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Nﰠ引述《venusa (pseudo-feminism￾N￾N)》之銘言: : 我想請教吉米大 : 我們學生態的、學保育的人 : 對於綠色政府的施政會滿意嗎 : 有一些 太奇怪的事情 : 譬如說之前的高山纜車 或現在的山林遊樂區BOT化 : 這些我們不能接受的事情 該怎麼反應呢 : 我是綠的 但我對於這樣近乎愚昧的政策還是很心寒呀 : 為什麼 民進黨政府裡面 沒有真正的這方面的學者了嗎???? : 不懂吶>"<  在這一塊領域中,藍綠雙方大概都是半斤八兩,  不管是誰執政,這種蠢政策都會不斷的產生.  倒不是這兩黨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以政黨的本質去探討,一個正常的政黨,一致的目標有兩種:  宣揚政黨的理念,以及在選舉中獲得勝利.  這兩項互相衝突的可能性非常高,  如果沒有衝突,那麼這個國家的民主大概有點問題.  由於以勝選為最大的考量的政黨通常不會有什麼明確的理念.  因為要吸納最多數的票,就要往最多人支持的路去走,  但是每個人所關注的事務都不一樣,贊同的事務也不一樣,  為了能夠吸納最大多數人的支持,政黨通常都只會給一個比較概約性的理念,  其他的方面盡量模糊化,這樣才有解釋空間,才能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當一個國家以兩大政黨為主時,這種情形比較明顯.  在這兩大黨之間不是沒有理念很明確的政黨,  而是因為票都被這兩大黨吸光所以看不太出來.  旦如果是多黨並起的國家,那就會有一些理念很明確的政黨跑出來(有席次),  像以色列的神諭黨,很多國家都有的綠黨等都是這一類的黨.  我們台灣是兩大兩小的政黨體制,但是由於主張的類似性高,  這四個政黨都應該算是選舉性質的政黨,而非理念明確的政黨.  理念性質和選舉性質的政黨沒有好壞之分,這只是單純的分類而已.  但如果要講求單一政策的品質,  那麼如果有以那方面政策為主的政黨幫忙,品質上會比較好.  這是選舉性質的政黨所不能辦到的地方.  不過相對的,理念性質重的政黨通常都不能單獨執政,頂多是和別人聯合執政.  接著是議題本身的問題,  既然台灣本身沒有一個具有power的理念型政黨,  那麼就要期待這個議題本身具有吸引力,  能夠吸引選舉型政黨去關注這個議題,然後催生出來.  要有吸引力的政策主題,  主要的特徵就是要夠吸引資源以及票源(這兩項差很多),  前者是滿足所謂金主(例如以金援支持政黨之人士)的喜好,  後者是要滿足選民的喜好.  很遺憾的,上述所謂高山纜車,森林遊樂園BOT化,  就是可以吸引資源,而在票源部份不會失血的政策.  而環境議題和生態議題最難推動的主因,  在於他吸引不到資源,也常常不會吸引太多的票源.  所以這兩項議題推行困難,常常都不能成為政策.  該怎麼反應呢?大方向就是要讓這項議題變成吸引票源的政策.  不過講是容易,推行起來難度很高,讓人望而卻步.  如果要堅持議題本身不妥協,那如果成功只能早晚阿密陀佛.  但如果要和資源這項取得某種程度的妥協,  那要妥協的何種地步?這就是更頭痛的一個問題了. --  凡是政治認同受到威脅的地方,文化都是一種抵抗滅絕和被抹拭的方法.  文化是記憶抵抗遺忘的一種方式,它具有分析的力量,  可以超越陳腔濫調,可以戳破官方赤裸裸的謊言,  可以質疑權威,可以尋找替代方案.                           Edward W. Said(1935~200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149.181
venusa:超感謝~>"<~!!! 140.112.39.53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