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otoro (平克佛洛伊德)》之銘言: : 是如今已成為台灣少數民族的原住民族群 : 他們在整個大環境裡頭受到的對待 : 一如美國的印地安人和黑人 : 甚至還要更糟 : 絕大多數都在金字塔的最底端 : 請問一下我們的國家社會什麼時候對外省族群歧視了? : 很多軍公教人員都是所謂的外省族群 : 他們也是現今社會生活的最安穩的中產階級 : 真有歧視,阿扁真的是希特勒的話 : 請參考一下納粹德國的種族法 : 和美國50、60年代黑人民權奮鬥 : 以及南非的種族隔離抗爭過程 : 比起來,這些忿忿不平外省族群簡直就在天堂了 我認為 任何的族群保護法其實就是挑起省籍的兇手 如果少掉這個法規 就會少一個注意省籍的焦點 不是模糊 只是如果在借用法律 只會更強調族群相對而不會促進融合 族群的問題又不是只有發生在台灣 也不是只有今天才受到重視 刻意的去挑起這個敏感的話題 只會讓彼此間更加矛盾 最好的族群法 應該是讓每個在台灣的人民都受到平等的對待 就舉昨天某立委的發言 他真的受到委屈了嗎 我們從轉撥中明顯就可以看出他先挑起事端口角 至於原罪 來自於他個人自身心態問題罷了 姑且不論作秀或是模糊媒體焦點  它有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嗎 或是不公平的待遇 不否認過去的228,白色恐怖,政治上的差異 帶來省籍情節 這種潛藏的不安因子不一定只有在選舉才爆發 刻意的去彌補這段族群的落差 只不過是在傷口灑鹽 應該讓歷史還原事實 不是去扭曲或醜化 模糊焦點 或是選擇性遺忘 這只會讓衝突和"遺傳性"的歷史仇恨無法消除 (老一輩的常常會訴說過去的不平 給予下一代灌輸了潛在的對立觀念) 基本的 選舉就應該要避免一些具有族群意識的言語 例如 自己是哪個族群的 什麼人要投給什麼人 或是 我誰誰誰是哪裡人 這和阿扁的台南炫風就不同了 阿扁的高得票率 來自於大家對家鄉的認同感 一種人親土親 對於來自自己成長環境的人給予肯定 連戰無法在家鄉得到如此的得票 絕對不是因為它在本省外省的定位 而是台南民眾感覺不到他有南台灣家鄉的熱情 (有錯歡迎指正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7.115
adk:在下認同您的論點 推 61.231.81.46 04/09
Fidel:不成文的默契和共識 還有還原史實的教材 推 140.138.240.8 04/26
Fidel:才是消弭族群情結的不二法門. 推 140.138.240.8 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