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AN-YanY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孔明得劉備三顧茅廬,後代都認為這是人才遇明主的佳例。 原本孔明遊山玩水,劉備沒先預約,當時又沒電話網路,前兩次撲了個空,只能算運氣不 好。 孔明卻被說成有「沽名釣譽」之嫌,是躲起來不見擺架子,或者肚子沒貨不敢回見劉備。 還招張飛左一句「那廝」右一句「腐儒」地罵。 其實都還是「官比民大」的階級意識作祟。認為「訪賢」其實是「屈駕」。人才似乎都應 該迫不及待抱長官大腿,才叫倫常大禮。 諸葛亮到底有無讓劉備空跑兩次,史家尚有爭議。但無論如何,劉備付出這點時間與體力 成本,投資報酬率高得驚人。 老闆求人才出山,人才只能選擇要或不要。但老闆的選擇卻多得多。 孔明一旦決定,只能說:「願效犬馬之勞。」從此君臣之義就把讀書人綁得死死死,一輩 子賣給你的「知遇」。 但,是「知遇」,還是「需求」? 孔明比較需要劉備,或者,劉備更需要孔明?難說啊。 稍早時,《三國演義》安排另位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告別劉備時仰天大笑曰:「臥龍 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諸葛亮天機妙算,可能也算到自己只能服務劉皇叔這等君主,又能如何? 孔明或許才不低姜尚,但劉備終不是周文王、武王。 在這個時間點(天時)、這個通路渠道(地利),只遇得上這樣的客戶(人和)——已經 是比較過相對最好的客戶——臥龍再大牌,也只能,「沽之哉!沽之哉!」 http://fc.ktchiu.com/wordpress/ 來源:陳樂融自選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64.247
waijr:此言差矣 劉備這位老闆過一年就跑路了 以前也常常跑路 08/25 12:18
waijr:任何人都會考慮再三的吧 08/25 12:19
Makucy:請本篇的原po「co2756」三天內補上文章來源等資,若未補上 08/25 12:49
Makucy:將刪除此文。請參看置底公告文章。 08/25 12:49
※ 編輯: co2756 來自: 220.130.164.247 (08/25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