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HENA-RING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們不能沒有蘋果。少了蘋果的誘惑,亞當與夏娃從此絕子絕孫, 曝屍伊甸園蘋果樹下白骨森森無以為後;少了蘋果的挑逗,白雪公 主因而失去與王子的美好邂逅,只得隱逸山林與矮人同樂。蘋果是 香甜的姣好的美麗藉口,蘋果是編輯作稿的電腦噩夢,蘋果是小小 牛頓額上的大大腫包,蘋果是搖滾老爹披頭四的唱片公司;蘋果是 日本新宿人潮蜂擁間恣意揮舞武士刀的椎名林檎,更是美國紐約地 下鐵中躲在光影之外角落瑟縮的 Fiona Apple。嬌嫩欲滴的鮮紅外 皮下藏匿了如斯巨大憤怒,不狠狠啃上一口絕不能盡嘗箇中滋味。 我們愛蘋果。 東方的蘋果椎名林檎(林檎即為日文漢字中的蘋果一詞)、西方的 蘋果 Fiona Apple,雖同為女性創作歌手,但乍聽之下兩人的音樂 毫無交集、甚至是背道而馳的。椎名林檎的作品往往是炸裂爆破的 一撮搖滾火藥,歇斯底里的追求病態美學,歌舞伎町裡張牙舞爪的 女王;Fiona Apple卻是斜倚鋼琴上 Sullen Girl 舒緩的敲擊,彷 若小酒吧裡醉人的昏黃燈光下就著厚底杯裡的琥珀色彩啜起爵士女 伶的一曲憂傷。 Fiona Apple 有著深陷的眼眶及稚嫩的臉龐,外表像極了慘綠青春 的荳蔻少女,歌聲卻串出一股渾厚低沉的滄桑;椎名林檎灑落出一 種野性外放的成熟冶豔,嗓音卻又格外的童稚嬌嫩、帶有一絲絲尖 銳的嘶吼。兩人的外貌與歌聲均表現出極大的反差,而又恰好可以 解讀成彼此的倒影,相映成趣。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分別出生於1977、1978年,年齡相近的兩人也有著相仿的遭遇。同 樣在不滿二十歲之前推出首張專輯,同樣以不見容於主流唱片市場 的奇異姿態成功獲得廣大迴響,銷售成績雙雙破百萬;愛者瘋狂崇 拜視為教主、恨者摀起雙耳口吐白沫,爭議不斷、毀譽參半的名聲 也極其相似。 椎名林檎先是與有婦之夫在街上擁吻而被狗仔隊逮個正著,後則介 入樂團吉他手彌吉淳二的前一樁婚姻,懷孕後奉子成婚又閃電離婚 ,視禮教於無物的諸般行徑成為日本各家報紙津津樂道的趣談。 不僅多采多姿的私生活引起了大眾的偷窺慾望,椎名林檎百變的造 型與尖銳的歌詞也一次又一次挑釁著衛道人士的尺度。《本能》音 樂錄影帶裡,解構了色情工業對護士的性妄想,她穿上一身雪白的 護士服、舉起高跟鞋往玻璃上一踢,此舉無疑是在每個日本男性沙 文主義私處上的重重一擊。 演唱會裡,她不僅原原本本地把手術室場景搬上舞台,日後更推出 了三張一套的現場專輯《絕頂集》,仿照藥盒的包裝以作唱片設計 。加上曾寫過《公共病床》、《存依症》等充滿病院氣味的作品, 椎名林檎承襲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三島由紀夫一派殘破頹靡的病 態美學,行事風格中處處重現醫院景物。許多信奉椎名林檎的日本 年輕女性甚至會在聽過她的音樂之後過於激動,舉起小刀在自己手 臂上自殘,此現象因而被稱為「林檎中毒者」。 相較椎名林檎不受拘束的大膽外放,Fiona Apple 的音樂雖總給予 聽眾一股舒暢沉穩的想像,但仔細閱讀她的歌詞後,不難發現其中 流露出對生命的無力感與憤怒。Fiona Apple 十二歲稚齡之時就曾 遭受到歹徒的強暴,這樁不幸悲劇加上父母離異給她帶來的陰影, 促使她更加封閉自己、拒絕與外界對話。性格漸趨陰鬱的 Fiona Apple 在鋼琴上找到了宣洩的出口,每每生命的重量變得難以承受 ,她就會坐到鋼琴前面,將體內無法抑止的哀傷轉化成為黑白琴鍵 敲打出的一句句音符。 1997年 MTV 音樂獎頒獎典禮上 Fiona Apple 的一句「The world is bullshit」得獎感言惹來了公眾輿論的軒然大波。她在頒獎台 上勸導聽眾別被唱片公司的宣傳策略牽著鼻子走,該忠於自己的耳 朵、選擇所選擇的。這席談話引得同業人士一陣窮追猛打,也確立 了 Fiona Apple 憤怒女子的反叛形象。 