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只針對核心部分回應 該文作者邏輯上有很大的問題 很懷疑他怎麼當到副教授的 (有沒有人知道那個大學的底細啊) 他的理論基礎在於 三十九.二%投綠 三十九% 投藍 二十一.八 廢票或不投票 他認為投綠或廢票的一定是反對藍的 這是錯誤的觀念 A投票支持B候選人只能說他比較支持B候選人 你不能推論他不支持另一候選人C 你頂多只能說他比較支持B 寫成邏輯式子的話 投B -> 支持 B (若P則Q) 等同於以下的式子 反對B -> 不投B (非Q則非P) 也就是說反對B的只是不投B的一部份而已 把沒有投B的都解釋成反對B的 只能說明該文作者邏輯太差 把廢票或不投票劃到反對雙方更是天大的笑話 不投票除了對兩者都不滿以外 還有其他的可能如政治冷感,兩個候選人誰當選都沒關係 或是因故無法投票 廢票除了表達不滿意見外更有可能因為對投票規則不熟悉 反而使他的票成為廢票 除此之外如果檢視他的計算過程 你會發現他跟我們的周守訓博士一樣都要重修中小學數學 (投藍+不投票及廢票)+(投綠+不投票及廢票) =(投藍+投綠+不投票及廢票)+(不投票及廢票) =100%+21.8% >100% 所以我實在不知道他那段一二一.八%在說什麼 最後請這些所謂的專家學者不要憑己意解釋這些不投票或是投廢票選民的民意 以我個人為例在美求學五年兩次總統大選都無法投票 (戶籍還在可以投票) 但是請不要強暴我的意志 把我算在反綠的一部份 謝謝 兩次都沒投票不知道可不可以自稱中間選民的perceval ※ 引述《loh (loh)》之銘言: : ‧新新聞論壇 丘延亮觀點 : 尋找台灣人民的貝殼 [刪] : ---------------------------------------------------------------- : ‧百分之二十一點八的意義 : 「社會事實」最深邃的層面是迄今祇聞有人為「元首」的被疑、受侮叫屈 : 、卻未見有人拍胸脯誓死保證他未「自導自演」,甚至不分黨內外、海內 : 外群起凜然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個奇怪的「現實」呈現人們 : 普遍對權力者那麼不信任,那麼猜疑! : 稍稍用心的解讀與分析選票的結果,我們不難發現投票的人口中,排拒藍 : 營占六十一% (綠的或反藍的實質得票率占投票人口三十九.二%加上 : 二十一.八%)、而排拒綠營者占六十.八%(藍)反綠(的實質得票率占人 : 口的三十九%加上二十一.八% );即令重新驗票後有接近一%(即投票人 : 口數一千六百五十萬七千一百七十九的一%,即十六萬五千零七十二人; : 其可能性是極低、極不可能的 )的移動。不管是綠、是藍,其首肯選票都 : 祇能低於(或僅僅等於)四十%,其統治認受性之低、保證了政局的不穩與 : 民意的不滿。 : 即令綠藍雙方為了政治分贓(美式兩黨民主制的基要本質)的現實利益,或 : 是為了「輪替」宰制社會的「持續/重覆遊戲」(continuous-repeating game) : 的將來利益(保持兩造維持統治結構及他們挾民以販的交易格局)而 : 暫時妥協,大多數選民應是不可能接受的。因為被操弄與出賣的畢竟不是 : 反藍的六十一%以上民意、就是反綠的六十.八%以上民意,或更精確的 : 說是兩者的相加,也就是等於一二一.八%。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101.1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