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NewYAWARA (朝霞之前奏)》之銘言: : 選舉人票,贏者全拿。 : 的確有全民直選的程序(不過要先去登記自己是選民才能投票), : 之後,在該州獲多數票的候選人拿該州所有選舉人票, : 拿到過半數選舉人票者當選(現在有538張,所以要拿到269張以上), : 學理上來講,這算是間接選舉, : 但其實已經很有直接選舉的精神了。 美國地大 各州都有州法律 而州長的權力也比我們的縣長大 用選舉人票來決定 我覺得有其社會與歷史背景 不過的確像網友所說 美國選舉的精神事實上是直選 跟台灣之前用國大選總統的精神不一樣 很有趣的是 以選舉人團「贏者全拿」的制度下 若某位候選人在小州大勝 大州小輸 有可能產生少數總統 不過這要在兩人得票率很接近的狀況才有可能 查了一下FEC的網站 2000年大選小布希與高爾的得票數與百分比如下: Bush 50,456,002 47.87% 271 (選舉人票) Gore 50,999,897 48.38% 266 (選舉人票) 高爾在普選票約勝過小布希54萬票 (想像一下如果發生在台灣會怎樣 XD) 普選票兩人都沒有過半 原因是還有2%投給其他人或廢票 不過小布希已經拿到過半的選舉人票當選美國總統 美國普選票比對手少的少數總統還有幾位 除了2000 都是百年前的事情了 1888年 Benjamin Harrison(47.8% 233) 對手Grover Cleveland(48.6% 168) 1876年 Rutherford B. Hayes (48% 185) 對手Samuel J. Tilden(51% 184) 某位政治學老師在課堂上曾說,因為一百多年來沒再發生過少數總統當選 而且在現代媒體與民調發達的狀況下 通常選前就可分出高下 所以美國基於無所謂的心態也就未修改選舉辦法 如果再發生一次這種狀況 很有可能改為普選(當時是2000年以前) 如果沒記錯 選後美國國內的確是有修改的意見出來 但是現在仍然維持原案 原因很多 不過我猜測與911後被戰爭議題掩蓋有關 這部分我就沒有深入研究了 還請板上高手補充 另外幾個有趣的: 第一任總統George Washington兩次參選(1789, 1792)都拿下過半選票(選舉人票) 1820年的Monroe是同額競選 1844年 James K. Polk 48.1% 170 : Henry Clay 48.1% 105 1860年 Abraham Lincoln 第一次參選得票為39.9% 180張選舉人票(共303票) 1880年 James A. Garfiled 48.3466% 214 : Winfiled S. Hancock 48.3260% 155 普選票:4,446,158:4,444,260 (激烈程度與本屆台灣大選不相上下) 1884年 Grover Cleceland 48.5% 219 : James G. Blaine 48.2% 182 Franklin D. Roosevelt(羅斯福總統)連任四屆總統1932 1936 1940 1944 1960年 John F. Kennedy(甘迺迪總統) 49.7% 303 : Richard M. Nixon 49.5% 219 資料來源: (感謝google大神) http://www.fec.gov (聯邦選舉委員會官方網站) http://www.multied.com/elections/index.html : 你同學說的是錯的,可能是和開國時的考量弄混了, : 當時覺得一般人民的決定可能會比較差,應該由較專業的選舉人團來決定, : 這樣選出來的人選會比較好,所以採選舉人團, : 經過長久演變後,選舉人團還在,但是精神和方式都已經有不少的變化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222.5
moboo:推~ 140.113.121.7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