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ailw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一次是我這一次到大陸第二趟搭乘中國鐵路的列車。這一趟,我搭乘 的是京滬線的寧滬區間,由南京到上海共303公里的短程路段。   這一趟,我搭乘的列車車次是T725次特快列車,列車全運營區間是 合肥到上海的T728/725次,(合肥→蚌埠間是T728,蚌埠到上海是T725),列 車是全雙層客車,由DF-11型負責牽引,列車運用是使用上局合段(上海鐵路 局合肥客運車輛段),列車最高速度是160KM/H,以下是這 趟車的運轉記實。 搭乘日期:2005年7月17日 車  次:T725次特快 本務機車:DF11-0384號 搭乘車廂:SRZ-25K-110700號 列車等級:25K型空調雙層軟座車 (8車上層39號) 南京站 12:11.5 到 22.0 開 (誤21分開) 鎮江站 12:59.0 過 (通過) 常州站 13:39.5 過 (通過) 無錫站 14:02.5 到 10.3 開 (誤21分開) 蘇州站 14:33.3 過 (通過) 昆山站 14:48.5 過 (通過) 上海西 15:09.5 過 (通過) 上海站 15:14.8 到 (誤10分到)   以上就是本班車當天的運轉概況。因為整條京滬線全線也正在進行第六次 提速前的路線改造改善工程,且整條京滬線的改造工程比京廣線更多,再加上 京滬線的列車密度已經達到超飽合的狀態,所以列車可以說非常容易就晚點了 ,當天T725次的前一班車是原訂08:09分由西安開往上海的T137次,當天是預估 晚點236分,且當天搭車時,長程往上海方向的班次也都有超過60分鐘以上的 誤點,就剩下短程的城際區間班次較能維持準點開,亦或是30分鐘內的誤點時 間。不過以當天京滬線的狀況來講,列車之所以會誤點,其實與暑運也有很大 的關係,因為暑運是中國鐵路每年與春運、五一、十一併列為中國鐵路的四大 運輸高峰,所以列車也是受到龐大的運量而誤點。   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南京站正在重建的原因,原本的整個站場就只 剩下五個站台可以使用,同時整條京滬線由南京長江大橋一直到南京東站整段 路線都有進行列車管制運行,另外也還要容納寧銅線的班次,所以可能也是造 成列車晚點的原因。   當天,列車晚14分進入南京站的第三站台停車,我們所搭的軟座車廂因 為上下車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很快的就上下車完畢,雖然人不多,但是上車後 其實車廂也已經接近滿座的狀態了,不過列車還是一直停著未開車,最後是晚 了21分鐘才開出,之後一路往上海方向前進,因為列車是使用DF11型的 高性能柴電機車負責牽引,所以我就比較重視列車的運行速度,客車最高的限 速是160KM/H(機車是170KM/H),當時列車一離開南京東站的範圍正式進入了平 原區開始高速運行後,我就開始注意列車的速度,在過了鎮江站之後,我開始 測速了一下,發現到當時列車看起來雖然很快,但其實速度還不是很快,大約 在140KM/H左右吧(1公里跑25.7秒),不過常州站附近有二處的高速道岔的抽換, 速度就一下子往下降,不過最後到無錫站時還是趕到誤16分進站,其實說不快 也已經很快了。   列車到了無錫站時,我就順便下車逛了一下,結果終於發現到列車會大量 誤點的原因,就是因為硬座車廂上車的人太多,結果導致硬座列車已經超員了, 就是一堆無座票的乘客也還是要擠上車,結果原訂停車3分鐘,一口氣停了8 分鐘才開車。 不過開車後沒有多久,列車長就由我們軟座車這邊走到硬座車那邊,之後又過 沒多久,就打開了軟座車與硬座車車廂之間的連通門,帶了二十六名旅客過來 軟座車這邊,之後就聽到列車長吩咐第七與第八車的服務員直接坐在門邊管制 旅客,然後就把二邊的車門給鎖了起來。因為我搭的第八車也正好是整列車辦 公的車廂,包括列車長室與補票室、播音室都在第八車,所以就看到那二十多 名旅客就開始在補票室開始補票,之後就聽到列車長說,補完票的就到最前方 臨時加掛的臨1車自己找座位坐下來。   之後,因為就沒有再遇到什麼施工的路段,所以列車也開始進行趕點,速 度雖然比之前差不了多少,但是可以感覺到的確有比較快,在通過蘇州站之後, 我又測了一下速度,發現到列車跑到大約145KM/H左右(1公里跑24.8秒),之後 一直在通過昆山站之後都還維持著相同的速度,然後列車過了南翔站,也就是 說上海市的貨運站之後開始減速,然後速度慢慢降低後,大約以60KM/H的速度 慢慢通過上海西站,然後就緩慢的向上海站方向前進,最後,列車就在15:14.8 分,晚點10分鐘到達了上海站的第七站台停車終到。 -- 台灣鐵路管理局全線對號列車時刻表,臨時加班車時刻表: http://tccan.idv.s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69.137.156 ※ 編輯: tccan 來自: 221.169.137.156 (09/30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