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i394xu3 (Jump ~ Jump ~)》之銘言: : (恕刪) : 1.老問題:"人口增減跟繁榮與否絕對關係何在?" 還是老回答 你沒聽過人潮等於錢潮嗎 人口增加才會刺激當地消費增加 這一點難道你都不懂 我舉個例子 我現在服勤的單位在光復 糖廠還在營運的全盛時期光復鄉人口[含糖廠員工]直逼兩萬人 街上店家一戶又一戶 糖廠關閉轉型後 光復鄉人口銳減 到現在只剩不到一萬五千人 而街上的店家不知收掉了多少 整個光復地區的興衰 我是看在眼裡痛在心理 : 2.花蓮本身就屬於台灣次階層的地方,這也是日治光復後宜蘭與花蓮"規模太小"因而首 : 創"縣轄市"原因。 但是現階段的花蓮都會[新城花蓮吉安三地]已儼然成為具有省轄市地位的城市 雖然人口總合僅20萬出頭 但花蓮都會區早已成為東部的區域重心商業活動中心 所影響涵蓋範圍最遠可到台東市 : 3.花蓮本身的地理條件與環境也不該走商業熱鬧的台北途徑。 : (因此根據2.3.。花蓮維持青壯人口外流至西部城市打拚"相當正常"。蘇花高蓋不蓋 : 也只讓往來的人"多一種交通選擇"罷了。對現象的本質成因並無關鍵性的影響) 這一點我不認同 為何要讓蘇花高通車後使得花蓮地區背負著 [人口加速外移]的原罪及後續衝擊影響 閣下或許想舉宜蘭的例子 但宜蘭離台北非常近 有構成通勤圈的條件 但花蓮離台北少說160公里起跳 要人人天天開車來往北花上下班根本不可能 沒有通勤圈的條件 又沒有產業進駐 這兩項劣勢只會加速東部地區人口大量外移 更何況蘇花高通車雖然多一種交通選擇 也會帶來更多的交通衝擊 在全球鼓吹減碳運動降低排放二氧化碳量的同時 台灣又為何要背棄國際主流和京都協議 開闢一條高速公路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多一種交通選擇對當地民眾是件很好的事 但不見得非得要建高速公路 北花之間的運輸有很多種 不見得只能把蘇花高列為唯一選項 : 4.花蓮需要什麼產業留住就業人口? : 產業投資興建企業主會考慮市場大小/交通條件/人才多寡/未來發展..., : (1)請問花蓮需要什麼產業? (2)如何吸引產業投資? : 這幾年陸續都有些城市到國外或某些企業拜訪尋求在當地投資,台北/高雄桃園...皆 : 有。就像找工作,請問花蓮的履歷呢??就挑明觀光來說好了,交通是一項關鍵,試問 : 高速公路不是交通的一環?外國人不開車?那本國人總可以吧??同樣的基礎設施,人家 : 別的地方有高速公路、鐵道、停車設施等等準備充足,試問企業主(包括政府)選擇投 : 資會選誰??這些年陸續有很多科技園區設立,請問這些科技園區選址時評論比較過多 : 少條件才確定?花蓮要提出什麼有利條件去吸引產業?吸引產業落地生根不是一種口號 : ,是要行動。 花蓮產業發展受限是乃至於國際港口功能限制[非貨櫃商港] 導致一般高產值的代工產業不願進駐花蓮 這一點跟花蓮聯外交通便利與否一點都沒關係 即使有高速公路 企業廠商也[絕對不會]進駐花蓮 只要花蓮港的運輸功能一天沒改變 花蓮要吸引產業投資根本就毫無機會 既然產業無法投資花蓮 那花蓮唯一本錢就是發展觀光 對觀光而言 交通的確是一項關鍵 但不見得高速公路就是最優選項 基本上 外國遊客來花蓮玩還不至於不方便[航空 鐵路] 但是對於沒有車子的外國遊客來花蓮玩等於是斷了腳一樣 大眾運輸嚴重不足到爆 各知名景點也嚴重缺乏接駁運輸系統 這樣的條件是要怎樣向國外遊客推廣花蓮的觀光特色 