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天在中國時報看到的讀者投書, 看了以後覺得很感人, 分享一下囉.... --------------------------------- 他鄉變故鄉,聽見認同聲音 賴曉初 我從小居住在彰化鄉下,爸爸自軍中退伍後經普考分發到農田水利會,他所服務的對象 象全是農民,在當時絕大部分的農民都聽不懂國語,自此爸爸便開始學閩南語,從生澀到能 能操整口流利的閩南語和農友博感情。 十五年前的春天,我陪爸爸、伯父、叔公返鄉探親,回到闊別四十年的大陸江西老家 ,情緒自是高亢,眾多親友見到我們很熱情問候,喧嚷聲中全是我聽不懂的"家鄉話", 想求助爸爸,發現三位老人家對久未聽聞的母語也是無法了解,這一幕在我心中頗感震驚 ,我一直以為爸爸及在台的親戚們所講那一口濃濃鄉音的話,就是"家鄉話",原來小學時 爸爸被我班上有些男同學嘲笑怪腔怪調的口音,不是家鄉話,而是國語。這一刻的體悟, 讓我難過。 爸爸他們少年渡台,國語講不好,如今連江西老家的母語聽、說也很困難,反倒是本 地的閩南語對答如流(伯父、叔公因定居台北工作,接觸對象鮮少閩南人,閩南語便說得 不好),他們已在這塊土地生根,他們對這裡的人感情更甚對岸親人,他們對這裡的熟悉 了解更甚於遙遠的故鄉。去年有一天,爸爸豁達的提及身後如何安置的問題,我原以為 他會交待我,回大陸"落葉歸根",與祖父母在一起,沒想到他卻出乎意料地說:我選擇 台灣現居地──彰化縣埔心鄉。 我想,多年多年以後,後代子孫記錄台灣的賴家族譜時,一定會將我親愛的父親尊 奉為江西寧都賴氏第一代"渡台祖",而我的名字也會很驕傲地出現在第二代的位置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5.118.14
IAMKL:推 推140.112.252.216 04/12
shadowing:推 推 211.74.4.246 04/12
afifa:好感動! 推 203.206.96.122 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