縱使兩人的樂風大相逕庭、涇渭分明,但同樣身兼歌手/詞曲創作 /樂器演繹的多重身份,加上不約而同相互契合的主張,椎名林檎 與 Fiona Apple 彷彿是太平洋兩岸遙遙呼應的命運共同體。 ◎自作自演屋 面對自己的創作,兩人各自有不同的著眼點。Fiona Apple 坦言從 不把自己定位在歌手,對自己的歌聲並無太多自信,而是以詞曲創 作者的身份來從事音樂生涯。她從八歲開始學習鋼琴,自此就開始 不停地寫曲,演唱不過是為了替作品發聲而已。在 Fiona Apple前 後兩張專輯《Tidal》、《When the Pawn》中,多是以鋼琴與主旋 律主導樂曲的走向,其他樂器配置則補滿不足的部份。 Fiona Apple 長期合作的樂手/製作人Jon Brion 曾為許多民謠吟 唱詩人如Aimee Mann、Rufus Wainwright、Badly Drawn Boy 作嫁 。Jon Brion 擔綱彈奏Fiona Apple 作品中絕大部份樂器,除了恰 如其分地扮演襯底角色之外,更為Fiona Apple 保持了一貫靜謐沉 穩的爵士調性。 相反的,從少女時期便在樂團界打滾的椎名林檎則更加重視 Band Sound 及編曲的整體呈現。「我只有在編曲完成的狀況下才會想到 歌詞。」椎名林檎如此自述,本身能演奏吉他、貝斯、鍵盤、鼓甚 至是三味弦等多重樂器的背景使她得以在複雜的樂器編制中取得協 調。在她的歌曲中每件樂器都能夠表現出強烈的獨特性格,卻又彼 此緊緊相依、不至於各行其是。 椎名林檎曾於訪談中提及在歌曲的表現層次上,除了主旋律之外, 她最重視的便是最底層的低音(貝斯)部份。在「御起立 Status」 演唱會中,椎名林檎甚至採用了少見的三貝斯編制。或許是因為她 對Distortion Bass 的執迷,她前兩張專輯《無罪償還》、《勝訴 的新宿舞孃》中才會與她口中的「師匠」貝斯手龜田誠治長期合作 編曲。 如同 Fiona Apple 與 Jon Brion 唇齒相依的緊密關係,製作人的 角色也影響椎名林檎甚鉅。第三張專輯《加爾基 精液 栗子花》中 ,椎名林檎起用了從翻唱輯《歌手價值》開始合作的製作人森俊之 。一反龜田誠治操刀時期毫不收斂的咆哮,森俊之善於把玩鍵盤的 本領為椎名林檎注入了電氣聲響,也讓她收起了尖銳的嘶吼、多了 點平順的鋪陳,更突顯了強與弱之間的情緒反差。 受到新合作團隊的影響,《加爾基 精液 栗子花》裡大量使用了少 見的異國民族樂器,如三味弦、毛利人傳統樂器 Digerydoo、二胡 等。若說《無罪償還》、《勝訴的新宿舞孃》裡每首歌都能抽出來 獨立成一首首精彩單曲,《加爾基 精液 栗子花》則是張尋不著斧 鑿痕跡的唱片,非主、副歌循環的段落編排讓曲目層次更為複雜, 卻也連結得環環相扣,成為椎名林檎企圖心最強烈、最渾然天成也 最陰鬱自溺的一張作品。 ◎耳朵之外 影像的把玩操弄、隱而不宣的文字遊戲,椎名林檎與 Fiona Apple 也彷彿在暗中較勁。Fiona Apple 給予聽眾最深的印象反倒不是兩 張專輯中的影像,而是跨刀為《歡喜谷》原聲帶中貢獻的一曲翻唱 披頭四舊作〈Across the Universe〉。MV 中,Fiona Apple 戴著 耳機、沈醉於音樂之中,完全無視於周遭事物在暴徒球棒揮擊下四 迸碎裂,自顧自的哼唱柔和曲調。這隻MV貼切地點出了Fiona Apple 內心的自我防衛,正是出自她曾交往過的導演男友 Paul Thomas Anderson(《不羈夜》、《心靈角落》)之手,他日後更執導了 Fiona Apple 多隻 MV。 另一方面,迷戀情慾影像大師Peter Greenaway 的椎名林檎不僅曾 與日本女體攝影怪才荒木經惟合作攝影展及海報,更身兼企劃、演 員、編劇、配樂四職,打造出奇詭耽溺的短片《百色眼鏡》。片中 她飾演一名只出現在夜晚密室裡的謎樣女子,身著大紅和服、露出 雪白後頸與纖細腳踝,隔著一片薄薄木板勾引著前來調查她的偵探 ,透過小孔的看與被看,玩弄觀眾的窺視慾望。 玩起文字功力,椎名林檎亦是不遑多讓。《加爾基 精液 栗子花》 這般大剌剌的取名,其背後原因竟是因為三者聞起來的味道十分類 似(加爾基是日文中的漂白水)。前兩張專輯《無罪償還》、《勝 訴的新宿舞孃》日文原名各是「無罪 Moratorium」及「勝訴 Strip」 ,唸法縮寫即為 MM 與 SS;她更在專輯內頁中自稱「椎名 Sadist (虐待狂)林檎姬」和「椎名 Masochist(被虐狂)林檎小娘」。 