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ailw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4年年底,飽受疾病所苦20年的母親, 終於不敵病魔的折騰,在睡夢中撒手歸西了。 而中風癱瘓的爺爺,在1997年也因為衰老和病痛,先一步辭世離開。 雖然在10年內我家失去兩位重要的摯親, 但是爺爺和母親的去世,對他們來說其實是種解脫, 長久下來父親照顧病重家人的重擔也算是解除。 我不諱言,因為家裡有兩位病重的家人, 我家的氣氛一直都過地很低迷陰沉, 母親去世以後,家人間的關係才逐漸轉變成緩和開朗。 父親的工作在2002年從台東調到花蓮, 而我和姊姊成年以後就離開台東,在北部唸書或工作, 台東的舊家平日就剩下母親和奶奶住在一起互相照顧。 母親去世,奶奶回到月眉老家,由其他叔叔們的親戚就近照料, 舊家就無人居住,幾乎是閒置的狀況。 因為舊家是公家宿舍,2005年被回收, 之後我和姊姊過年和長假的時候都是回到月眉, 很少再回台東了。 父親到花蓮後以租屋的方式在那裡住了幾年, 每個週末才會開車從花蓮回到月眉探視奶奶, 姊姊後來訂車票, 都是訂週五下午1063次台北到花蓮的自強號(現在已成為太魯閣號), 我們兩人坐車到花蓮,時間差不多是下午5點, 等我父親下班後,就開車到花蓮車站載我和姊姊,三人一起回月眉。 回程的時候則是從關山上車,一路坐回台北, 這是我最近三年坐火車經過東部幹線的情況。 父親到花蓮以後跟我探訪花東線窄軌時期的遺跡有什麼關聯嗎? 當然多少還是有關才會提出來囉, 因此底下就繼續為大家敘述說明。 某年我參加的一次學術研討會, 場外的政府出版品區放了一本花蓮縣文化局的《台灣後山鐵道風華》, 內容介紹花東縣窄軌時期許多珍貴重要的資料和照片。 看完之後真是愛不釋手, 詢問現場的服務人員才知道因為這本書是政府出版品, 一般市面上沒有販賣, 所以我拜託父親就近在花蓮詢問看看能不能買到, 後來終於入手了。 父親說他也很喜愛這本書的內容,於是就買了兩本, 一本交給我,一本他自己留著閱讀。 其實,我手邊有的花東線窄軌時期資料, 幾乎都是來自《台灣後山鐵道風華》和鐵道旅行雜誌相關的報導, 不過有《台灣後山鐵道風華》裡面記錄的資料, 基本上對花東線窄軌時期的歷史就可以掌握個九成了。 尤其《台灣後山鐵道風華》刊載花東線以前舊的日式木造站房照片, 更是補足了我年幼時, 沒有坐火車經歷關山到花蓮之間這段路線的空白。 我看過《台灣後山鐵道風華》後,再接觸窄軌時期的事物、遺跡, 又有不同的想法和感覺。 那麼最近幾年我對花東線窄軌時期的見聞有底下幾個: 花蓮車站外的窄軌時期舊火車 應該是2005年我和姊姊坐火車到花蓮站, 我馬上就注意到車站旁邊展示的窄軌時期火車, 有客車和機關車頭,我當然是二話不說,去照了一些照片做記錄。 其中一輛LDK59蒸氣火車頭, 原來就是放置在台東鯉魚山公園的, 這輛蒸氣火車可以說是我從小看到長大, 後來不知道被移到哪裡去了。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我才知道LDK59被送到台北修復, 然後放置在花蓮站旁邊。 但是,我從最近兩年的新聞,還有板友的blog文章得知, 這些放置在花蓮站展示的舊火車,很顯然沒有得到妥善的保護, 車輛遭到不明人士的蓄意破壞, 甚至某年冬天LDK59還有游民竟然在駕駛室生火取暖, 差點發生火災。 聽說這些舊火車後來會遷移到另外的地方集中展示, 希望有關單位能夠重視這些無價的文化財產。 花蓮舊站遺址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現在的花蓮車站就是原本的花蓮站, 長大以後看鐵道資料,才知道在花蓮市區還有一個舊站, 情況和台東新站很類似, 現在的花蓮站就是因應北迴線開通和花東線拓寬, 另外在路線的接合點設立新的車站。 