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課堂的研究上 我的指導教授跟我說了論文的注意事項 我突然感覺到 研究狂所注重的 就是"接近真實" 事實只有一個 但是我們研究的方法必須一直改變 一直進步 當然 我們懷疑的話題就必須更深入 為何有深入? 就是對整件事情有個完整性的了解 懷疑 =/= 下定論 我以往在跟教授討論的時候 都會隨口說一些"自己覺得" 教授都會很嚴厲說 你下這個"定論"會不會太早? 像是 我拿了台北測站100年的降雨資料 發現降雨量是有"增加"的趨勢 (可是最近這幾年 台北缺水缺的超嚴重) 教授就說 你對這個資料的品質有做過檢查嗎? 你有把短波 長波周期做過分析嗎? 教授一直強調"定性"跟"定量" 這個社會普遍價值只有"定性" 而沒有"定量" 舉個例子來說 我們會說 10月東部降雨量比西部多 至於"多是多多少"? 這個問題很重要 可是大家都忽略了 ( 1995-1999 平均起來10月花蓮降雨量約比台中多35%) 我們現在就是缺乏"提出有效的數據 跟證據" 更甚者 會把自己的一種"經驗"當作"下定論"的工具 不是說經驗無效 而是 隨著時間的發展 經驗只能是"輔助工具" 我相信這是必然的!! 說了這麼多 突然感覺到 李昌鈺脾氣真的很好 依照我的個性 如果我被問到這種問題 我可能會反問一句 我該回答"專業術語"還是"回答小學生"的答案給您聽?? 看著科學一直被踐踏 我越來越相信 我希望我以後可以是一個"科學教育家"的理念...越來越堅定了!! -- 140.115.36.241:999 animal 41180 專門收集此次選舉 以及 阿扁的資料 歡迎收看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36.241
haiu:嗯嗯...你說得不錯^^ 推 61.31.32.126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