如果連外國遊客的需求都做不到 那又要怎樣使更多的外國遊客有意願來花蓮觀光 至於國內遊客雖然可以透過蘇花高方便來往花蓮旅遊 [但也只能僅限於週休二日型態的觀光] 跟外國遊客一到花蓮玩起碼一個禮拜以上 所帶來的收益根本差很多 人家外國人來玩可以七天六夜住飯店 本國遊客來這裡睡一晚沾點醬油就回去 本國人民2300萬面對國外已開發國家十幾億的人口而言 哪種觀光客所創造出來的觀光產值孰大孰小應該不難分別 另外你所言的科學園區 花蓮地區不適合[地震頻繁] 也無航空物流貨運中心運送時效性高科技代工產品運到國外 種種不利的條件更是無法吸引產業落地生根 這一點是花蓮的無奈 即使你想要行動也心有餘力不足 至於科學園區選址我想閣下就別看的太認真 台灣三大科學園區除了主基地以外 其他副基地的發展不提也罷 看看中科雲林基地 竹科銅鑼基地 宜蘭基地 條件都符合選址需求 但廠商進駐的多寡這些發展情形我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5.拉斯維加斯/澳門/香港....這些大城市不管是主打遊樂/博奕/自然風景.."基礎建設" : 都是最根本的,拉斯維加斯不會因為內華達州一句我要擺脫淘金陰影蓋賭城就吸引國 : 內外資金匯入,同樣,國際遊客也不會因此就前去朝聖灑錢。 基礎建設當然是基本 但不是高速公路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先別提美國拉斯維加斯這個地方 美國國情和我國不同 路大條又寬又直停車方便 港澳兩地受限於城市用地不足 為了發展觀光 加深國外遊客旅遊意願 他們的決策並不是高快速公路一條一條的建 而是發展完善且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網絡 因為他們知道 路在怎麼建 對於地狹人稠的兩地還是無法解決交通擁塞問題 路建越多 停車位設越多 相對的車輛也會越多 相對於地狹人稠的台灣 高速公路的設置只會讓上述的影響更為嚴重 尤其花蓮地區道路網不夠密集 市區道路路幅不寬 停車位對於觀光客而言嚴重不足 實在無法承受高速公路通車所帶來的龐大車潮衝擊 : "高速公路並不會明顯促進該地觀光水準達到國際級的條件"(註1),請問根據在那兒? : 交通並不挶限為某種人而設計存在,外國人不開車,請問台灣人開車呢??如果要學就 : 要學"全套"不可以只挑"想要的"卻忽略了關鍵的東西。 那請問台灣人開車對花蓮地區觀光發展升格為國際級水準又有什麼幫助 想要讓花蓮的觀光產業達到國際級的水準 我們對於各項觀光基礎建設 不能用本國人的思維去規劃 而是要站在國外遊客的角度上去安排 當然 也不能只是忽略本國遊客不管 但是不建蘇花高速公路 本國人也還是可以搭乘其他運輸系統 高速公路不建也不會讓本國遊客無法來花蓮 還有鐵路 航空等設施 而這些系統也不是沒有辦法滿足來往花蓮觀光的旅遊運輸量 : 6.觀光業有"旺季賺錢,淡季休息",賺週休二日"一點都不可悲",這是"業界生態"。 : 觀光分"地方性觀光、國內級觀光、區域性觀光、國際級觀光"。基本上要見賢思齊上 : 到拉斯維加斯這種境界是可以被鼓勵,但某種程度請回歸現實。再者夜夜笙歌全年無 : 休人潮不斷的觀光型態也不適合花蓮。 