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Affai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個人真的認為媒體三不五時就有華視(應該說是江霞)的新聞 實在是非常詭異的一件事 這絕對是有人在操控 魚夫這篇報導雖然有部分言論略為激動 不過在目前媒體一面"倒華"的情況下 不妨看看另一邊的說法 統派傳媒欺人太甚──真心誠意談華視 /魚夫 http://www.southnews.com.tw/newspaper/newspaper_00/0220.htm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這是中國文人魯迅當年寫得一句話,如今抽空到華視幫忙,讀來倍覺心酸。  自從江霞女士接任華視以來,便屢遭統派傳媒如《中國時報》、《聯合報》與《蘋果日 報》無所不用其極的誣衊,近來變本加厲,繼有「外省人優越感」的趙少康節目,又把江 霞等經營團隊無的放矢的罵了一頓。  統派傳媒的手法是極其下流的。十二月二十日的《中時晚報》記者洪秀瑛、黃心慈的報 導,華視將「賣地發獎金」:「熟悉內情的業界人士表示,因為虧損嚴重,為了避免營收 數字難看,華視因此在月前開出每坪18萬元的價格,準備拍賣位於林口約5000坪、市價高 達9億元的土地資產,好創造收入,藉此美化帳面數字。」  這則新聞,其一,突顯記者洪、黃兩位,新聞專業不足。華視在林口哪有土地?我在華 視擔任董事,華視的土地位在南崁,是當初為了拍攝「紅樓夢」的戲劇所購入的古裝小影 城,記者連查明地點的功夫都懶得做,作賤專業,莫此為甚。  其次,南崁土地販售,是前任總經理任內,董事會的決議,因為南崁這塊地,雖然雕樑 畫棟,下了很多苦心籌建,但因周遭高樓林立,已經不適合拍戲,於是決議出售,本屆董 事會,苦心張羅,兩次流標,為的是賣個好價錢,因此所謂:「賣地發獎金」根本是刻意 扭曲詆誨華視的下流手法。  回想當初,我實在是不勸江霞女士去接華視總經理的,還為文:當華視董事,我嚇得兩 腿發軟。如今想來,仍然要兩腿發軟,做那麼多媒體改革卻被統媒如此糟蹋,不嚇壞才怪 。  舉個人一例,為了挺江霞,我將我公司千萬製作的「孫子兵法」免費授權讓華視播出, 記者會當天上午,《聯合晚報》就「傳著等」,說我自肥,賺取華視播出費,《聯合晚報 》連詢問當事人的動作都免了,就恣意誹謗,更可惡的是《蘋果日報》,記者明明來了記 者會,卻照抄《聯合晚報》,再二度傷害。  一九八二年我進入報界,算是資深的媒體人了,兩報的總編輯都是我過去的老友,於是 當場打電話去抗議,《蘋果日報》的記者,更是被我斥以「無恥!下流!」,後來兩報隔 日更正,但統媒對總經理江霞的打擊,卻從沒手軟過。  華視員工平均四十一歲,年資十二年,薪資五萬九千元,包袱沈重,任何管理大師來, 都覺得頭痛,但員工將年輕的歲月貢獻給華視,新任總經理拍胸脯保證,不裁員減薪,還 要加發一個月的年終獎金,我們從民間的管理角度來看,這種總經理實在是太仁慈了,反 倒是《中國時報》自己就無情的裁員減薪好幾波,還有顏面批評江霞?  組織變革在管理上是一門大學問,《中國時報》的大老闆余建新也應有所體悟,這需要 時間來緩進改造,因而陣痛難免。統媒所頌揚的前總經理「豐功偉業」,我們在接手後才 發現問題重重,卻苦因涉及「營業機密」,只能像江霞說的:「我來華視,只能承受前面 的失敗!」而接手之後,更是致力於新聞淨化,瞧瞧華視的新聞自律公約,保證:  一、不追逐病患急救:我們採訪時決不阻礙救護車與擔架的救人行動,也不進入醫院急 診室採訪,更不去干擾病患,強行採訪。因為如此不僅侵犯病患的隱私,若因而延誤救治 、造成病情惡化,非常不道德。  二、不拍攝嫌犯的容貌:基於最根本的「法治」觀念,除非已被法院宣判定罪,任何被 偵訊的嫌犯都應假定是「無罪」的,在警局裡拍攝嫌犯是侵犯隱私的行為。  三、車禍與自殺現場:不拍攝簡單覆蓋著紙張的車禍或自殺死者的屍體,不拍攝家屬號 啕大哭、念經奏樂、在旁燒冥紙,或路人對車禍或自殺狀況的描述。也不長時間現場直播 自殺 的過程,這是侵犯隱私的行為。  四、路邊酒駕臨檢:不採訪路邊遭酒測的違規駕駛人,這是侵犯隱私的行為。  五、家庭糾紛:不拍攝與報導純屬私務、完全無關他人或公眾利益的家庭紛爭。這是侵 犯 隱私的行為。  