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台北市再次宣稱要公布基測組距。之前說是為了讓學生知道 自己的「落點」,以免高分低中;但這已被證明是少數考生志願填得 太少所致,所以應非主要理由。更令人不解的是,在登記分發制度下 ,只要依序填寫志願,最後必然會分發到該有的「落點」之上,和以 前聯考一模一樣,事前知道或不知道落點,能有什麼差別?   我請教了好幾位力爭公布的代表人物,幾經詢問「您們真正的需 求到底是什麼」,才終於明白,經過幾年的「多元入學」,事情真的 和聯考時代已經並不一樣了。   首先,原來一字排開的各校順位已經被打亂了(除前三志願外) ,因而許多家長在填志願的時候,頓然失了依據;所以他們一再抱怨 「沒有組距,叫我們怎麼填志願」,真正的意思是要根據去年的組距 和錄取分數,推算第幾名的可以進到哪一所學校,以此來重建各高中 職的排名。   其次,現在多了推甄和申請的管道,這使某些考生在靜候分發之 外,多了一項選擇,這時事先推估落點就有其必要性。例如,如果推 估落點在第五志願,就可以申請第四志願的學校試試;反之,如果不 能推估落點,就不知道要申請哪所學校。關於這一點,北市教育局樊 科長也說得很明白。   最後一點,則是從前二項的不確定感引伸而來的:因為不像從前 可以用聯考結果來判定自己子女的「成就」,小孩在基測中的排名, 則可以相當程度上滿足某種心理需求(例如,「拚」了這麼久,值得 嗎?)。   於是我們可以看出,公布組距,無非就是鼓勵排名,不是學生的 排名,就是學校的排名。排名並不一定不好,問題是,組距所造成的 是單一價值的線性排名。這幾年來,我們已經看到各地都出現了新的 明星學校,其間還有私校;而鄉里之間,也有許多孩子寧可放棄到城 裡租屋「苦戰」,而選擇附近社區的學校,這哪裡是聯考時代所能想 像的?   特別是前述的推甄和申請制度,原意是為獨具慧眼的學生選擇特 色學校,或創新辦學的學校選擇獨特學生而設;但依樊科長「示範考 生如何利用組距」的說法,甄申管道就成了擠進明星學校時的備胎。 如果考生都接受了這種觀念,再加上北市配合這種觀念所提供的組距 ,我們好不容易看到的一點點改革成果,恐怕就要毀於一夕了。   為什麼我們的家長和學生就不能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來做選擇,而 一定要依靠別人(而且是過去的)選擇的結果?這當然不是立即可以 學會的事情,然而,北市不是應該協助大家繼續往這個方向走嗎?怎 麼反而開了倒車?   更重要的是,這並不是北市一地的問題;北市公布組距的骨牌效 應,其實難以估計。 有一個通俗的比喻說,如果前排的觀眾站起來, 後排的就都得站起來了;我們誠懇地請求馬市長,為了全國教育的良 性發展,請您叫教育局的同仁坐下,好嗎?   (作者為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董事) 【2004.05.26 中國時報】 @ http://chinatimes.com/ berk眉批:民意需求與政策專業之間孰輕孰重?…… ╮(﹀_﹀)╭ ※延伸閱讀: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berk&article_id=261729       〈張芳全:為何不公布組距?〉 -- 原po也很正 <( ̄︶ ̄)> http://www.wretch.twbbs.org/album/berk msn plus外掛程式懶人自學網頁 v( ̄︶ ̄)y http://home.pchome.com.tw/family/emi211126/ch1-2.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14.46
RingoYue:我覺得很疑惑..新的明星學校不是跟以前 61.231.162.105 05/26
RingoYue:一樣嗎.還是大家搶著進.這跟以前有差嗎똠 61.231.162.105 05/26
monkeykey:我們班就有人捨台清交進成大.... 210.64.249.56 05/27
monkeykey:而且是系別不變.... 210.64.249.56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