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鄭貞銘教授「知識的迷惑──從哈佛改革課程說起」(自由廣場 ,五月十三日)一文有許多值得省思之處。   最近美國高等教育界最重要的一條新聞是哈佛大學科學藝術學院 院長威廉.科爾比 (William C. Kirby)的「哈佛大學大學部教育 評鑑報告」,並提出該校大學教育的重要結構性改進內容與方向。   事實上,哈佛大學在過去教務長亨瑞.羅德夫司基(Henry Rosovsky)與重視高等教育改革的戴瑞克.巴克 (Dererk Bok) 校 長鼎力支持之下,曾在七○年代與校園內的教授多次辯論、討論會數 年之後推出「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詳見本人在「遠見 」雜誌的訪問稿)。換言之,在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不斷推出 讀「巨著」(Great Books)的時代潮流之下,哈佛大學所關切的是 如何教育?不僅是可欣賞往昔大師成就的年輕人,更重要的是培育足 以在層層困難中有開創力與解決問題的領導人才。也因此,那時的亨 瑞.羅德夫司基教務長親自寫信給每位教授,首先明瞭哈佛教育的問 題何在?又由過去校友惠賜意見,即經由他們回溯在人生旅途中,以 往的教育做法又有何可改進之處?有趣的是,愈是事業有成就的領導 者,不約而同愈強調大學部「通識教育」的重要,也就是在一九六○ 至八○年代對美國高等教育最有影響力的加州大學總校長克拉克.柯 爾(Clark Kerr)所強調的「水平思考」(horizontal thinking) 。引以為憾的是,台灣教育卻多年偏重「垂直思考」。   很可惜,當年我們這一群台灣留美學生在胡賦強(現任台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院統計組助教授)聯繫哈佛同學與多位哈佛校友支持下所 推動的哈佛大學通識教育專輯、哈佛大學圖書館專輯,多年來較少受 國內大學行政首長的重視而深入思考,以推出「適合該校教育理念」 的「通識課程」。舉例來說,台大同學有用功度高的優點,在教育過 程中又如何強化他們的團隊合作、國際眼光及虛心接納不同文化╱社 經背景、思維的雅量,以更寬廣的識見協助下一代全然發揮潛能?   哈佛大學這次的大學部教育改革無疑地是再度警醒每位哈佛教授 :「在廿一世紀之初,一間頂尖的世界級學府要陶鑄怎樣的人才」。 在如此講求「專精知識」的時代,哈佛的結論是未來將強化「科學教 育與國際研究」。反觀台灣,我們哪一所大學是全校老師處處辯論多 年教育利弊得失之後再推出「通識教育」做法?如果我們全心關切教 育遠重於政治,台灣的下一代才會更有希望。   (作者金傳春╱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民國93年5月15日 自由時報】 @ http://libertytimes.com/ berk眉批:   臺灣主導高等教育學校行政的官員裡真的有人了解「通識教育」 的真諦嗎?…… ╮(′~‵〞)╭ ※延伸閱讀: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berk&article_id=223821       〈鄭貞銘 :「知識」的迷惑──從哈佛改革課程說起〉 -- 這真是太神奇了! ╮( ̄ε ̄∥)╭ http://www.wretch.twbbs.org/user/berk msn plus外掛程式懶人自學網頁 v( ̄︶ ̄)y http://home.pchome.com.tw/family/emi211126/ch1-2.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