新車站完工營運後,舊站不久就被裁撤, 然後大約在90年代初期舊站的站房和站址拆除夷平, 改建成寬大的馬路。 我們一家三口從花蓮開車回關山, 通常是走市區靠海邊的外環道, 所以父親開車都會經過花蓮舊站遺址, 他也特別跟我說這個地方就是以前的花蓮車站。 現在花蓮舊站的遺址還剩下部分的舊建築, 有水塔和看起來是木造宿舍的建築。 旁邊有一座車庫,看資料說大概在十多年前離奇發生火災, 裡面放置的木造客車遭到焚毀,無法修復, 現在外面用圍籬封起來, 而車庫內被燒成殘骸的車輛只能任其腐朽毀壞了。 舊站遺址旁邊還有一坐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 是過去的台鐵花蓮管理處。 北迴線與花東線東拓完成後幾年,花管處就裁撤了, 辦公廳多年下來一直都封閉沒有對外開放。 據說花管處目前正在整修, 未來會作為新的鐵道文物展示地點, 花蓮站旁邊的LDK59就會移動到這裡, 這實在令人期待。 看過現在的花蓮舊站遺址, 我不禁感慨花蓮舊站和台東舊站的命運相似, 但是台東舊站廢站後,改為鐵道藝術文化村, 成為特別的開放空間供民眾參觀, 而花蓮舊站則是被拆除消失, 過去寬廣的站場景色只能在照片裡看到了。 溪口壽豐溪舊鐵橋遺跡 花東線有兩座河底隧道, 位置在光復到萬榮間的馬太鞍溪和南平到溪口間的壽豐溪, 在窄軌時期這兩個地方因為河床太低, 每到豪雨或颱風季節,溪水會暴漲淹沒鐵路鐵橋, 造成交通中斷。 所以在東拓施工期間,決定在這兩個地方興建河底隧道, 讓鐵路從地底通過,免除鐵橋常常被溪水淹沒的困境。 舊線從南平到溪口中間有個林榮站, 東拓完工,溪口河底隧道通車後,因為路線更動, 林榮站就裁撤了。 林榮站的站房我看資料說在民國七十七年已經拆除, 但是有保留附近的木造倉庫下來。 會發現壽豐溪舊鐵橋,同樣是我在路途中看著外面的風景, 在溪口發電廠附近的豐坪橋, 突然看到堤防有疑似舊線的橋樑基座, 大概經過兩次從花蓮回關山的路上, 我越來越懷疑我應該是沒有看錯, 於是在今年春節前回關山的時候, 我拜託父親在經過溪口時車速放慢一點, 然後我仔細地觀察豐坪橋附近的景色。 我得到的結果是,現在在橋的北端有一個砂石場, 似乎還看得到附近有舊線的鐵路路基, 但是舊線鐵橋橋樑的基座只剩下北端那個, 南端的橋樑基座和橋墩都已消失。 由於豐坪橋過去不遠就是林榮, 我想如果位置沒錯, 我看到的應該就是舊線的鐵橋遺跡了。 附帶一提,好像在最近兩年我偶然看報紙的新聞, 有看到光復馬太鞍溪在進行河川整治工程時, 意外挖出以前舊線鐵橋的橋墩, 似乎是因為河床淤積的速度很快, 舊線鐵橋拆除後,沒過幾年橋墩就被泥沙掩埋。 但是這則新聞我沒有留下來, 而我也沒有注意或探訪馬太鞍溪舊線鐵橋, 因此詳細的情況並不清楚。 下一篇就是介紹目前花東線歷史最久, 今年也有報紙報導的著名窄軌鐵道遺跡, 位在舞鶴台地的掃叭隧道。 但是遺憾的是,掃叭隧道其實我至今還沒有實地去探訪過… 把掃叭隧道列入我的窄軌時期探訪記錄,似乎有些名不符實, 然而我並非是要欺騙大家, 而是想根據我查到的資料,還有網路上其他鐵道迷的調查心得, 讓更多的人都能知道這個花東線舊線相當重要的遺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176.25 ※ 編輯: Fujishima 來自: 122.116.176.25 (07/05 01:02)
komachi275:眷舍回收唷= ="永遠的遺憾阿... 218.187.48.128 07/05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