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nngy (LATUZA)》之銘言: : 有用心的學生教,有多少教師願意教不愛唸書的學生? : 能力分班不是不好。 : 只是教師不能因為能力分班, : 而放棄程度不好的學生。 : 但就是因為太多教師只願意對程度好的學生進行教學, : 當時才會下令禁止能力分班。 台灣教育的盲點就是在這裡啊 一個孩子來 先不論什麼 先來個能力測驗 把孩子們給分成程度好程度差的再說 然後家長就是一個賤性的希望孩子們全都編在A段班 然後對B段班貼標籤 然後B段班的學生老師就不會用心去教 放牛吃草 然後B段班考到所謂的好學校叫做老天眷顧 沒考上學校算正常 反正大家都一樣.... 這是什麼東西.... 能力編班本身這個制度是好的 那是希望因為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差別 所以利用不同性向或是學習能力 將孩子區分開來 比較方便教學 孩子也比較容易在程度差不多的人之中 得到成就感 但是依照教育來講 能力比較差的孩子 教導的老師應該要更用心才對 也就是說孩子能力的好壞和老師教學的用心應該要呈現負相關 結果台灣卻是成縣幾乎完全的正相關 本來學習就不錯的孩子就越被栽培 本來學習落後的孩子 就越落後... 妳的孩子是程度好的還好 但如果我們的孩子是程度差的那一群呢? 哭一哭了事自認倒楣基因改造不良?? 要使用能力編班不是不行 而是要徹底廢除考試制度取材的方式 讓各學校去發展特色 讓學習快的孩子多學別的 讓學習慢的孩子趕上進度... 大家都因為很在意那個考試 然後依照分數高低來選填志願 結果變成利用政府的手來塑造明星學校 結果這種階級的想法再小時候就蔓延開來了... 從小我門就交給孩子說 你們是不平等的... 能力班很好 但是給台灣人一用 就全部變質了 補習班不是不好 但是給台灣人一用 就全部變質了 教改不是不好 但是用台灣人的考試取材和能力至上 政府的手來塑造明星學校之下 教改的美意就全部變質了 翻不了身的孩子還是翻不了 一直所謂領先的孩子 她們永遠難以體會進度落後孩子的痛苦... 台灣人就是如此 教改在台灣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甩家長和民意 定期檢討定期的改革方案和評量 但是所有反教改的聲音全部不理會 教改才會成功 按照之前那樣 東邊一叫一小改 西邊一叫一大改 左改改又改改 有點想改但是又不能改 該改的改不了 不該改的不知道能不能改 整個精神都走味了 教育部長 就是要會得罪台灣的家長和老師 才有可能把教育做好 這種百年樹人的事業很難作沒錯 但是要有人撐的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20.168
Fidel:這種東西爭議太大 希望大家謹慎發言囉 推 140.138.240.8 04/27
tingwei:推 推218.171.111.201 04/27
Fidel:其實我的直覺還是不分班的好,然後加強師資 推 140.138.240.8 04/27
beair:跟我想的一樣阿...給你推!! 推218.170.108.108 04/27
Queue817:Agree!! 推218.167.167.207 04/27
RDG:我覺得家長說的都是屁~尤其是家長會~ 推 61.62.33.147 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