賺週休二日的確是業界生態 可是你可知我為何講他可悲 因為一個月只有八天賺錢 其他時間都在休息 這八天所賺的錢扣掉一個月的營運成本 業主所獲得的收益實在真的不多 無法有多餘的金錢獎勵員工或是提升員工薪資 相對的對於員工薪資水平的提升也是一大阻礙 所以這就是我為什麼希望花蓮走向國際級觀光勝地 讓一年365天都有遊客 觀光產業每天都有收益 相對的這裡從事觀光業的員工薪水達到一定水準 使觀光產業就業機會達到優渥的條件 自然而然人口就有可能回流 : 7.可支配所得(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DPI) 花蓮地區可支配所得為何高於其他11縣市 這一點我很難跟你解釋的很完善 不過我舉個例證相信你應該聽的懂 可支配所得=月收入扣掉一些日常生活必須花費[水 電 瓦斯 通信 貸款 租 稅] 在花蓮從事就業的人口幾乎都是在地人口居多 雖然薪資不高 但是因為在地人的因素 幾乎都有自己擁有的住宅 要不就是家裡有房子住家裡 所以房屋貸款和房租這兩項對花蓮人的可支配所得而言影響不大 [住家裡 沒有房租 房貸等問題 相對的可支配所得可以空出來這些空間] 如果沒有房子的人怎麼辦 其實花蓮地區房地產價格普遍不高 房貸壓力也沒有外縣市這麼沉重[在北部一個月收入五萬光付房貸就付了快一半] 如果沒本錢貸款購屋者 也還是有能力買一坪僅數千元的農地蓋農舍 用到好也最多花不到一百萬台幣 所以[住的費用]在花蓮地區而言不大構成問題 水 電 瓦斯 通信 稅費這幾項是免不了的 至於車貸 有能力的人會去買車 沒有能力的人會以機車代步 [我看過有很多人住鳳林 壽豐 工作在花蓮 騎機車上下班的大有人在] 花蓮人的私人運輸生態就是這樣 所以大致算來 一些日常生活必須花費的負擔對花蓮人不會很沉重 所以這也就是花蓮人DPI會有這樣的表現原因 : 8.(恕刪~花蓮叔叔賣車實錄與感想)同樣問題,用叔叔反推花蓮消費是很詭異莫名。 你覺得詭異莫名 但事實上來講 花蓮地區汽車銷售市場就是遇到這樣的問題 要不然我怎麼會叫你去花蓮做一個月的汽車業帶來體會一下有多辛苦 : 9.論"奢侈"與否當然要看"千人持有比率","總持有輛數"論奢侈除了詭異就是奇怪。如 : 何詭異如何奇怪?中國只要汽車千人持有比率千分之1 ->總輛數1,300,000。請問汽車 : 在台灣或在中國比較算奢侈品? 那也只代表全中國也只有130萬人買車 對於廣大的13億大陸人口而言 的確很奢侈 因為13億人口中只有130萬人有能力買車 其他人只能騎腳踏車 更何況 你提的千人持有比率為何不夠客觀 你的統計資料是屬於累積的統計數據 假設一千位花蓮人中有150位[擁有車] 聽著 是[擁有] 不是[買] 而這150台車輛有多少輛是買來不到一年的新車 多少輛是五年以上的舊車更值得探討 如果完全只算一年內的車輛而言[扣除舊車部份] 相信你這千人持有率的數字會有意想不到的差異 你若要論買車對[現在花蓮人]奢不奢侈 不應該拿以前到現在的累積統計數據去評論 你應該去調查從以前到現在 每一年首次購車人口數量的差異去做比較 十年前經濟不錯 花蓮人買車的很多 但十年後的今天 那些花蓮人[是否全數]有把十年前的車輛換購新車 相信不是一個千人持有率所能觀察出來的 另外 千人持有率只會應用在該地區的私有運輸運具使用比例 好用來作為改善當地交通問題方針的參考數據 對於汽車買賣的消費意願降低是無法利用千人持有率這項數據來看出的 : 10.歡迎提出西元2006年花蓮人第一次購車"比例"來證明。 請自行去各車輛銷售據點調查統計 謝謝 就我從叔叔耳聞得知 扣掉那近百台TEANA警車採購案 NISSAN花蓮據點在2005 2006兩年的銷售數據 真的只能說慘澹經營 : 11."