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認為,整個問題的答案,在於該死的中華文化與傳統。 在台灣,大學究竟需不需要廣設? 那我要先問,您所謂的大學,是什麼? 如果是現在的台灣的大學,我認為沒差,一縣市一大學還可以, 只是,要將所有的大學,都變成社區大學的形式。 並且,所有的技職,技術證照,也都冠上"大學"名義。 那麼,對於通才教育,這是好事。大家都有大學念,這才能滿足 該死的中華文化傳統觀念沒文憑會死的需求,又能提供足夠多的 機會給不知所謂的年輕人繼續龜在校園逃避社會。 而上述的學校,資源都應該減少,因為那只能算是通才教育。 如同前面有人說過,就讓台灣的大學變成技職等級的學校,在大學 裡可以學到很多科目,但是沒有深入的研究,學生也很好混,老師也 很好教,反正目前台灣的大學也差不多是這樣了。 以我的觀察,就算是台清交成政等等台灣知名大學,也只有大約30% 學生真的有認真讀書,我所謂認真,是指在一個星期的課後時間中, 利用在讀書、研討的大於或等於玩樂。(包含我自己也是混吃等死的 其中之一,我相信這個標準有達到的很可能是不到30%的,不過我還是 估的保守一點) 而我認為,真正的研究型、要衝世界排名的大學,以台灣的資源, 頂多三所。 理由:跟鄰國中國比。 台灣 中國 台灣是中國的幾分之幾 人口 2300萬 130000萬 1/60 倍 人均 15000美元 800美元 20 倍 總收入 1 3 1/3 政體 民主政黨政爭 專制 無所謂幾分之幾 中國也在發展大學衝世界排名,以中國總收入也才重點發展9所, 台灣人又少,錢也少,就算平均值比中國高,頂多重點發展3所 就很拼了,更何況台灣編預算的困難度遠比中國的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6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