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al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ichelChu (瞿)》之銘言: : 其實大家之所以紛紛加入討論,主要在於根據你的描述內容,貴公司經營性質和 : 一般所稱的private equity實在相當不同。如果你換個名稱,應該就不會引起那 : 麼多反應了。 看到這串討論,我想講一下我對私募基金的一些認識,和好玩的事情, 可能和T大所加入的private equity不同,不過我不想引戰,只是說一說罷了。 在第二篇文章中,作者說到私募基金在台灣剛起步,一切篳路藍縷, 其實這說法不是很對,據我所知,台灣很多大型法人買賣所謂PE fund已久, 買賣歷史不晚於其他國家,一些我認識的PE業者,募款時是找尋自己熟識的人脈, 一次就下個好幾億,例如前財政部政次楊子江退休後,自己搞了個私募基金, 弄了十億來做,和他在開發金控期間不和的胡定吾也募基金募了三、四年了, 所謂「台灣剛起步的說法」,似乎有點貶低台灣人的財務能力, 我也知道有些大老闆把錢匯去香港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也有好多年了, 而台灣首富蔡萬霖家族早就是Carlyle的往來對象。 而在第三篇文章中,作者強調從設立組織、資金運作、法理角度, 該公司都是私募基金公司,不過我還是不清楚為什麼這公司可稱為PE fund co, 其實在投資圈裡,PE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的獲利模式,專門尋找本益比低的資產買進, 以各種方式將本益比提高後,以30%左右複利報酬率脫手, 例如買新公司(類似創投)、買NPL(類似資產處理公司)、買房地產等, 我所認識的PE fund manager大概都壓在一個案子上等好幾年, 例如Carlyle的Greg,在台灣寬頻搞了七年才轉手, 他們的壓力沒有hedge fund大,不過一個案子結算, 報酬率過不了20%你就得開始找新工作。 這個獲利方法,在我看來,真是對避險基金最大的反動了, 避險基金運用利差趨近的理論,找尋些微利差所在, 投資大量資金衝高整體所得,完全是數理人才之最愛, 但私募基金完全放棄這種理論,從公司經營面上著手尋求利差, 跟作者第一篇所宣稱的「避險基金是私募基金的一種」完全不同, 這不用財經碩士背景,只要偶爾看看財經刊物也都會明瞭的唷。 從這前三篇文看來,我看不出來作者舉出什麼東西,表達這公司真是PE fund, 我認識的一個前輩,和中國前政協主席之子,以及中海油前任執行長搞了一個fund, 開門見山就說,他們有哪些案子可搞,分成幾期,你可以參加哪一期等等, 那些案子就是什麼收購案、上市案、供應鍊公司入股案等, 募資是要這樣說,才能募,一個號稱PE fund卻聽不到實質內容的, 我還沒聽過的唷。 最後,作者在第五篇文中,表達應該打破PE高門檻的理想, 其實如果散戶都能投PE當然很好啦, 我也知道台灣有一些投信公司積極往PE方向經營的,也想要壓低門檻, 不過他們所在做的,主要是向中大型法人前進, 因為真正的PE募資是往私人銀行方向走,PE公司找一些私人銀行一起,就能搞錢。 我認為私募資金朝散戶前進並沒有什麼意義, 就我觀察這些從業人員,我覺得他們只作大戶是有些原因的, 因為他們靠著和這些企業大老闆、政府高層官員往來募資, 也能順便探聽企業環境消息,打聽什麼案子可做, 而這些大老闆、高官由於自己投資有共生關係, 也確實會熱心分享企業資訊、介紹人脈, 甚至在關鍵時刻出手大力幫忙等。 總之這群投資人和私募基金間形成一個很大的訊息、人際網絡, 可說是資本主義的某種變態極致表現。 至於幫散戶賺錢?我只問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作對我的好處是什麼? 同樣一份時間,我花在大戶身上,可以聽更多消息、認識更多有用的人、搞更多錢, 去找散戶只會消耗我的時間、升高我的募資成本, 到底我有什麼動力去做這件事情呢? 嗯嗯,我不想否定誰,很開心作自己有信心的事情也是不錯的事, 只是我想講一講我自己和這些PE fund接觸的情形,有些事情還滿有趣的, 下次有空再來PO好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55.158
NewGuys:好文章 好到不行 61.230.106.41 04/24 04:04
oukeheo:大推! 59.112.85.93 04/24 05:00
incautious:這篇才真的要大推~~~123.192.220.246 04/24 07:14
idontknow:中肯!專業!大推! 59.116.175.49 04/24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