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hanvic (台灣好棒!中華加油!)》之銘言: : 今天上課的時候,一個老師提到了,全世界都在搞國際化,只有台灣在搞 : 本土化,可是你台灣搞本土化可以搞的比剛果土嗎?? :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應該單純的用國際化跟本土化做二元對立,這兩個是 : 不對立的,國際化等於反本土化嗎?就算日本也有很多人在找尋自己的文 我有問過一些朋友 他們有到大陸出差的經驗 他們認為今天台灣從上到下 從藍到綠 其實都是在玩自己的 有點鎖國的味道 這種感覺很難形容 通常會被說成本土化、去中國化的鎖國心態 有時候就會被據以批判本土化、去中國化的狹隘 其實這是因為將不同的概念 因為類似而以同一名詞指稱所造成的誤會 本土化最狹義是指把殖民因素去除 還原住民對居住土地的情感認知 去中國化是指激進臺獨者一昧強調絕對的台灣本土化而積極全面抹除中 國傳統因子的運動 而所謂台灣人玩自己的、有點自我封閉的情形則是另外一種概念 我想這種概念姑且可以稱做對於台灣人集體對於國際知識的無知吧 這種無知可以這麼說明 台灣高層的政治運作漸漸無法讓美國、歐洲、大陸理解 在諸如強調國號是台灣之類的做法上顯然是只有在地的台灣人能懂 局外的外國人則完全難以理解 也可以說是台灣的高層漸漸地不按牌理出牌 不願意事事都優先照會盟國 與敵國 在民間的話則可以說台灣人對於異國的關心很少了 或者多集中於經濟、財富的面向 而不求理解他國的文化內涵 例如台灣人的不重視體育 跟歐美國家的體育風氣相比 就可以看出期間的差異 雖然我們可能覺得沒什麼 但是當全世界都在談全球化 有大量的文化共同背景或對多語文、多元文明的互相學習興趣的時候 我們台灣人則是顯得很小國寡民了 今天有許多的去中國化運動假台灣本土化運動之名 同時造成了新舊傳統爭奪台灣主流典範的政治與文化角力 結果也限縮了我們台灣人的視野 與世界事實上某些程度脫軌了 我想這是件麻煩的事情 歐洲人常常會多種語言 美國、澳洲等國家的體育休閒風氣和台灣的看比賽式的體育風氣也很不一樣 我們在講本土化的同時也提不出一套類同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深刻文化內涵 因為講儒家、講中國文化會落入被討伐或政治角力的漩渦之中 而講原住民的南島文化又不免剽竊邀功之嫌 所以我想這應該是目前台灣人所遇到但又非常忽略的重要課題 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 化,而本土認同,是基於一種惜福愛土地的想法,這跟民族主義是有所不 : 同的,而如果今天一味的追求國際化的話,而忽略的自己的本土特色,這 : 是不是錯誤呢?歷史的角度告訴我們,上古時代曾經出現大一統的帝國時 : 代,而之後出現封建,最終出現民族國家,這幾年又出現了區域融合,追求 : 整體的國際化,但是區域融合是絕對正確的方向嗎?如果我們為了國際化 : ,把自己的文化本忘掉了,這是不是也是一種錯誤呢?當全世界都國際化, : 我們卻沒有自己的特有文化,那樣如何彰顯出自己的獨特性呢?跟柏格人 : 有何不同呢?如果今天台灣不再是有本土文化的國際島的話,台灣跟世界 : 上的任何一個城市有何不同呢?有何其獨特的地方呢?我個人是不贊成狹 : 礙的本土化,但是廣厚的有深度的本土化是有其必要性的,而我也不否認 : 在台灣有很多人書的很多,但是似乎對本土視之野獸,究竟是他們的程度 : 高人依等,或是他們根本不用心體會本土化的奧義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1.91.41
cgi0911:說實在究其本因 其實是台灣人尚未覺悟啊 140.113.126.16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