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如果站在所謂原住民來說那大家都是外來政權, : 但是這邊就有一個問題點存在... : 說國民黨是外來政權被解讀成為分化台灣族群 : 可是今天這一篇文章高金素梅所提出來的論點 : ex:高金素梅直言,台灣政府對原住民的措施恐怕還不如大陸, : 周恩來幾十年前就坦承漢民族對少數民族有虧欠 : ,施政上即多做補償且要求漢民族平等的對待他們; : 反觀台灣政府,為原住民做什麼,還是抱著“照顧”、“給恩惠” : 的心態,好像仍在「殖民」似的。 : 政府給許多原住民的福利政策被說是給恩惠及照顧的心態 : 那政府如果今天沒有這些政策,讓原住民跟正常的人一樣 : 聯考沒有加分...etc那原住民是不是又會說是政府忽略他們 : 說原住民在台灣是二等公民,這是很矛盾的現象。 : 十多年前在演藝圈中沒有強調過他是原住民,沒為原住民說過一句話 : 現在因為大家重視族群融合,原住民地位也相形提高 : 在此時才站在原住民批評台灣政府好像在殖民,這樣有道理嗎? : 文中還說:原住民似乎只有在選舉、在政治鬥爭的時候才會 : “突然被重視一下”,而且這“突然被重視一下”通常也是口惠而實不至。 : 但是我們今天看到許多這種少數團體也是利用著這一點在找尋他們的利益 : 如果今天他們不希望他們只是在選舉才會被重視應該要更積極去爭取, : 而不是靠著自己是少數而在選舉時利用自己少數,弱勢來綁架政治人物 : 這是相對的,你要別人不要在選舉才重視;可是卻利用這種重視取得利益 : 別人當然就只會在選舉或是鬥爭才會想起你們, : 平常你們就是無聲的團體,這一點是不是自己也需要檢討? : 台灣要平等沒錯,不過在這一篇文章除了高金素梅卯上日本政府那一段外 : 其他的用語何嘗不是在撕裂台灣的族群,一味的提高原住民的地位, : 然後讓原住民回正統的意味然後批評政府有漢民族沙文主義的心態。 : 例如:「外來政權」是台灣政壇極時髦的辭彙,但對原住民來說, : 從荷蘭人統治、大清、日本、國民政府到民進黨政府,哪個不是「外來政權」? : 說到撕裂族群和外來政權這兩個名詞 我就想到前一陣子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再過五十年 台灣的人口組成和族群成份都會改變 依照現在台灣每八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是混血兒的數據看來 搞不好再過五十年 我們的總統就是中越混血或是有印尼血統..." 如果是這樣的話 最近一直在吵的族群問題未免眼界太窄 度量太小 一直批評民進黨大福佬沙文主義的這群"知識份子" 不知到時是不是能容忍這群外籍媽媽所孕育的未來國民來領導台灣社會 或者 到時他們也會以都會菁英的角度來看這群人 然後重覆編織著謊言 自欺欺人 批評台灣政治是民粹的結果 缺乏卓見和遠識 過去國民黨政府如何控制台灣的人民 貶抑非中國的族群文化 以致於在社會成本逐漸浮現的今日出現種種光怪陸離的說法和理論 民進黨政府不可不重視這樣的前車之鑑 如何包容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意見 尊重每個人的權益 本來就該是政府施政時的重點 不待社會針砭 就該努力營造開放多元的社會環境 容納各種聲音 但是總統大選之後的政壇紛紛擾擾 卻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 很少看見有立委提出相關的建議 或是對族群分裂這個主題的另外一種看法 為了大選爭議 為了年底立委選舉 我只看見立委們隨著媒體群魔亂舞 今天我們若是忽視較弱勢的群體 他日必定付出相對的社會成本 這些外籍或中國籍的媽媽或妻子們都是我們未來的國民 他們的孩子也很可能主宰下半個世紀的台灣 為什麼都不見媒體、立委或政府官員們開啟這類討論的端點呢? 一直討論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或中國文化是不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 也許是為了解決某些層面上的爭議 或是為了還原歷史的真相版圖 但是隨著老一代的凋零 中生代的年長 這些都有可能漸漸降溫 反而是逐漸出現的問題一再被忽視 應該被關注的下一代淪為社會新聞的主角 難道只是因為他們無法成為媒體的焦點 無法掌控主要的發言管道嗎? 不曉得高金素梅會不會偶而想到這些外來的移民和他們的下一代? 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110.133
walkgirl:嗯 這一點我都沒想到耶 218.163.56.230 05/16
stary:好文 版主幫你推~~ 218.162.153.96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