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HENA-RING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guevara (hitophobic)》之銘言: ...我撿到一本不負責中譯本 囧 ─東京事變從「教育」發行以來,經過團員交替的「大人」,這次的作品「娛樂」是以怎 樣的主題來製作的呢? 我想,這次最大的特點在於(椎名)林檎沒有參與作曲。去年,發行了「大人」專輯,然 後經歷巡迴演唱會…在這次錄音之前,有了和林檎直接對談的機會。她說,「這次的專輯 ,想試著讓我和師匠,也就是『椎名林檎』及『龜田誠治』,退後一步」、「想要以浮雲 和伊澤他們的曲為主體來錄製」。我聽到那些話後,心想:「這樣絕對很棒!」…當然, 雖然對於林檎這樣的決定認為「這樣絕對很棒!」…不過就東京事變來說,不論是「教育 」還是「大人」,雖然當時已盡了全力,但到了下一個階段,即便是普通正常的進化程度 也會認為「好像停滯了」。為了不要有那樣的「停滯感」,也為了我們能突破它而去表現 ,從林檎不作曲這點去攻破它,我認為是非常有效的。況且,浮雲和伊澤他們都有自己寫 曲及各自有樂團活動在進行、自己也能唱。因此,聚集了這樣的團員,我認為應該展現他 們的個性。 ─原來如此。那實際作業上是怎樣進行的呢? 感覺像是各自帶著自己所寫的「自豪的歌曲」進來的感覺。然後聽取每個人的想法,沒 有說像「這樣不對吧!」這樣的話。首先就是在錄音室彈一遍,這就是東京事變的感覺, 對於每個團員的信賴感。首先是把音彈出來,然後全員試試看這樣的方式。之後就是「合 上林檎的key後,會變成怎樣感覺?」這樣不斷地嘗試和失敗交錯著。 ─看著作業的進行,伊澤和浮雲在作曲上有什麼不同嗎? 伊澤,在他心中已經擁有很完整的編排架構的感覺。就連Bass Line都有指定。「師匠, 你能彈這樣的Bass Line嗎?」,且全寫在譜面上了。像那樣的程度,在伊澤腦中有了演 奏的聲音,而我也有感受到並試著去實現它 ─您應該已經看得見在伊澤心中樂曲完成的模樣了吧? 嗯。伊澤有趣的地方在於,會一直不斷地帶著曲子過來。錄音排練時,不只列出了十幾 首的曲子,也會說「不小心又作了一首」然後帶過來。像「黑貓道」就是這樣最後才帶來 的曲子。然而,浮雲又不太一樣,該說是比較會委託到對方嗎?就像已經是存在著有架構 的樂曲,也有彈奏的表現方法。即使是帶來這樣程度的Demo到現場後,說「因為到Bridge 之前很隨性地就做了,想要從A段開始再來一次!」,曲子的構成也是在現場才做出來的 ,大家一邊彈奏,當場做出Band Sound的感覺。因此,伊澤和浮雲,在某程度上,是對照 的。 ─雖然作曲者的話是這兩個人,但是還是能感受到樂曲的根幹大部分還是由Bass Riff來 支撐。 嗯。還是因為從前作開始都是樂團一起做、也經歷了巡迴演唱,而成為真正的樂團的關 係吧…「成為樂團」這樣的話聽起來可能有點輕鬆,但身為音樂人、身為藝人,會展現出 各自的人格,對此而產生互相尊重的心態。因此,「浮雲彈奏的phrase,那樣OK。那,我 就這樣彈囉!」或者「師匠那樣彈的話,我們就這樣做吧!」像這樣的事,從音樂上的對 話就自然而然的成立,而來到現在這樣的階段。 ─原來如此。假設團員間沒有尊重,也沒辦法完成作業了吧。 沒錯。關於伊澤所構築的世界,Bass Line已經完整的寫在譜面上,我也會想要照那樣試 著彈一次。也就是,如果根據伊澤的想像描繪出Bass Line的話會變成怎樣呢?這樣的想 法。實際上,試彈之後也覺得很棒。而關於完成那樣的樂曲上,也能了解伊澤所思考的東 西。這樣的信賴關係,我認為從前作和巡迴演唱「Just can’t help it」開始就建構了 。隨著那樣的關係而開始錄音,也就很平順地進行了。 ─在前作「大人」之中,只有keyboard使用dubbing這樣有點不同於一般錄音的方式 吧。 啊~!的確有那樣做過呢。 ─這次是想要和那樣的作法有所區隔,而呈現不同的sound嗎? 可能吧。這次是全員一起演奏出來的,可能會感覺很大聲也不一定。也沒有用dubbing的 方式。因為前作有著重string和trumpet的曲子,而這次以他們兩人的樂曲為主題,也就 是不用林檎寫的曲子,因此其他外在的要素都不放,盡可能也不使用dubbing這樣的觀念 去開始。因此,可能看得見各個樂器融合的姿態吧。再加上,錄音時全員一起演奏這樣。 ─感覺各個樂器的定位很明確,且也有每一個樂器也能清楚被聽見的印象。 可能吧。那和剛才所說的信賴關係有關,且各自在音像上的定位很明快。例如就Bass Solo而言,在那之前彈奏Riff的Bass是直接進入Solo,也就是不採用著重Solo和上物 (UWAMONO,指覆蓋在鼓和Bass上的吉他或鍵盤等樂器 參照:http://0rz.tw/6b4pr)的 dubbing方式錄音。而關於浮雲的吉他基本上也是用One track的方式進行的。 ============================================================================ 這是part1,才翻到這,我就有種快要死掉的感覺 囧 有文句不通順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還有,因為我對音樂用語不是很熟悉,就直接照原意翻譯(感謝WIKI) 也歡迎大家做補充 最後感謝可樂大大幫我潤稿啦啦啦...翻到後來我都不知道自己在翻什麼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64.1 ※ 編輯: m92611041 來自: 124.8.64.1 (07/09 20:26)
smalllight :好一本中譯本!! 拍手!!!!!!!!!!!!!!!!!!! 07/09 20:39
colaa :原來還可以用潤稿一詞~ 大家給辛苦翻譯麻鼠大大個熱 07/09 20:48
colaa :烈掌聲吧!!!!!!!! 拍手!!!!!!!!!!!!!!!!!!!!!!!!!! 07/09 20:49
papilio :推!師匠、すてき >///< 07/09 22:37
roofguy :這個一定要鼓勵一下!我有翻過英文雜誌 中譯真的很累 07/09 23:20
fendismiso :真是太感謝了!!! 07/09 23:33
guevara :麻鼠真是太認真了!感動推~ 07/09 23:46
swallow225 :辛苦啦~ 07/10 00:08
SBOUO :推用心!!!!!!!!辛苦翻譯了TuT 07/10 00:30
furinchyen :よくがんばったよ~~~よしよし!!>///< 07/10 01:00
ringo43443 :推推推!! 07/10 15:08
proteus1983 :推麻鼠太認真了!!!翻譯辛苦了~ 07/10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