今天你是一個聰明的汽車SALE,你覺得選哪個地方賣車會比較有錢賺"? : 很抱歉,銷售並不是"散彈打鳥",當市場大相對銷售點競爭多,市場小相對銷售點競 : 爭小,最終仍要回歸本質去看"銷售員本身能力"。 銷售員的本身能力再好 面對大環境的不景氣以及各項衝擊 只能說事與願違 對於從未在花蓮賣過車的你 你講這種話真的是[不知種米種菜人的辛苦] 花蓮地區不乏有頂尖的汽車銷售員 但面對整個汽車銷售市場飽和導致的嚴重衰退 他們能力再好也無法創造十年前那個榮景 所以還是請閣下來花蓮賣一個月的車子吧 來體會一下這裡的汽車銷售有多難做 汽車不是日常生活消耗用品 買下來一開就是十幾年 不可能三年換一台 買一台1.8的車款動輒50多萬 和花50元去麥當勞買個速食餐點相差四個零的位數 你有能力一年12個月 一個月去一次麥當勞吃東西 但若要叫你一個月買一台新車 我想除非你是郭台銘的兒孫 否則也不會有這種能力 謎之聲:就算郭台銘的兒孫也不會做這種事 : 註1 外國人來台觀光不可以包遊覽車?還是要一廂情願的逼人家去搭鐵道呢?那麼還請換 : 算一下包遊覽車跟搭鐵道轉客運接駁的時間金錢成本跟機動性。在台北搭捷運可以 : 推廣觀光客使用大眾運輸,在花蓮要推廣大眾運輸觀光??那麼還要先請教您遊覽車 : 究竟算不算大眾運輸??再來討論~ 包遊覽車是可行的做法 但由於包團受限於觀光景點不能變更 對於想要去某些想去的景點之觀光客行動更是受限 再來 包遊覽車還有人數上限制 你人數不足的情形下沒有一台車會為你而開 這年頭自由行受到全球非常多人青睞 完全不受限旅行社的安排 想要玩多久 想要住多久自己決定 也因為自由行的風潮 住遊長宿[LONG STAY]也慢慢變成一種新潮旅遊趨勢 這樣的方式能更貼近當地人文 能更深入許多不為人知的景點 做深度旅遊 以目前花蓮的旅遊型態還欠缺這類型旅遊的基礎軟硬體設施 導致廣大的國外自由行背包客來花蓮觀光的意願無法提升 一流的觀光地區 就是每種類型觀光客的需求都能滿足 才會創造一流的觀光產值收益 至於遊覽車算不算大眾運輸 勉強算是 但是嚴格說起來他算不算[公共大眾運輸] 很抱歉他不是 因為他沒有固定班次 固定票價 固定路線 完全依照旅行社的安排 所以嚴格說起來 在學理上他只能算是[副大眾運輸業] 不能享受在台灣[大眾運輸業]的免稅費優惠和政府補助 完全自負盈虧 還有 包遊覽車旅遊 要和親朋好友包團也要時間湊出來才行 如果時間無法湊出來 是否會影響你這次的旅遊行程安排 所以結論 包遊覽車對於國外遊客是可以考量 但是要滿足每種旅遊類型的國外遊客需求的話 包遊覽車似乎還不是這麼萬能 : ps.建議回文羅列條段整理回應,不要段段插文逐段回應。 : 相關個人故事/生活經驗小品與感想也盡量用"附駐"方式於文章至底即可。 基本上你覺得那些東西是小故事 沒關係 我不介意 至少我該回答你的部分 我全都回答到 聽不聽的進去 那就是你的問題 : ※ 編輯: ji394xu3 來自: 210.201.195.224 (05/27 15:53)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44.216.39 ※ 編輯: nick0605 來自: 202.144.216.39 (05/27 20:34) ※ 編輯: nick0605 來自: 202.144.216.39 (05/27 20:35) ※ 編輯: nick0605 來自: 202.144.216.227 (05/27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