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BMak (name dropper)》之銘言: : 記得前幾星期歷史月刊有辦幾場關於台灣性格的演講 : 陳其南講第一場,他從全世界的發展來看 : 譬如資本主義,民族國家,及至現今國家主權的意義沒像過去那樣絕對 : 也就是說全球化讓國家的主權不再那樣絕對 : 但全球化有些意味各地相同,但又有一股力量去尋求差異 : 也就是尋找區域特色(無論本土化或在地化) : 所以本土化本身的行動也是一種全球化(也就是說大家也都在做找出本土特色的動作) : 可以想知,台灣本土化運動應該才算是進入全球化的脈絡中 : 而且具有特色才能有競爭力 讚成! 我也舉醫學研究為例來討論一下好了 平時有機會翻閱原文期刊的人都知道 有資格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的文章 它們的學術價值當然是「全球」性的   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反對這點 但,它們的內容呢?   可以這麼說,幾乎全是「本土」型的研究 ========== 這麼說好了 很多人都知道 人體的交感和副交感視經,主要靠著正腎上腺素和乙醯膽鹼來傳遞神經訊息 但可能比較少知道的是 研究副交感神經乙醯膽鹼受體的方法,是由台灣人發明的 世界上各大大小小的大學實驗室、藥廠研究室莫不因此受惠 研發出來的神經藥物更是救人無數 為什麼能有這種成就? 因為當初發現這種方法的李鎮源教授,擅用了台灣本土的特色   台灣毒蛇多,正好可以採集蛇毒做為受體箝合物   有興趣的人可翻閱天下出版的「台灣蛇毒傳奇」,裡面有詳細的記錄   (天下偶爾也是會出版有用的東西的啦...) 別人沒有的,剛好我們有;別人不行的,剛好我們行 別人不行的原因,不見得是他們智識不足、技術不夠好 而是他們沒這個環境,所以不一定做得出成果來 我們們剛好有這個環境,有這些材料   這就是本土化,在地化的精神 同樣的,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利用在地的優勢 反而盲目的追求潮流,去做我們本土不適合的研究,當然也很難有成果 ========== 舉個例子,現在全世界醫師奉為規鎳的高血壓治療流程 JNC7 是美國的國家衛生研究院等組織,匯集「國內」的研究資料而編寫出來的 美國人的飲食日來越趨高脂肪、高鹽分、高蛋白 所以胖子多,高血壓的患者自然也多 每年因為高血壓而造成心臟血管、腦血管等病變甚至死亡的人自然也多 很自然的,高血壓是他們本土最關心的健康議題   因為他們的高血壓病人多,所以需要這方面的醫療協助   也正是因為高血壓病人多,所以研究採樣數充分(也就是研究材料多的意思) 所以美國在高血壓這方面的研究,開發的藥物,向來是走在世界的前端 而世界各國的治療高血壓的方針,也莫不以美國為借鏡   研究本土化(高血壓是全美最嚴重的慢性病)   取材本土化(美國自己的病人做研究)   貢獻本土化(其實也是因為美國自己最需要高血壓的治療) 確確實實是注重在地差異的本土實驗,但卻有全球性的共通價值 這就是本土化銜接全球化的精神 ========== 而翻開原文書,也可以發現 當他們講到某種病時,會說每年有多少"American"得病;有多少"American"死亡 講的好像世界上只有"美國人"這種人而已 日本也是,日本最著名的是早期胃癌研究 所以課本內也是寫著有多少"日本人"在胃鏡中發現病變;有多少"日本人"及早切除 講的也好像世界上只有"日本人"這種人而已   難道美國人都沒有國際觀?   難道日本人都沒有國際觀? 但是,現在世界各國在醫學方面 講到高血壓的治療,必稱美國的 JNC7 說到早期胃癌的分期,必採用日本的 I II III 分期原則 成功的原因無他,因為他們都選對了題目,都選對了在地的題目 如果當初美國不自量力去做胃癌研究,或者日本做病患數還沒有很多的高血壓研究 恐怕很難有現在的成績 這是兩個本土化和世界接軌的最佳範例 ========== 也許有人會質問說 這兩國都是大國啊,研究人員多,經費多,研究當然做的好啊! 那我就來舉個小國的例子:就是我們自己,台灣 現在全世界凡是談到 B 型肝炎時,沒有不提到台灣的 就連教科書(英文原文書)中,內科學也好,病理學也好 只要是講到 B 型肝炎,就不得不以台灣的研究成果舉例說明 而證實疫苗對於 B 型肝炎預防的有效性,更是我們衛生署舉世聞名的驕傲! 老話一句,在地取材,在地研究 我想大家也都知道,台灣 B 型肝炎的問題不小,這並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但也因為病人多,所以才更有研究 B 型肝炎的需要   台灣人都快被肝炎肝硬化害死了,不研究肝炎還研究什麼?   要如何預防 B 型肝炎?疫苗有沒有用?又該怎麼打? 也許有許多六年級生還記得,小時候有一陣子在宣傳免洗餐具和公筷母匙 那主要是針對 A 型肝炎的防治,而 B 肝的防治也如火如荼同時在進行 所以我們有很多人的 B 肝疫苗,都是在小學五六年級時完成接種的 現在,全世界都採用我們台灣的預防針施打方式: 共施打三劑,分別是先打第一劑,一個月後第二劑,六個月後第三劑 B 型肝炎原本是我們台灣人的國病 但現在,B 肝的研究成果卻成了台灣的驕傲,讓台灣站上了國際舞台 毫無疑問的,這當然又是一個本土化與全球化相輔相成的好例子 ========== 當全球各地都在追求國際化的同時 其實各民族也都在找尋自己的特色 因為重視本土化、發展在地特色,才是打入國際世界的本錢 台灣人要有自信 除了多吸收別國經驗,包容各地文化上的差異之外 我們當然也要在國際舞台上伸展,向世人展現我們不一樣的地方 更何況,我們本來就是海洋性格的國家 本土文化中,其實早就充滿了不同種族,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多元色彩 豐富的文化特色,就是我們早就國際化的最好證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4.195
jeff0811:寫的真好,推 218.165.73.104 09/16
olenew:m 218.172.138.242 09/16
rinze:我超愛"台灣蛇毒傳奇"的.. 202.178.204.61 09/16
jackjack0040:超推 140.113.138.90 09/16
jackjack0040:寫得易懂 論述又深入 140.113.138.90 09/16
tenchai:推~~ 61.228.173.39 09/16
BBMak:推 211.74.14.153 09/16
Kvar:good 218.138.134.72 09/16
dieingkmt:推~~原po是醫生吧 218.172.153.67 09/16
Artemis2k:推! 203.73.233.43 09/16
antilibra:推~~ 218.164.53.240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