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ublicIssu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 洪靖 人渣文本在這兩天發表了兩篇文章(這裡和這裡),以一個社群主義者的角度,從平等來 支持現行的十二年國教(至少是主張現行的制度比舊有的好);他的主張事實上非常簡單 ,不過卻看不到任何社群主義的影子: 國民教育負有社會重分配的功能。 國教前的教育制度(明星高中)事實上某種程度促進了階級複製。 做為國教的中學教育應該是個均質的教育。(結論一) 國教前的教育制度(明星高中)是不均勻的投資。 十二年國教比國教前的教育制度好。(結論二) 嘴砲:哪裡來的社群主義(可以直接跳過) 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這個論證其中根本沒有任何「鄉愁」(也就是社群主義的懷舊成分 )存在,社群主義做為一種對於「傳統」、「相鄰的生活圈」、「共同(而非普世)的利 益」,對於變革常有著某種程度的抗拒,他們會主張基於歷史而存在的某些價值,必須先 於正義或至少是等同於正義而被考慮;面對於那些對於明星學校的「傳統」有著某種憧憬 (無論這種憧憬有沒有道理)的反彈聲浪,僅僅訴諸於他們只是自私的回應是不充分的。 除非主張這種自私所導致的不義是如此的可怕而無法尊重,社群主義勢必得在傳統價值中 (最弱也得是某種共通的歸屬感)找到某種進路去支持或反對一個公共政策,而不是給出 一些認為別人應該接受、而在傳統的共享價值裡卻沒有那麼明確的前提。 我們有甚麼好理由接受不均質的資源分配? 「我們不應該補助繼得利益者,至少再以促進平等的角度來說是如此。」這基本上是很常 見的一種對於平等的理解,而在這篇文章中也一樣。在這篇文章中,拒絕了「平等」而使 用了「均質」這個詞只不過是修辭上的花招,因為如果不訴諸於平等,我們根本無法得知 為什麼我們應該支持一個重分配的制度,更遑論於給出「中學教育應該均質」的結論;然 而,這種理解在對於平等的描述上並不明確。任何一套遊戲規則下都會有受益者與不利者 ,就算是每個人無論其選擇如何,其擁有的資源都應該一樣多的主張也是一樣。 如果遊戲規則一定得有得益者與不利者,那麼平等的問題就從規則運行的結果本身,回到 了如何決定規則的程序之中。想像一個公平的情境,而在這個情境下所得到的任何規則, 我們都可以把他視為是正義的,而當代最有名的這種假想情境,莫過於由羅爾斯所提出的 原初狀態,而在他的理論裡,他為如何處理不平等下了這樣的結論: 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應該這樣安排: 1.這兩種不平等所依繫的職務和地位,應該基於機會平等的條件向所有人開放。 2.這兩種不平等應該能夠最大程度的增進最不利者的利益 其中1.絕對優先於2.,亦即機會平等無論如何都優先於資源平等,而在這個狀況下,我們 的確有著在公平的前提中,讓既得利益者獲得更多的利益可能存在,那就是這種可能會使 得不利者的處境是最好的。處境中的不利者並不會拒絕這種結論,因為其他的可能只會使 得他們的處境更加糟糕。 均質:作為一種公平的毒藥。 當我們用上一段的結論來去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就會發現試圖廢除公立的「明星學校」( 或者說某些特別的學校)這種訴求十分危險,經驗上,明星學校根本不會因為公立學校的 退出而消失,僅僅只會從公立遞移向私立,如果真如人渣文本所說,明星學校本身是一個 成為高級階級的製造機的話,使他變得私立限定只不過是使得一般人處境變好的機會更少 (比起考進價錢還算可以的「公立」名校,進入價錢偏高的私立名校對於一般人顯得更加 困難)而已。 而我們或許也可以制定一些更嚴苛的政策(比方說廢除私校、更嚴格的管制私校)來使得 學校之間更加的均質與同一,然而這對促進平等並沒有任何幫助;儘管離理想中的正義原 則很遠,但在政府對所有階級的人都給予一樣的資源的狀況下,究竟要如何證明這種方案 (沒有名校/沒有一般人能進的名校)比原本的方案(有著少數機會能讓一般人進去的名 校),還要使得不利的人更有利,便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問題。 還有哪些能改善的地方? 增加公立學校所占的比重(私校生佔所有高中生的一半,而其中弱勢生又更多)、減少修 課的總時數以及增加更大的選修彈性、減少班級人數、將明星學校轉為某種專才教育,都 是可能的嚐試方向,但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如何開始,已經偏離了我寫這篇文章的本 義(娛樂自己兼咬人渣),就讓問題和討論把他們補完吧。 http://tsingph.wayneh.info/?p=186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107.6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03668063.A.7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