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遷都台中的正當性與吸引力】(上) ◎劉曜華。(2004-04-03) 一、跳脫一個台灣插曲,思考台灣未來發展 當全國的焦點被一群沒有方向感的政治人物與政治藝人把持的時候,我相信很多的本土知 識分子這幾天的心情應該不好過,理由很簡單,過去民主前輩們努力播種的土壤,正在被 這群失去理性的朋友們,誤用濫用。 跳出槍擊事件,跳出驗票風波,跳出國安機制,跳出沒良心,跳出國際干預,跳出國台辦 吧。雖然很難,但是身為知識分子的我們,有義務在這個看似關鍵的時候,保持冷靜的心 情,共同討論出一個台灣未來應該行動的方向。 遷都台中是一群中部地區公民討論些許時候的議題,只因為在過去30年來,北部的發展與 南部的迎趕已經嚴重跳過台灣的核心地區,中台灣。 打破框框跳出荒謬 中台灣面積105萬公頃,人口與香港相當,比新加坡大將近兩倍。百年前在偶然的機會中 ,台中成為台灣第一個正式的府城,也因此出現在台灣的版圖上,更可貴的是1908年南北 鐵路通車後,台中的地理特性成為南北知識分子集中的特區,也因此發展出勇於創新挑戰 的文化特性,博得文化城的美名。 但是從戰後到今天,台中市過去的挑戰創新特性已經被地方派閥的土地投機與炒作研磨殆盡 ,成為一個虛胖的百萬人口都市,一個需要國際雄兵(古根漢美術館)進駐才能擠上全國版 的邊緣都市。 回顧台灣這百年來歷史,代表權力象徵的總督府變成總統府,但是代表民主的立法院、行 政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等機關,卻遲遲沒有完整的場所規劃,一個完整民主國家 應有的政府格局與氣質,付之闕如。台北市與台北人如果真的有心培育台灣年輕的民主, 早就應該主動提出首都全盤計畫,給台灣人一個可以親近與聚會的民主場所,而不是一個 凱達格蘭夜市。 遷都台中吧!剛剛閒置的台中水湳機場面積將近150公頃,配合中台灣的溫和氣候與山水, 或許台灣的政治氣質可以在新的首都中培育出一個真正的台灣模式。 二、遷都台中與牽動台灣再發展 遷都其實也是一種隱喻,長期以來台灣的空間規劃在國民黨的思維控制下,跳不出一個中 國與統一的框框,也因此造就中華民國首都在南京,暫居台北的荒謬。這個窠臼似乎很自 然地在三年級、四年級與五年級這一代石化成不想挑戰的糞坑石頭,請問有那次的全國性 的選舉有人提過完整首都規劃的政見與討論,答案很清楚,沒有。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經失去建造首都的社會想像力,我們只剩下一個乾枯萎縮的心胸告 訴我們:好吧,那就將就一下!台北市就是首都,因為台北已經擁有首都需要的一切設施 。 也因此台北市的城市建設從1970年代末期開始,以跳躍的速度飛揚。建國南北高架路、翡 翠水庫專用權、大型廟殿公園廣場、鐵路地下化、捷運、世界貿易中心等等,其中的捷運 工程國家投入4400多億元的經費,其他城市呢?什麼也沒有。 台北化台灣不可取 有人會說既然如此,台北市已經這麼先進了,那它不是更有資格作為台灣的首都嗎?問題 就在這裡。 首都是一個國家政治機能的集中區,台北市目前已經成功轉型為工商服務業及國際資金發 達的都市,因為政治機能與這些工商機能過度的集中,事實上已經造就出一個無法傳達台 灣人的生態環境,從台北看的天下與從台北看台灣對台灣造成的影響如果問題還不嚴重, 那就請看看每天的新聞報導吧!身為南部上來中部的台灣人,也身為一個在美國生活將近 十年的留學生,其實我很錯亂我到底是在看台北新聞呢?還是全國新聞? 除了每每莫名的火災SNG之外,台北以外的地區除非發生槍案與搶劫,否則那有什麼機會上 鏡頭呢?這樣的台北至上台北價值觀,不但誤導了台北人真正的台灣,也無法營造出監督 與傳遞台灣各地方公共事務的媒體環境。 試問現在的屏東、彰化六年級與七年級生,他們可能對該地方的行政立法首長與地方公共 事務一無所知,但是他們可以清楚告訴你,馬英九昨天又去慢跑了。這樣的台北化台灣, 我們還想要嗎? 遷都台中除了遷都本身這個議題,事實上也同時在抗議台灣過往的政治領袖,為什麼民主 台灣沒有一個像樣的首都?為什麼民主台灣人必須在台北人的世界中佔有那麼少的分量? 曾經風騷養分猶存 遷都台中也是呼應台灣的歷史,南部的台南在台灣史上曾經風騷兩百多年,台北也在過去 的一百年來帶給台灣人豐富的文化與養分,請各位公平的台灣人,給中台灣一個機會,也 讓中台灣在21世紀可以成為帶領台灣成為新國家的新首都吧! 遷都當然工程浩大,遷都也當然會對台北地區人民與事業造成影響,對照巴基斯坦、巴西 、澳洲、馬來西亞、日本、甚至最近可能遷都的韓國經驗,台灣人應該有更高的智慧與能 力,化障礙為進步動力。 三、資源過度集中的危險 都市在台灣史上並不是一個自然發生的名詞,一個具備公民聚會廣場與公共設施的現代化 都市一直到20世紀初期才在台灣島上出現。