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們常常把能力編班或者常態編班侷限於國中教育 其實高中教育透過"基測" 來 "分配學校" 何嘗不是一種能力分班的型態 我們大家有共識打破高中明星學校 也就是所謂的"能力分校"的傳統 為什麼又要在國中教育走向能力分班的回頭路呢?? 其實常態分班和能力分班都很好 但也都有共同的大問題... 如果真的要讓孩子或者老師能夠因材施教 達到教學效率 我覺得要思考一個重點 老師和家長為何滿腦子都是智育分數?? 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會說 環境如此不得不低頭.... 那我們就要再思考......到底是誰創造了這樣的環境 答案決大部分其實就是家長和老師.... 或許會有人反駁說社會環境和政府政策導致家長和老師如此如此 但是反過來說 社會風氣不就是由老師和家長所帶出來的嗎?? 家長也是社會的一份子 做官的也有當家長的... 當民意代表的也有當家長的... 當老師的也有可能是當家長的...任何職業任何社會顯達都是當家長的.. 這樣的循環關係.... 如果老師和家長一直把責任賴給社會和政府 其實就是不負責!! 這種不負責的態度如果不改變 教育永遠都會畸形 常態編班的教育會促使家長把孩子往補習班送 能力分班的教育會導致孩子自我否定以及被師長矮化 當孩子長大後 當她們也成為家長的時候 惡性循環又開始了~~ 以歐美國家為例 他們的職業教育是很成功的 鄰近的日本也是.... 並沒有所謂的 高中 > 高職 這種社會觀念病態 也沒有利用國家資源培養"國家級的明星高中" 這顯示了歐美日的教育是要 "讓家長陪孩子做選擇 讓孩子選擇所愛且愛所選擇" 打個比方來說 日本的棒球選手來自於各個不同社會階層 可是台灣呢?? 窮!窮!窮! 幾乎都來自這個階級..... 話說回來.... 能夠改掉這種觀念 不就是我們應該最想要達成的終極目標嗎? 但是這種觀念的養成和習慣 不也是我們自己所要檢討的嗎?? 追根究底之後...教育問題可能也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 我們不要期望長輩們能有多大的改革動力 我們不要期望政府政策能有多完美完善的教育政策 這些期望太遙不可及.... 終究會變成失望 如果年輕的我們能夠去注意這樣的問題 能夠勇敢去面對這樣的問題.... 那將來面對任何制度任何政策 我們也才能下一代去擁有最適性的教育和人格發展 否則嘴巴一直說.... 當我們變成家長時 又只能怪政府怪社會 惡性循環又開始了~~~~~ 歐美日也都經歷過那樣的大變格.... 我們難道做不到嗎?? 囉唆了那麼多..... 希望這文章對大家都有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49.1
Wilkie:傳統文化觀念問題....不是那麼容易改的... 218.161.28.210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