答案 06/26 10:06
hsinlingchu :教育比科學的變項多太多,一樣的教法和原則套在十個人 06/26 10:08
hsuehhm :父母提供的環境的確是會影響小孩 當發現小孩在某方面 06/26 10:09
hsuehhm :有天份 我贊成可以適度的多給一些 不是強迫式的教導 06/26 10:10
hsinlingchu :身上可能出現十種結果.我也傾向學齡後再發展,但或許 06/26 10:10
hsinlingchu :也不排除學齡前就適才適性發展的很好的可能.我在當媽 06/26 10:11
hsinlingchu :媽過程中一直用不同面向挑戰我自己的想法,不斷反省 06/26 10:12
hsinlingchu :不過撇開數學不提,如果是音樂,美術,體育方面,我就很 06/26 10:13
hsinlingchu :贊成學齡前就開始發展,而且給很多機會 06/26 10:13
hsuehhm :如果小孩已有相當閱讀能力 總不能還故意讓他看寶寶 06/26 10:14
hsuehhm :圖鑑書啊 06/26 10:14
hsuehhm :只是該往那裡引導 如何引導 該多找點資料或請教專家 06/26 10:15
hsinlingchu :特別是以後想到美國唸書的(m大兒子?),這三項更是重要 06/26 10:15
hsuehhm :不過當然專才部分給深一點 並不表示其它體驗都不重要 06/26 10:16
hsuehhm :對啊 這樣不是很矛盾 非學科專才願意加強發展機會 06/26 10:19
hsuehhm :閱讀也很鼓勵 就是對數學能力另眼看待(有歧視之嫌?) 06/26 10:21
hsinlingchu :因為數學需要理解跟邏輯力發展到某一程度再學,音樂跟 06/26 11:08
hsinlingchu :美術體育則不然,即使教四歲孩子拉小提琴彈鋼琴,不會 06/26 11:09
hsinlingchu :視譜也可以學 06/26 11:12
hsinlingchu :不過hsuehhm講的可能也對,或許這是我的偏見,還好我目 06/26 11:20
hsinlingchu :前沒有這麼幸福的困擾XD 06/26 11:20
hsuehhm :我們也沒有這種困擾+1 06/26 11:47
ladyluck :這版的討論我已經跟不上。XD我比較想討論普通小孩的 06/26 13:29
ladyluck :教育方式。XDDDD 06/26 13:30
其實LadyLuck媽不要覺得跟不上 這裡在討論的也是一般小朋友的情形 小朋友的發展本來就有個體差異 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這都是正常 所以我一連po兩篇,不是在告訴家長『教』小孩 而是要讓家長有正確認知,才不至於揠苗助長 這種觀念,無論是針對一般小孩或天資聰穎小孩,皆是如此 就算是一般小孩,在學齡前,我認為一樣的教育方式 就是給予環境與刺激 然後不要限制他的發展 再強調一次,我個人認為:不要相信『贏在起跑點』這種話 人生反而是『龜兔賽跑』 還有,不要相信什麼不好就去補什麼 很多學問知識,實際上是從別的地方發展出來的 給大家參考 ※ 編輯: mechtec 來自: 180.177.69.108 (06/26 16:03)
leprosy :大家小孩都好聰明 有沒有smartkid版? 06/26 16:19
hsinlingchu :大家孩子真的好聰明,說真的,我有個鄰居孩子數學能力 06/26 22:11
hsinlingchu :跟原原po講的相當,也是每天在玩.我兒子就很一般,還有 06/26 22:12
hsinlingchu :點落後,就等他慢慢開花囉! 06/26 22:14
IamHoney :普通小孩因為太普通,沒什麼好討論的啊XD 06/27 00:28
ladyluck :其實我對原原po的建議是不用想太多是不是資優或是其 06/27 08:35
ladyluck :他,他喜歡做數學就給他做啊,當做是一種遊戲也不錯 06/27 08:36
ladyluck :我自己是覺得版上很多爸媽都很認真,但是他們的教育 06/27 08:44
ladyluck :方式都很有目的性(比方說學音樂對這個發展好玩樂高 06/27 08:45
ladyluck :對那個發展好...)我倒覺得小孩真正能對該事物本身 06/27 08:46
ladyluck :樂在其中比較重要。 06/27 08:46
ladyluck :這當然是我個人想法,有冒犯還請見諒。 06/27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