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W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各位專業的社工師好! 我是心理碩班生,冒昧打擾了,有一個問題想請教。 我們目前有一個研究計畫, 是想比較 高風險家庭中的父母 和 兒童虐待施虐者 間的差異, 我們設想高風險家庭和施虐家庭在社會背景上有很多相似處, 例如:經濟壓力、婚姻衝突、孤立無援等等, 但高風險家庭中的父母之所以未有虐待孩子的行為出現, 可能是因為他們具有某些與施虐父母不同的特質, 而這些特質可以成為讓兒童免於受害的保護因子。 但礙於我們並非專業的實務工作者,不論我們再怎麼收集書面文獻資料, 感覺都很不務實,所以才想來這邊打擾請教, 希望請有這方面實務經驗的社工師有空的話, 可以簡要分享一下你們認為兩者間是否真的有什麼差別? 例如:與社工師的配合度、親子互動、對孩子的看法,以及面對問題的態度等等. 或是任何指教、感想都可以! 我們真的很需要一些實際的工作經驗來幫助我們做出有用的研究.. 謝謝! 如果有任何打擾、冒昧之處,還請見諒。 感激不盡 ^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76.146
Yvonne70:"高風險家庭"有把"虐童家庭"排除嗎? 06/11 21:08
lighthearted:這兩個的層次似乎不好拿來比較喔.. 06/11 22:45
lighthearted:一個是以特性分的,一個是以行為分的 06/11 22:46
lighthearted:而且高風險家庭也是有可能成為施虐家庭..是未來式.. 06/11 22:51
> -------------------------------------------------------------------------- < 作者: aweasel (瘋狂的豬) 看板: SW_Job 標題: Re: [問題] 高風險家庭和施虐家庭的差異 時間: Thu Jun 11 23:54:02 2009 兒童虐待在實務中都被稱乎為兒少保案件 至於高風險家庭和兒少保案件的區分~~ 高風險家庭的範圍很大,舉凡單親、隔代教養、父母失業、負債...等 可以上網找一下高風險家庭通報表評估表,你大概就可以知道有哪些評估點 至於兒少保案件,是指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裡規定的案件, 目前多數主力在處理的是指第30條規定的項目 所以高風險家庭可以稱為二級預防、兒少保案件是三級預防、一級預防是指宣導活動 所以高風險家庭當然包含兒少保護的家庭,然而會有高風險家庭這個方案存在 目的就是以補充、增權家庭的功能,避免發生兒童虐待案件 換句話說,高風險家庭的工作比較是屬於經濟扶助和資源媒和的福利輸送型個案 而兒少保個案是屬於保護類型的個案 高風險家庭沒有法源依據,所以通常是以關懷的角度去介入,所以可能會被案家拒絕 而兒少保護案件則有明文規定一些保護、強制處理的流程,所以公權力得已進入家庭 至於你所說的工作模式並不是高風險家庭和兒少保護個案的分類項目 而且現在的個案模式都是以「家庭為工作中心」來發展 建議你可以先查一下相關法律的規定,和高風險家庭的實施計畫、資料等 兒童局都有,一些縣市政府的網站也都會有說明 ※ 引述《iyawadmaya (哎呀我的媽呀)》之銘言: : 各位專業的社工師好! 我是心理碩班生,冒昧打擾了,有一個問題想請教。 : 我們目前有一個研究計畫, : 是想比較 高風險家庭中的父母 和 兒童虐待施虐者 間的差異, : 我們設想高風險家庭和施虐家庭在社會背景上有很多相似處, : 例如:經濟壓力、婚姻衝突、孤立無援等等, : 但高風險家庭中的父母之所以未有虐待孩子的行為出現, : 可能是因為他們具有某些與施虐父母不同的特質, : 而這些特質可以成為讓兒童免於受害的保護因子。 : 但礙於我們並非專業的實務工作者,不論我們再怎麼收集書面文獻資料, : 感覺都很不務實,所以才想來這邊打擾請教, : 希望請有這方面實務經驗的社工師有空的話, : 可以簡要分享一下你們認為兩者間是否真的有什麼差別? : 例如:與社工師的配合度、親子互動、對孩子的看法,以及面對問題的態度等等. : 或是任何指教、感想都可以! : 我們真的很需要一些實際的工作經驗來幫助我們做出有用的研究.. : 謝謝! 如果有任何打擾、冒昧之處,還請見諒。 感激不盡 ^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140.204
wwjd325:原po解釋得很清楚~ 06/12 13:08
lighthearted:我想說的是高風險家庭包含施虐家庭在內,如果要比較 06/12 14:09
lighthearted:的話,應該是說高風險家庭內有施虐和沒有施虐家庭的 06/12 14:09
lighthearted:父母的特質比較? 06/12 14:10