在此之前,擁有官方衙門的行政都市並不是一 般社會大眾可以親近的場所,而擁有商業機能的港口都市房屋接踵的情形,除了少數廟宇 空間外,也缺乏公民聚會及公共設施的機制。 想必這幾天台北的街頭與台北人氣氛一定很詭異,多數台北人的生活作息無法被凱達格蘭 夜市的喧囂隔離,或許台北都市人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但是總統府前的夜市集會同樣影 響其他台灣人的生活作息,也影響台灣的社會秩序與經濟發展。 民主化的台灣只能在台北這樣的半套國際化都市扎根嗎?一個政商網絡複雜的都市能夠作 為新民主台灣的首都嗎?望眼歷史,搬遷台灣省政府到中興新村的案例證明,南投市與中 興新村的關係從來沒有健全過,換句話說,與其選擇一個偏遠地方另創新都,考慮選擇一 個中型都市作為民主台灣深層化的基地,有其相對吸引力。 資源過度集中是警訊 台北市集合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資源於一身,遷一髮動全身的關鍵地位,很像第三世界國家 的首要都市。然而在台灣邁入民主公民社會的過程中,從這次的政治集會中也透露些許資 源過度集中的危險與警訊。其中一個清楚的訊號就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應該搬離經濟發達 的台北市。 四、遷都台中的歷史必然與社會想像 台灣將近四百年的發展史,在荷蘭入主之前就已經存在的部落文化時期,畢竟人口有限( 不及10萬人),也因為各族群互相獨立,一個共同的首都的存在似乎沒有急迫性與共通性 。 從17世紀的荷蘭入主開始,台灣人就陷入一個由別人挑選政治中心的困境,台南之於荷蘭 、明鄭、大清,引領於台灣這塊土地將近200多年的時間,也累積了豐富的文化資產與想 像,但是其中的本土元素若干?實有待更多的藝術創作加以發掘及宣揚。然無奈地,台灣 媒體戲劇界多年來只充斥北京紫禁城的皇帝詔曰,多少台灣人的過去就只能埋沒在北京至 上的神話中。這點平等族群聯盟的大導演可以理解嗎? 19世紀末期,台中在偶然的機會裡成為新的台灣省政府所在地,一個偶發的契機似乎在清 朝改革運動的風潮下,在台灣生出春天的訊息。然不到六年的建城時間,就在經費與改朝 換代的陰影下,班師台北城,台北時代從此開始。 (作者為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副教授兼台中學研究小組、中台灣永續發展策略聯盟副召集 人) .....2004-04-03【台灣日報】 http://taiwandaily.com.tw/news.php?news_id=17885 -- 我們必須選擇立場中立只是幫助迫害者,絕不是受害者。 沉默向來只是鼓勵了劊子手,而不是犧牲者。 女人子宮內的生與死 http://www.now.com.tw/lb5000/usr/8/8_92.wmv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235.155
agbug:台中是好地方~ 推 140.116.93.18 04/07
agbug:但不是講這種東西之時,且很多地方寫的很差 推 140.116.93.18 04/07
aroundyou:請反駁... 推 61.64.235.155 04/07
agbug:水楠就是一個問題了~ 目前沒良好交通 推 140.116.93.18 04/07
agbug:等交通夠順暢以利經濟再談吧,現在還輸高雄 推 140.116.93.18 04/07
agbug:整篇沒有實質數據,只聽到這傢伙自吹自擂 推 140.116.93.18 04/07
agbug:大學在台中唸了四年,我覺得這都市不錯 推 140.116.93.18 04/07
agbug:但是胡志強做的不好,看看高雄的變化吧 推 140.116.93.18 04/07
agbug:台中目前有改變的只是單行道改雙向通車 推 140.116.93.18 04/07
agbug:趙紫陽也不接受無數據的會議,提出數據吧 推 140.116.93.18 04/07
kenliao:我是台中人,不想台中跟台北一樣亂=____= 推 140.138.252.21 04/07
skylie:台中本質好 但胡自強不好 所以要更好 推140.119.146.100 04/07
pantoja:台中很好阿!!不過都市計畫太差了!! 推 210.68.206.238 04/07
afifa:所以才需要討論,規畫一個更完善的首都 推 203.206.18.172 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