往往在視覺上呈現出 SM 美學的椎名林檎,其中含義自然不言而喻。 偏好在歌詞中大量使用漢字及古語的椎名林檎,更藉由曲目安排及 曲名設計玩起文字積木的堆砌。《勝訴的新宿舞孃》、《加爾基 精液 栗子花》的曲目總數均為奇數,以最中心同時也是專輯最重 心的樂曲〈罪與罰〉、〈莖〉為原點,呈同心圓的方式往外擴散, 每兩首歌為一組、曲名互相對比。 〈依存症〉對〈虛言症〉、〈宗教〉對〈葬列〉,歌曲名稱字數 相同不說,漢字對漢字、平假名對平假名、片假名對片假名,曲 名一一對照得工整無比;她藉此構築了一個毫無半分歪斜、左右 對稱的虛幻世界。兩張專輯的錄音時間也恰好編排為55分55秒及 44分44秒,數字4在日語中諧音為「死」,貫穿《加爾基 精液 栗子花》整張專輯的主題「輪迴」。 相對的,一反商業唱片的宣傳操縱策略,Fiona Apple 第二張作 品《When the Pawn》的專輯全名其實是首近百字的英文詩作,大 膽挑戰聽眾的腦細胞容量與接受度。 ◎新宿以東 紐約以西 椎名林檎唇間輕吐的歌聲彷彿在夜晚裡的霓虹招牌下盪開一波波 煙圈,瀰漫、炸裂,轉瞬間消失了無痕。總讓人聯想起小說家馳 星周筆下的新宿,硬作堅強實則寂寞的一張張不見天日的蒼白臉 孔,巡邏車急促馳走、警笛聲尖銳劃破夜空的街道上,拉高衣領 面無表情地走過。不知道明天睜開雙眼時該往哪個方向行走,或 許是山手線上再捏扁一只空腹的煙盒,等待下一班的空盪盪電車 。車廂喀噠喀噠地穩定律動,今日依然尋不著一片棲身之所。 (罪與罰) 過著與年終獎金無緣的日子,總是這樣破破爛爛地生活,雙手緊 緊勒住身邊唯一能攫取的僅有的溫暖,彼此依存。打火機焚燒氣 味與奶油香氣交雜的狹小空間裡她雙眸發亮,深呼吸、閉氣潛入 浴缸深處,血花璀璨綻放。 「殺了我吧。」椎名林檎這麼邀請著。(浴缸) 聽呀,歡樂街的喧嘩正呼喚。往街道彼端看不見盡頭的深處走去 ,吞沒在歌舞伎町的繁華之中,成為統御這座不夜城的女王。 (歌舞伎町的女王) 比起椎名林檎,Fiona Apple 筆下少見對場景、氛圍的描述,多 是詩一般的呢喃、赤裸裸的內心自白;但歌曲中的影像依舊牢牢 存在。可以想見荒涼靜默的公路旁停著一輛沒有熄火的破舊汽車 ,怒吼的引擎聲不時從一旁呼嘯而過、搖曳著車燈,卻蓋不過路 肩上一對男女的爭執聲音。男子大力推開女子,女子臉龐上劃開 兩道漆黑的淚痕,淚痕滑過像無聲的雨。 「你試圖讓我反胃/你想要舔舐我的傷口/不是嗎?寶貝你餵飽 我體內的野獸/你揮舞那面紅旗/你刺激它瘋狂奔跑/再站在界 線之外/揮手並微笑著/你愛撫我的扳機/再來責怪我的手槍/ 每當我想到這裡/我的手指便握成了拳頭。」Fiona Apple 在 〈Limp〉裡如此唱道。 從新宿淋著雨躲到紐約的一片屋簷,手中的樂器從轟隆的貝斯換 成悅耳鋼琴,從一種躁鬱逃亡到另一種壓抑,羅列於眼前的街道 仍是不變的面目猙獰。初為人母的椎名林檎開始想望輪迴,另一 端緊縛於童年夢魘的 Fiona Apple則渴求重生;蘋果還是一樣的 蘋果。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定時服用蘋果 有益身心健康、宣洩憤怒情緒。 -- Ψ Singing is Believing Ψ Φ 夏宇:因為海灘總是好的並且什麼音樂都可以跳舞都可以推翻政府。 Φ Ω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quiff/ 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78.90
roofguy:好棒的文章 從裡到外徹底解剖 61.223.29.9 10/02
ciplu:推!~~~~~~ 140.135.28.79 10/02
dyetsukiy:哇 好棒喔! 220.139.87.194 10/02
blueorion:寫得太棒了!!!!!!! 140.119.191.147 10/02
dyetsukiy:新聞台也很棒 正仔細觀賞中... 220.139.87.194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