lighthearted:但是施虐家庭不一定是高風險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家庭 06/12 14:12
lighthearted:也有可能發生施虐。 06/12 14:13
lighthearted:而如果高社經地位家庭發生施虐事件,可能會被列入兒 06/12 14:15
lighthearted:少保護,成為高風險家庭?(哇..我越想越複雜了..) 06/12 14:16
lighthearted:先去加強了解一下再來回文好了= =" 06/12 14:17
kilen520:基本上施虐家庭就會變成高風險 你回文中的第二句假設可行 06/13 08:47
kilen520:高風險的評估面向很多元 不單只就社經地位 所謂的高風險 06/13 08:48
kilen520:就是要社福體系特別關注的意思 06/13 08:49
kilen520:這你問題的保護因子蠻多的 像認知 支持系統 都會是.. 06/13 08:51
> -------------------------------------------------------------------------- < 作者: iyawadmaya (哎呀我的媽呀) 站內: SW_Job 標題: Re: [問題] 高風險家庭和施虐家庭的差異 時間: Sat Jun 13 12:59:33 2009 非常感謝大家的熱心回覆,看過大家的意見後,真的獲益良多! 其實當初會想要比較這兩種團體時, 我們也認知到,施虐家庭應該包含在高風險家庭之下, 因此我們研究的目的,有點像是要在現行的評估方法上, 在多找出一些特質或指標, 以更有效的區分出高風險家庭中會虐兒的家庭和不會虐兒的家庭。 如同lighthearted 所說的,高風險家庭未來也有施虐的可能, 如果我們去比較這兩種案家,發現他們在某些特質上有顯著的差異, 那麼以後再接獲高風險家庭的通報時,即便未有施虐的事實, 但如果此案家的這些特質與施虐家庭相近,則可以投注較多的關注在這些家庭之中, 或者去增強這些特質,讓他們未來會施虐的可能性降低(很理想世界的研究目的……..) 我也已經讀過高風險實施計畫和評估表以及兒少保護工作指南、通報流程等等相 關的資料,也有請教過專做高風險的社工所教授, 覺得廣泛性來看兩者之間的背景實在只有有施虐和沒施虐的差別。 (還是說未施虐的家庭面對的問題較不嚴重,施虐家庭面對的問題較嚴重?) 但是過去似乎比較少人從案家父母的人格特質上去比較, 訪問過家暴中心的人之後,也建議或許是因為高風險家庭中的父母有些正向的人格特質 (例如:對孩子有比較高的同理心、抗壓性強等等)才能使他們不傷害孩子。 但是又找不出任何跡象可以推論未施虐的父母看似有這些正向特質, 這是目前我們遇到最大的問題.. 或許只能將他們分為施虐前和施虐後、或是壓力長期累積的爆發前和爆發後 之類的.. 真的非常感謝大加的熱心幫助, 希望大家可以繼續指證我們對實務工作狀況的不正確的想法, 或是給我們任何意見.. 因為大家的意見都很用,因此再次打擾了,不好意思啊~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37.157
AKEN45:提醒原PO這個研究如果只看家庭父母的"人格特質",那很狹隘 06/13 14:59
AKEN45:請把整個研究問題放到環境脈絡中檢視,虐童只是一個"表現" 06/13 15:00
AKEN45:背後隱藏很多個人、家庭、社會的意義,太聚焦於個人,歸因 06/13 15:02
AKEN45:個人特質,有失偏頗,而這可能也是心理和社工切入角度的差 06/13 15:02
AKEN45:異,也許研究計畫可以找社工界的老師當協同,擴大視野 06/13 15:03
AKEN45:以上提供你參考!!! 06/13 15:03
Yvonne70:說真的 我覺得此研究做下去 有"污名化高風險家庭"的潛在 06/13 17:22
Yvonne70:危險 因為已經在根本上預設:高風險家庭兒虐機率高 但事實 06/13 17:23
Yvonne70:上是這樣嗎? 回到家暴最原始的觀念來看 刻意要類型化施暴 06/13 17:24
Yvonne70:者的研究或做法 其實都已經陷入家暴迷思中 06/13 17:25
Yvonne70:若真的要達成你們的研究目的 其實只要歸納兒虐家庭的特質 06/13 17:28
Yvonne70:(不光是父母人格特質 包含樓上A板友說的社會脈絡等) 06/13 17:29
Yvonne70:未來在面對高風險家庭處遇時 比較案家特質與過去歸納的兒 06/13 17:29
Yvonne70:虐家庭特質 若有類似特質時 提前進行預防工作即可 06/13 17:30
Yvonne70:我目前是看不出 有必要在 高風險家庭中又去區分會兒虐和 06/13 17:31
Yvonne70:不會兒虐的家庭...(以上個人想法 歡迎指教討論) 06/13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