六、不拍刑案現場模擬:不採訪也不報導警察押解嫌犯重回現場模擬命案過程,更不拍 攝 嫌犯遭死者家屬施暴或毆打的畫面。這不僅侵犯隱私,更不是法治國家所應該有的「 以暴易暴」行為。  七、不報導「怪力亂神」或「助長迷信」的社會新聞。我們也不報導標新立異的作秀場 面或舉動,類似柯賜海、許純美、王筱蟬、呂文琬等人的行為。  八、不報導不願具名的消息來源(要求馬賽克處理)對有名有姓人物的指控。  九、如果我們報導出錯,一定更正,並向當事人及觀眾致歉。  統媒《中國時報》指:「華視這半年來,晚間新聞收視跌落,從4點多掉到1點多,收視 人口估計約跑掉了50萬人」習慣於羶色腥新聞的觀眾,自然會轉台,我在2000年時, 毅然決然離開電視台總監的職務,就是再也不能忍受那樣的媒體環境,不屑與之為伍,華 視的新聞淨化,想當然耳,會失掉部份收視率,但路久見人心,統媒記者們,你們到底還 有沒有心存一點愛台灣、給台灣一點乾淨天空的心?  華視目前在整頓期,所謂整頓,純從管理上著手,並無黨派意識,統媒卻刻意打擊江霞 ,以達到貶損本土意識的目的。諸如吳宗憲這種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大賺台灣錢(報載 年收入僅次胡瓜,逼近億元)卻跑到中國去罵台灣的藝人,不該罵嗎?統媒更可惡的是, 拿中國壓恐嚇台灣藝人,所謂一旦演華視的戲,從此就不能「登陸」,實情是如此嗎?中 國對待傳媒基本上是以一種負有特殊任務的角度來對待的,國外(當然包括台灣)進口的 節目,皆有配額限制,連迪士尼都進不去,就算進去了,也得在午夜時段播放;中國的盜 版率,根據「麥肯錫」的報告,每十張光碟,有八張盜版,每十捲錄影帶,有九捲盜版; 再請問前幾年絡繹不?往中國跑,爭取衛星落地權的統媒們,你們的節目落地中國了嗎? 中國且限制節目主持人模仿港腔、台腔,放眼未來,總之,中國巿場恐怕沒那麼容易,也 沒那麼傻到讓你台灣人來大賺特賺,眼看這一切挫拆,又和江霞何干呢?  華視現和幾家無線電視台要組成聯合營運平台,進一步爭取在高雄於2009年世運會 前,成立國家媒體中心。前後任總經理交接時,前總經理在核心能力上,將「製作節目」 能力用紅筆打叉,您可聽過電視台不會做節目,您可聽過「麥當勞」不會做漢堡?於是過 去是外購節目,外購也就算了,還到中國去買,要等人家的批文刁難,現在韓劇、日劇、 大陸劇充斥,本土藝人上街頭,江霞將節目本土自製的能力找回來,錯了嗎?好萊塢的規 則是:entertainment is finance,拍戲要找錢來拍,找到頻道來賣,華視並且成立「華 視經紀」成為融資中心,提供因為無擔保、無抵押而向銀行借不到的製作單位拍攝融資, 解決文化創意人資金與播放頻道的問題,並進一步成為 talent management中心。  華視在內部更成立「數位委員會」,統合媒體、管理與數位於一體,推行non-pc,non- tape和 non-paper,率先嚮應政府使用開放軟體的政策,不過這一切管理上的專業,要講 到統媒那些小鬼聽得懂,恐怕鬍鬚會打結,總之,不要污辱華視,不要污辱江霞,不要污 辱江霞和她的管理團隊,「鴻海」郭台銘告記者,雖然我們不樂見,然而華視是民營公司 ,統媒一再惡意詆誨,打擊本土意識,一旦影嚮本公司利益,咱們走著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25.154
don323:好文要推 61.230.196.228 12/22
a123123123:對那些記者申請假扣押吧.. 218.161.15.149 12/22
stanagain:昨天的高峰會有請江阿姨 很好看喔 140.112.214.200 12/22
chttw:喔.還放話呢.好恐怖的語氣 210.64.238.146 12/22
chttw:營運差不求檢討還怪別人?怪栽 210.64.238.146 12/22
CrystalK:推魚夫 61.70.118.1 12/22
rone0416:好文 必推 211.72.170.100 12/22
Diouf:看八點檔比較準 新聞有主撥控的情形存在 220.142.19.226 12/22
greatmovie:推魚夫噓四樓 140.131.30.193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