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c (老大~你防水我能丟水球똩》之銘言: : 能不能多說說,大家一起討論呢? 這是我的一些小小想法。   我個人是支持常態編班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或者應該說,國中的教育目的是什麼?國中教育是義務 教育,當時就是認為一個健全的國民至少要受完國中教育,所以國中的知識被視 為必須,因而採行義務規範。既然是義務,代表無從選擇,一定要去念,那麼, 我們應該給國中生的是什麼?   國中階段,是人格養成的重要階段,剛剛脫離國小的懵懂,正準備型塑自己 人生價值觀的時候,需要的正是健全的教育,否則一旦形成了錯誤的價值觀,付 出的代價可能是一輩子的。另外,也是學習更深層的人際交往能力之時,過去小 學主要是玩伴為主的日子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更進一步的互動。   我們的社會,是呈現常態分布,也就是有頭腦好的,也有頭腦差的人,如果 完全實施常態編班,正好是符合社會的結構。讓學生在符合社會的結構下求學, 是培養日後應對社會的能力,讓學生提早學會接觸形形色色的同學,進而發展應 對能力,並且初步了解社會結構,這樣的過程是自然而非刻意的。   反之,如果是能力分班,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種類來學習,那學生接觸到的同 學絕對不是呈常態分布的,會影響到他對這個社會的認知,僅能學會在這種環境 下的應對能力,無論他身處的是資優班、前段班、後段班、才藝班....就如同我 們作民調要堅持戶中抽樣一樣,因為常接電話的人,與不常接電話的人;常在家 的人,與不常在家的人,思考可能不一樣,為了精確貼近社會母體結構,所以採 戶中抽樣。同樣的,課業表現比較好的人,與課業表現比較差的人,思考方式、 待人處世都可能不一樣,若讓國中生過早處於篩選過的班級,可能讓他形成錯誤 認知,誤以為社會即是如此,而侷限了他的思考及應對能力。   另外,用能力分班無異公開鼓吹智育的重要性及獨霸性,以智育來把人作區 分。這讓還在成長階段的國中生,先入為主的了解到社會就是以智育為導向,於 是智育好的人開始潛意識中歧視智育不如人的同學;而智育較差的人則變得自卑 或是開始反對他所認為不公義的社會。這讓前段班的人,不了解後段班的狀況, 甚至認為他們就是不好的、不只功課不好,品性也差;而後段班的人,一樣不了 解前段班,會認為他們占盡所有好處,而且自視甚高。在彼此都有誤解和心結下 ,這樣的態度影響了他們將來的思考模式。   再怎麼菁英的人,一路念上去,終究是要出社會的。面對社會這些形形色色 的人,請問這些所謂的「菁英」真的做好準備了嗎?還是僅僅訓練有素,但卻不 懂怎麼應付這個多元的社會呢?等到適應了這個社會,付出的代價,可能已經難 以想像了。同樣的,身處後段的人潛在的反菁英傾向,面對這些社會上的優勢者 ,他們能用很健康的角度來看待嗎?   或許有人還會說,很多菁英是不必直接面對社會的,在一路升上去的過程中 ,最後的工作也是菁英級的工作,工作同伴一樣是菁英,沒有這樣的問題。可是 ,工作之外要接觸的還是整個社會,除非把自己關在象牙塔,封閉自己的社交圈 ,侷限於一個角落。此外,若這些培養出來的菁英,未來成為國家的主事者,請 問他們了解怎麼對症下藥嗎?他們認知的社會,和真實的社會,顯然是有很大的 差異,我們放心把國家事務交給他們管理嗎?   如果要提「能力分班」不僅僅是用智育分類,也可以有很多才藝班,如體育 、音樂、美術等,甚至有培訓班,如學習美髮、工藝,那,請問我們有必要讓國 中成為義務教育嗎?我們直接讓這些有「天賦」的同學,國小畢業後就直接去發 展天賦就好了,何必要關在國中裡,名不正言不順的去這些特殊班呢?如果說國 中的教育是全人教育的一環,所教導的知識是大家都該會,那麼請問這些特殊班 級的教育,有做到這一點基本的要求嗎?說實話,這只是掩護能力分班的障眼法 ,拿出來作擋箭牌罷了。   假設,讀國中就是為了要升學,為了以後能考到好的高中,那就大大方方的 承認,和大家說我們就是重視智育,那也就算了,至少我們不會那麼虛假的作太 多無謂的爭辯,但事實上似乎不是這樣。讀國中,如果真的最大的功能是升學, 那麼我建議,現在要討論的不是能力編班好或是常態編班好,而是國中是否還需 要作為義務教育的一環,更不要再去想連高中都要成為義務教育了。要當升學的 跳板,何必要義務?這一點,才是根源之所在。   國中假如還有身為義務教育的價值,那麼,我贊成常態編班。 ---- 此篇只先討論國中編班問題,高中以上的編班方式是另一個命題,要另外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91.24
ec:謝謝你的回應 ^^ 210.85.228.220 06/17
berk:借轉無名P_berk版 http://98.to/berk ^^ 218.166.119.43 06/17
lzhhilly:大推 我國中也是常態編班的>O< 140.119.27.13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