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國中能力分班,是一個地方政治、教育、行政糾纏所產生的問題。   公視推出「魔鏡」後國中能力分班的問題再次引發社會的關注。 能力分班是一個老問題,奇怪的是教育部雖然三令五申多次禁止,但 似乎永遠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很多人以為能力分班是個理念問題,公 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此永遠解決不了。但如果仔細思考,我們 會發現能力分班不是理念的問題而是利益的問題,是一個地方政治、 教育、行政糾纏所產生的問題。了解問題的本質後,我們以為這個問 題應該是可以解決的。   一個國中會採行能力分班很明顯的是校長的決策加上地方政府的 縱容。如果我們承認人的決策通常是以對自己有利為考量,那我們必 須同意能力分班是在台灣目前社會環境下對校長與地方政治人物而言 最有利的作法。目前我們地方教育成果的公開程度幾近於零,在媒體 的推波助瀾下,我們知道的地方教育成果永遠是哪些學校考上明星高 中的學生最多、哪些縣市基測滿分的學生最多。因此造就了考上明星 高中最多學生的學校的校長就是好校長,基測成績滿分最多的縣市長 就是好縣市長的迷思。在這種情況下,能力分班以提高明星高中升學 率,以多創造幾個基測狀元是最重要的,誰在乎教育部的三令五申呢 ?更何況一個好國中除了可以被縣長、縣教育局長拿來當政績宣導外 ,議員也可以藉施壓入學來做選民服務,明星國中校長更可藉機建立 豐沛的人脈以利以後更上一層樓,大家何樂而不為呢?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能力分班之所以沒有辦法根 除,原因是能力分班對政治人物及校長而言是有利的。因此若欲解決 能力分班的問題三令五申是沒有用的,而是要想出一個辦法讓能力分 班對這些人而言是不利的,不是資產而是負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筆者建議教育部每年公布各縣市國中基測的平均成績。   由於一般民眾所接觸的一直是片面而稀少的資訊,因此一直只能 以基測高分的學生人數來評斷一個縣市的教育績效。而這自然的引致 地方教育單位將教育資源大量集中於成績較好的學生中。國中基測是 一個國中、小教育成果的全面測試,因此其平均成績可視為一個縣市 教育績效的展現。我們以為公布各縣市基測平均成績將能迫使地方教 育單位從獨厚成績好的學生改為重視每一個學生,更進而取消能力分 班。我們認為公布縣市平均基測分數能達到此種效果的原因,在於目 前將資源集中於少數成績好的學生的方法,對於提高整個縣市平均分 數的助益是很小的。舉例而言,對成績好的學生若不加強學習也許平 均在九十分,將資源集中在這些少數人身上也許平均成績可以增加到 九十五分。但是相反的,如果將這些資源投入平均二、三十分的學生 上,也許能輕易的將這些學生的成績提高到四、五十分。因此對提高 學生平均成績而言,分A、B段班而將資源投入A段班是相對不利的 作法。   台灣的政治人物都是很精明的。當他們發現選民會拿著基測平均 成績來質問他的教育績效,而提高縣市平均成績的唯一辦法是重視每 一個學生時,他就會重新思考縣市教育資源到底應該如何重新分配才 適當。如果他發現劃分A、B段班的方式,不利於整個縣市平均成績 的表現的話,教育部不必三令五申,縣市教育單位自然會走向常態分 班。而國中校長也就不必理不直、氣不壯的替能力分班辯護了。   教育理念固然重要,但如何讓教育理念順利的推行更是重要。當 中央的政策與地方的利益牴觸時永遠會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三令 五申一百次也不會有用的。教育政策如何創造外部條件與誘因,使所 有人都能欣然接受並願意執行反倒是目前教改中最重要的課題。在能 力分班的問題,除了筆者提出的上述辦法外,希望熟悉教育行政的人 士能提出更好的辦法,讓地方教育單位會自動的貫徹常態分班。   (作者張顏暉╱台大物理系教授,碧水學社社員) 【民國93年6月14日 自由時報】 @ http://libertytimes.com/ berk眉批:教育政策一樣適用經濟學原理…… ╮( ̄ε ̄∥)╭ ※延伸閱讀: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berk&category_id=16054       〈教育與未來〉 -- 原po也很正 <( ̄︶ ̄)> http://www.wretch.twbbs.org/user/berk [轉讓] 文史哲政商管財金投資理財系列書籍 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berk&article_id=2539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9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