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esd (遙遠的未來)》之銘言: : 下面轉錄林正修的文章 : 《只有落後的城市,才會用同質性去判斷他們的市民》 : ◎林正修(台北市北區立法委員候選人,前台北市民政局長) : 帶著進步的自信與自豪,西元兩千年,在我擔任民政局長任內,台北市舉辦了第 : 一屆的「同志公民運動」。正式向世界宣告:身為世界一流的國際化、民主化大 : 都會,早已成為市民一份子的同志族群,也像其他市民一樣的令台北市感到驕傲 : 。 : 「同志公民運動」自此成為台北市引以自豪的眾多城市標誌之一,也因此接受了 : 許多國際間各界的注目與祝福。今年,「同志公民運動」中最具能見度,也最具 : 進步意義的同志大遊行,竟然在議員反對的壓力下將要走入歷史。這樣的政策倒 : 退,是在向居住在台北市內的同志朋友宣示些什麼?又是想對世界宣示些什麼呢 : ? 對於王世堅的看法不予置評 我覺得這是每個人對於同志、同志活動模式不同的看法 我只針對上面兩段文章有個小小的問題 是否因為舉辦「同志公民運動」,讓台北成為國際化的都市? 是否因為舉辦「同志公民運動」,讓台北有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城市標誌?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施政理念想讓台北多這一份的不同 而現今的台北又有何特殊的同志文化 如果他相對於上百個世界的大城市並無特殊的同志文化或活動 那為什麼要舉辦這一個同志公民運動? 因為舉辦所以偉大?因為舉辦所以成為世界各國同志眼中的偉大城市 我想這是林正修一個很弔詭的說詞 在透過王世堅一個不適當的發言,而合理化自己舉辦活動的主要意義 其實,這一年來隨著連宋的失寵(雖然本來也沒有多得寵) 媒體報導馬英九施政的比例相對地提高不少 看了台北市政府辦了很多活動 都不知道這些活動對於台北市的意義何在? 跟地方文化、地方活動、地方歷史等等 很多都串不起來 高雄市有很多的活動 是結合地方的重建或是重新包裝 或是像愛河整治完成後新辦的推廣活動 而在其他縣市各鄉鎮也有很多的「季」、「祭」、「節」等等 也是結合了「農漁產品」、「觀光點」、「宗教活動」、「地方特色」所包裝而成 唯獨台北市很多活動就是唱歌跳舞、辦晚會 就是一些不知因果關係的藝文活動 想到後面就會讓人覺得浪費錢 又尤其是吳育昇在改善公車站牌那個亭子之後 廠商回送的「公益廣告」之後 常常讓我覺得台北市的活動到底綁了多少利益輸送在裡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83.102
VRC174:不這樣顯不出「品味」吧? 61.62.111.167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