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守護台灣民主果實 江雅綺 一九八九年的六月四日,天安門廣場的名字驚動了整個世界。 廣場前的群眾追求民主的熱情,深深感動了每一個關心中國民主發展的人。 令人痛惜的是,初發的民主綠芽,卻被無情的武力鎮壓所摧毀, 百年來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主,再度擦身而過。 同一時間,台灣卻展開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十多年來,台灣歷經了一連串大幅度卻和平的政治改革; 更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完成華人社會五千年來第一次和平政黨輪替, 於是繼「經濟奇蹟」之後,台灣又創造了舉世驚嘆的「民主奇蹟」, 這不但是台灣所有人的光榮,也是最值得輸出的「台灣經驗」。 但民主的成果得來不易,更要小心守護。 這次總統大選後,讓台灣做為一個族群多元的移民社會所面臨到的問題,一一浮現。 有人說,這是因為台灣的民主是民粹的成品,目前的族群問題正是政客濫用民粹的惡果。這不但是窄化了民粹的意義,這樣的推論也有讓民主倒退的危險。因為在民主社會裡,「走向人民」本是常態,「訴諸民意」本是民主精神的展現。如果粗糙地將「人民的聲音」一律歸為民粹,那麼,民主的基石就有被撼動的危險。民主也有可能倒退,或許在另一個十五年後,就輪到我們哀悼台灣與民主擦身而過的命運。   其實回歸問題的本源,做為一個移民社會,台灣在族群、文化上的多元與複雜性, 本來就一直存在。只是民主體制下,各個族群都能自由發聲, 族群問題於是從海底浮上了水面。期待社會回到從前靜默無聲的時代, 不啻是走回頭路;而一味地批評民粹,也不能解決問題。 面對多元的族群、文化,我們更需要民主精神的核心互相包容與尊重來化解。 我們應該勇敢面對不同的聲音,更進一步深化民主的理想,讓民主的核心價值, 除了在政治體制落實以外,也能在人們的心裡生根。 試想,如果尊重他人、尊重異質成為社會的普遍氣氛, 則族群包容、文化多元的目標自然也能順利達成。 遙想壯志未成的六四運動,讓人心情沉重,但這同時也提醒我們, 民主的果實得之不易,收成後更須珍惜。六四所追求的民主價值, 在台灣獲得了實踐,讓所有關心台灣民主的人,都為台灣的成就感到欣慰與驕傲。 希望大家在珍惜現有成就之餘,面對困難更要堅持當初追求的理想, 讓台灣的民主大樹長得更好、更高。]作者江雅綺╱總統府青年工作團團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綠色國會:http://tw.club.yahoo.com/clubs/GreenG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4.135.100
MDSjojo:借轉~thanks 192.192.90.201 06/05
powerseven:轉吧!轉吧!^^ 140.124.135.100 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