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自 由 廣 場 族群分裂還是認同危機? ⊙曹長青  台灣大選發生紛爭,導致藍綠更顯對立,於是有人認為台灣已處於本地和外省兩大族群 分裂狀態。但所謂族群對立的背後,主要原因不在出生地、祖先、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是 國家認同的分歧,和對台灣民主現狀的心態不同所造成的。 這種認同和心態的不同,完全 打破了省籍界線。「泛藍」的支持者中,也有很多本省人,例如為國親兩黨助選的許信良 、陳文茜等,他們不僅是台灣本地人,還曾在民進黨中做過黨主席和文宣部主任。 同時 更有很多外省籍的知識份子,支持認同台灣「泛綠」的主張。例如早在蔣介石時代,外省 籍知識份子雷震,就曾嘗試組黨,並提出台獨主張,要建立「中華台灣民主國」而遭到蔣 介石的迫害,入獄十年。 台灣另一位更知名、更優秀的外省籍知識份子是殷海光,他一直 為爭取台灣的民主自由而呼吁。許多最早從事台灣獨立運動的先驅們都深受殷海光自由主 義思想的影響。殷海光早在六十年代就指出,蔣介石是利用反攻大陸做幌子,連在南京制 定的那部並不民主的憲法都不實行,而以「戒嚴法」實施軍事獨裁統治,用「反攻大陸」 之說,來欺騙台灣人民接受蔣介石的終身制和蔣家王朝。 這次陳水扁連任總統後,要請葉菊蘭入閣,擔任行政院副院長。葉菊蘭的丈夫鄭南榕更是 知名的外省人,他為台灣獨立的理念,為抗議蔣家王朝,自焚身亡,成為台灣人最尊敬的 民主烈士之一。 目前活躍台灣學界和輿論界,支持台灣獨立的外省籍知識份子,更是大 有人在,例如當年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的孫子、前台灣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當代》雜 誌主編、評論家金恆煒,電視評論節目主持人謝志偉,還有曾參與撰寫中共十一屆三中全 會政治報告、被稱為胡耀邦的謀士、現在台灣淡江大學擔任教授的阮銘等。   這種打破了省籍界線的分野,正反映出台灣內部對國家認同的分歧。泛綠的支持者,更 強調認同台灣,視自己是台灣人;他們追求的是建立一個真正主權獨立的新的國家;或至 少是保持現狀,拒絕中共的一國兩制,絕不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 而泛藍的支持者,則傾向認同虛幻的「中國」,反對台灣獨立。但他們的這個「中國」概 念根本不清楚,像連戰那種「這個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宣稱,大概連他 自己都欺騙不過去。因為顯見的事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被國際社會廣為認可代表「中國 」。而如果認同用五百枚飛彈瞄準台灣的獨裁政權,他們自己也說不過去;於是就閉著眼 睛不看飛彈,只看自己腦子裡幻覺的「大中國」。   「泛綠」強調,不管本地還是外省人,不管先來後到,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都是台灣 人;外省人則被稱為「新台灣人」,由此組成台灣命運共同體,一起來珍惜台灣,建設台 灣,保衛台灣。這種認同民主自由的台灣意識,越來越成為台灣的主流,這當然是陳水扁 能夠連任總統的最主要原因。   但在台灣有些人認為這種本土意識將導致亡(中華民)國,因而才出現這次大選後如此 激烈、情緒化的紛爭。其實中華民國早就名存實亡了,只是泛藍的人無論如何無法接受和 承認這個事實。他們以為繼續拒絕認同台灣,那個虛幻的「中國」就真的存在。   另一個導致族群分裂和對立的原因是,一些曾掌握權力,或曾享受特權的外省人,仍有 繼續當「台灣的主子」的心態,他們不願意和台灣人一起共同做「台灣的主人」。主子是 這片土地的掌權者,而主人是這片土地的耕耘者,這是兩種心態。   當年蔣介石撤退到台灣,帶去幾十萬黨政軍人員。這些人成了台灣的「主子」,統治了 台灣半個多世紀。國民黨所代表的外省人,成為台灣的特權階級,幾乎所有好的位置、機 會,都屬於他們。外省人三個字,曾經是「上等人」的代名詞。本地人不僅毫無政治地位 ,連說自己的「台語」當年都要被罰款。而無論日治時的台灣、英治下的香港和葡治下的 澳門,都沒有做到這麼絕;可想而知,國民黨特權階層對台灣人歧視到何種程度。   我去年在四個台灣社團演講時發現,這些本地學者團體的負責人幾乎都是醫生,後來在 美國的台灣人社區演講時,也發現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是醫生;一問才知道,原來當年國民 黨等外省人壟斷了台灣主要的黨政軍要職,留給當地台灣人的只有醫生等理工科空間。另 外當地人也不敢進入政治等領域,因為擔心不慎而遭到迫害。   這種區分本省外省的最明顯標誌莫過於台灣的「眷村」,蔣介石政權把自己從中國帶到 台灣的人馬,集中安排住在一起,還享受到本地人沒有的食品券等特殊待遇。這在某種意 義上如同希特勒把猶太人集中安排到「Ghetto」,納粹是按種族進行隔離和虐待;而蔣介 石則是把外省人集中在一起,給予優待,成為「人上人」。台灣媒體的編輯、記者多支持 泛藍,就是因為他們多是從「眷村」出來的,是外省人的後代,才得到這種進入新聞等上 層建築的機會。 我在台北參觀二二八紀念館時,兼職解說員是位中學老師,她說,外省人那種視自 己是「上等人」的心態相當嚴重。例如她所在學校的一位外省籍老師授課時就公開說,「 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是民進黨」。意思是做民進黨人沒出息。本省人的屏東縣長蘇 嘉全被提升為內政部長,他首次和國民黨籍的台北市長馬英九見面時,泛藍的人就說,這 是「穿草鞋的去見穿皮鞋的」。馬英九是典型的外省人代表,當年是被國民黨保送到美國 讀書,根本不需像本地人那樣吃自費留學的苦。   但隨著國民黨失去權力,那種「眷村」式的等級則難以繼續。但有些國民黨人仍然是居 高臨下瞧不起本地人。比如他們說,這次大選民進黨是贏在「一高一低」﹕高年齡段、低 學歷。毫不掩飾地表示,只有老人和沒文化的人才支持民進黨。這種繼續對本省人的歧視 態度,表明他們覺得自己應該繼續當台灣的主子的心態根本沒有變。台灣要想結束所謂的 族群對立,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是,以國民黨人為代表的外省人要改變「主子」心態,發自 內心地尊重與平等對待當地人,認同台灣這塊土地,共同做台灣的主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8.83.253
ilmf:長青兄的文一定要看!要推! 推 61.59.70.71 05/07
ndxica:陳文茜是本省人嗎?? 推 61.220.79.122 05/07
wht810090:2F,陳是宜蘭人,但不認同台灣又有什麼用? 推 140.112.7.59 05/07
oxylin:陳文茜不是外省人&台中人嗎? 推 140.112.133.6 05/07
CoffeeTea:陳文茜是外(中華民)國人~~ 推 139.223.71.81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