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aipy (@(‧●‧)@)》之銘言: : 倒是余紀忠的訃文大賽,幕後有個小花絮,中時用盡四報一刊,吹捧余紀忠的民主 : 貢獻,幾乎整整一個禮拜,從頭版到人間副刊到時報週刊,都在懷念余紀忠。世新 : 的立報看不下去,發了一篇「訃文大賽」,批余家公器私用,置讀者權益於不顧。 : 結果中時馬上打電話去世新施壓,揚言要找出那篇文章作者,讓他畢業後在新聞界 : 混不下去。真人真事,這種民主風範,大家不妨瞻仰瞻仰 請問是這篇嗎? 大事九:余紀忠逝世-訃聞大賽 中國時報系大家長余紀忠先生在去年的四月份逝世,各界重量級人士爭相 在中國時報上刊登悼念文章;一時之間,報上全是訃聞;許多時報訂戶也 開始購買其他報紙,因為報上看不到新聞。這些悼念文中,概以「報人典 範」為論述形構,追念的除了余老本人,更有那「典型在夙昔」的日遠風 範。這些論述最突出的部分,即是將余老建構成一個走過戒嚴時期的民主 鬥士,在言論控制的時代為報社、記者爭取最大的新聞空間。 對於所謂的「文人辦報」典範,我們更不得不提出,在1950年代,民營報 業為爭取官方報紙獨大的市場,以「犯罪新聞」為賣點,設立社會新聞版 面,成功在發行量上奏捷。包裝犯罪腥羶以為商品,真是文人之舉? 若說余老愛才惜才,所以這些才俊之士今日回以報人鐵譽;我們也不能不 提醒,如果余老真的愛才,為什麼晚年又要自己站上一線戰場,清理中南 部編輯部呢?中時記者們對余老的孺慕之情我們能夠理解,那也許是一種 人與人之間的知遇情分。但是百年之後,人們又會如何看待這些誇詞呢? 世紀初英國報業勳爵對自己的吹捧美化,經過史家考證,已經成為笑柄; 我們或許應該從中得到更多反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146.205
laipy:是滴 217.94.180.198 10/24
laipy:當時的徵信新聞常用「一夜風流,珠胎暗結 217.94.180.198 10/24
laipy:以當時的尺度就已經非常刺激了,呵呵 217.94.180.198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