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hanvic (百萬人牽手護台灣)》之銘言: : ※ 引述《Bluecold (惡耗連送)》之銘言: : : 因為他們抱持著一種信念 : : "我講國語的為什麼要投給講台語的" : 那同理 我可以說 : 我講台語的為什麼要投給講國語的呢?? : 如果他們這樣不算是族群對立 : 那為何老阿婆老阿公 投給講台語的 就是搞族群意識呢?? : 這些菁英份子太多本位思考吧 : 從國民黨執政以來刻意推行國語運動,早年在學校講台語要被罰,這點應該 不少人都聽說過。在這樣的狀況下,很容易就產生一種尊卑之分,國語才是 正統,台語是在家裡講的,上不得台面。 雖然在民進黨發展成台灣第二大黨至今日執政的過程中,本土意識逐漸抬頭 ,台語的重要性也漸漸被強調,但是畢竟積習難改,加上在媒體上,台語又 常常被塑造成很鄉土的、草根性的語言,部分年輕的族群很難認同台語之美 ,甚至可能視其為鄙俗的。 誰不想當菁英份子?就算不可能直接承認,但看到文茜小妹大或新聞駭客等 節目,柔美的燈光、字正腔圓的國語、名嘴及具有各種「專業」背景的來賓 ,煞有介事的評論針貶起時事,看起來非常符合這個社會對菁英份子及知識 份子所期望的形象,有時候不仔細思考,很容易就認同他們所講的話,久而 久之便被媒體形塑了某種價值觀而不自知。 再看看台灣心聲或是謝志偉嗆聲,全程台語播出,心中覺得國語比較「正統 」「有水準」的人可能就先冷了一半,對節目內容的信服程度於是連帶被扣 分,再加上台灣心聲下面的觀眾,有時多是比較不修邊幅的歐吉桑歐巴桑, 看起來實在不稱頭也不起眼,就像親戚不計較裡面會出現的人物一樣,雖然 很家常,很貼近生活,但不符合社會對知識份子或菁英份子的外貌期望。 有人瞧不起這樣的節目,我毫不意外,就好像一個穿西裝的帥哥比一個穿汗 衫還挺著大肚子的中年人更容易搶先博得你的好感,如此而已。 我也常在政治類板看到所謂的菁英,流露出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自己看 政論節目不會被洗腦,別人聽電台看台灣心聲就有被洗腦之虞。不過這樣的 菁英又如何菁英?不過是一台媒體的影印機,照單全收,往往讓我不用忍氣 收看文茜小妹大,我就知道陳文茜最近又講了什麼。 台灣的媒體盛行的就是這樣虛有其表的菁英主義,媒體絕對需要徹底檢討, 但過度依賴這些需要檢討的媒體的人,也很有檢討的必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4
myoocat:大推~~ 推 203.68.107.68 02/26
Morissett:說的真是極好啊!! 推 140.113.94.89 02/26
vagus:常常歐巴桑講話最一針見血 推 218.187.5.50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