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自 Kingnet電影台 http://movie.kingnet.com.tw/comment.html 聞天祥專欄 十多年前,吳乙峰一鳴驚人的【月亮的小孩】改變了許多觀眾對紀錄片刻板、無趣的印象 ,其歷史性地位已無庸置疑。 十多年來,除了電視「人間燈火」系列,感覺上吳乙峰的重心更多擺在教學與推廣之上, 其影響從部分「南藝」學生的作品傾向以及民間湧動的紀錄風氣中,清楚得見。 但對很多人而言,什麼時候再看到吳乙峰導演的作品?也是共同的期待與疑問。 沒想到再度讓他啟動的原因是「九二一地震」;更意外的是當幾乎關於九二一的談論 都已沈寂的時候,他導演的【生命】才要推出。 一部關於「九二一」的紀錄片到現在才上檔,我相信有經驗的排片人或行銷宣傳 大概都會說:「太慢了!」 但真的太慢了嗎? 看完【生命】,你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太多呼天搶地、瀕臨崩潰的面孔,透過新聞媒體大力傳送,重播再重播,我們心靈的 感動能力似乎也像一則新聞報導那樣短促;甚至變得容易麻木。而吳乙峰花上四年的時間 ,證明的不只是他的企圖、以及關心的角度與深度不同而已,「時間」確實成為驚人 卻難以察覺的酵素,在結晶為兩小時不到的影片裡,讓我們看到它的威力。吳乙峰的 鏡頭裡不只是地震帶來的災害或往生的死者,更是那些「活下來的人」所歷經的長期掙扎 ,是內心的走山和靈魂的崩塌。 正因為吳乙峰投注了那麼多時間,你才看到生命長河的流程裡,有彎道、有礁石、 甚至還有掙脫不出的漩渦。片中每個人都同樣經歷震災奪走至親家園的痛楚,但之後的 生命軌跡卻大不相同:一對在日本打工賺錢的夫婦,就這樣失去留在台灣讓外婆照顧的 稚子,在漫長的找尋遺體與重返日本之間,他們決定重拍婚紗照、度蜜月,象徵新生與 開始。也有在災後懷孕的堅強母親,相信肚子裡的生命是罹難女兒再來投胎而更加珍惜。 兩個在異地求學與工作的少女,突然面對相依為命的處境,則必須踉踉蹌蹌學會為自己的 將來掌舵,無論是學業、工作、感情、甚至成立新的家庭。而女大學生從哀痛、絕望、 憤怒到自殘的衝動,甚至讓吳乙峰離開紀錄者的旁觀位置,跳出來對她不願結束的陷溺, 大聲斥喝。 這就是吳乙峰風格,寧可破壞別人以為應有的客觀,也要讓他所關心的被攝對象知道 他的想法。這已不是攝影機與人的關係,而是心與心的對待。也因此,當他把這些別人的 生命景象,與自己父親中風住院、失去求生樂趣,他往返於兩種情境卻交纏影響的心境, 一塊擺到影片裡時,一點都不突兀。而多封寄不出去的信,透過導演與片中被攝對象的 口中道出,好像很煽情,但透過這個方法,我們更得以感知道他們除了在鏡頭前所透露的 ,那些壓在心裡面的話。不同階層的人,寫出來的信,用句遣詞自然不同,你以為造作, 它卻透露了我們在不同背景與訓練下,組織情感方式的不同,我認為反而是另一種 「真實」。 也是時間的沈澱,我們現在來看這部紀錄片,理解的也許更多。外在的重建,顯而易見; 內在傷口的復原,才是生命的工程。吳乙峰的作品讓我們等了這麼久,確實是值得的。 由於放映管道的缺乏,很多人都不曉得台灣近年紀錄片的蓬勃出色,遠遠超越劇情片。 只可惜他們大多只能藉由影展一隅或小眾的觀賞會被得知。《生命》這回攻上院線, 意義非凡。比較過意不去的是我一直沒辦法抽出時間把連同放映的其他幾部紀錄片先看過 ,再好好評介。如果因此讓大家只知道吳乙峰,而忽略了「全景」整體的努力與成果, 那真是罪過了。 所以我忍不住要再幫他們加油一下,從9月17日到10月8日,你可以在台北總統戲院看到 包括【生命】在內的多部紀錄片(其實「全景」一共完成七部作品,但部分影片僅在 重建區放映)。這次出擊,大膽卻值得喝采,若能進而扭轉大眾過去對紀錄片的偏見, 國片的新生,或許還有另一條出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棒的影評...推薦給大家 希望大家多支持國片... 這是最真實的台灣故事 全台灣的人不分貧富貴賤都曾一起經歷過 921一起來去看這部紀錄片 並且告訴我們的子子孫孫土地的可貴 全景映像季 http://www.fullshot.org.tw/921/welcome.html -- 歡迎參觀我的網誌-內容粉豐盛唷~:p 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kaiwaishee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100.98
GOJAM:推~~ 218.166.129.96 09/17
friction:推..會去看 61.56.134.237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