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angokumuso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53回:南郡戰後的凌統負責守備漢陽郡。 卻說周瑜自回柴桑養病,令甘寧守巴陵郡,令凌統守漢陽郡,二處分佈戰船, 聽候調遣。 第56回:直到周瑜病死前,凌統在周瑜麾下負責後備隊工作,並未上前線 卻說魯肅回見周瑜,說玄德、孔明歡喜一節,准備出城勞軍。周瑜大笑曰:「 原來今番也中了吾計!」便教魯肅稟報吳侯,並遣程普引軍接應。周瑜此時箭瘡已 漸平愈,身軀無事,使甘寧為先鋒,自與徐盛、丁奉為第二,凌統、呂蒙為後隊, 水陸大兵五萬,望荊州而來。 第67回:凌統的英勇救援~逍遙津大戰 周瑜死後,凌統大致上是擔任地方鎮守的大將,合肥戰前待在餘杭老家。 張昭曰:「此是劉備恐曹操取西川,故為此謀。雖然如此,可因操在漢中。乘勢 取合淝,亦是上計。」權從之,發付伊籍回蜀去訖,便議起兵攻操:令魯肅收取 長沙、江夏、桂陽三郡,屯兵於陸口,取呂蒙、甘寧回;又去余杭取凌統回。 而當凌統在合肥與孫權會合時,亦與甘寧再一次爆發衝突: 孫權入皖城,凌統亦引軍到。權慰勞畢,大犒三軍,重賞呂蒙,甘寧諸將,設 宴慶功。呂蒙遜甘寧上坐,盛稱其功勞。酒至半酣,凌統想起甘寧殺父之仇,又見 呂蒙誇美之,心中大怒,瞪目直視良久,忽拔左右所佩之劍,立於筵上曰:「筵前 無樂,看吾舞劍。」甘寧知其意,推開果桌起身,兩手取兩枝戟挾定,縱步出曰: 「看我筵前使戟。」呂蒙見二人各無好意,便一手挽牌,一手提刀,立於其中曰: 「二公雖能,皆不如我巧也。」說罷,舞起刀牌,將二人分於兩下。早有人報知孫 權。權慌跨馬,直至筵前。眾見權至,方各放下軍器。權曰:「吾常言二人休念舊 仇,今日又何如此?」凌統哭拜於地。孫權再三勸止。至次日,起兵進取合淝,三 軍盡發。 逍遙津大戰,凌統奮死護主! 張遼為失了皖城,回到合淝,心中愁悶。忽曹操差薛悌送木匣一個,上有操封 ,傍書云:「賊來乃發。」是日報說孫權自引十萬大軍,來攻合淝。張遼便開匣觀 之。內書云:「若孫權至,張、李二將軍出戰,樂將軍守城。」張遼將教帖與李典 、樂進觀之。樂進曰:「將軍之意若何?」張遼曰:「主公遠征在外,吳兵以為破 我必矣。今可發兵出迎,奮力與戰,折其鋒銳,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李典素 與張遼不睦,聞遼此言,默然不答。樂進見李典不語,便道:「賊眾我寡,難以迎 敵,不如堅守。」張遼曰:「公等皆是私意,不顧公事。吾今自出迎敵,決一死戰 。」便教左右備馬。李典慨然而起曰:「將軍如此,典豈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願 聽指揮。」張遼大喜曰:「既曼成肯相助,來日引一軍於逍遙津北埋伏:待吳兵殺 過來,可先斷小師橋,吾與樂文謙擊之。」李典領命,自去點軍埋伏。   卻說孫權令呂蒙、甘寧為前隊,自與凌統居中,其余諸將陸續進發,望合淝殺 來。呂蒙、甘寧前隊兵進,正與樂進相迎。甘寧出馬與樂進交鋒,戰不數合,樂進 詐敗而走。甘寧招呼呂蒙一齊引軍趕去。孫權在第二隊,聽得前軍得勝,催兵行至 逍遙津北,忽聞連珠炮響,左邊張遼一軍殺來,右邊李典一軍殺來。孫權大驚,急 令人喚呂蒙、甘寧回救時,張遼兵已到。凌統手下,止有三百余騎,當不得曹軍勢 如山倒。凌統大呼曰:「主公何不速渡小師橋!」言未畢,張遼引二千餘騎,當先 殺至。凌統翻身死戰。孫權縱馬上橋,橋南已折丈餘,並無一片板。孫權驚得手足 無措。牙將谷利大呼曰:「主公可約馬退後,再放馬向前,跳過橋去。」孫權收回 馬來有三丈餘遠,然後縱轡加鞭,那馬一跳飛過橋南。後人有詩曰:「的盧當日跳 檀溪,又見吳侯敗合淝。退後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   孫權跳過橋南,徐盛、董襲駕舟相迎。凌統、谷利抵住張遼。甘寧、呂蒙引軍 回救,卻被樂進從後追來,李典又截住廝殺,吳兵折了大半。凌統所領三百余人, 盡被殺死。統身中數槍,殺到橋邊,橋已折斷,繞河而逃。孫權在舟中望見,急令 董襲棹舟接之,乃得渡回。呂蒙、甘寧皆死命逃過河南。這一陣殺得江南人人害怕 ;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眾將保護孫權回營。權乃重賞凌統、谷利,收軍 回濡須,整頓船隻,商議水陸並進;一面差人回江南,再起人馬來助戰。 按:偉哉!凌統!凌統當時是擔任近似於孫權衛隊的角色,大約相當於趙雲與劉備 之間的關係。 能擋住張遼這合肥殺人魔,身中數槍猶再死戰,也是一名硬漢啊! 不負其父凌操在火鳳的威名!XD 第68回:曹操與孫權在合肥的決戰,凌統擔任先鋒軍,但明顯被甘寧老師比下去 XD 卻說孫權在濡須口收拾軍馬,忽報曹操自漢中領兵四十萬前來救合淝。孫權與 謀士計議,先撥董襲、徐盛二人領五十隻大船,在濡須口埋伏;令陳武帶領人馬, 往來江岸巡哨。張昭曰:「今曹操遠來,必須先挫其銳氣。」權乃問帳下曰:「曹 操遠來,誰敢當先破敵,以挫其銳氣?」凌統出曰:「某願往。」權曰:「帶多少 軍去?」統曰:「三千人足矣。」甘寧曰:「只須百騎,便可破敵,何必三千!」 凌統大怒。兩個就在孫權面前爭競起來。權曰:「曹軍勢大,不可輕敵。」乃命凌 統帶三千軍出濡須口去哨探,遇曹兵,便與交戰。凌統領命,引著三千人馬,離濡 須塢。塵頭起處,曹兵早到。先鋒張遼與凌統交鋒,斗五十合,不分勝敗。孫權恐 凌統有失,令呂蒙接應回營。   甘寧見凌統回,即告權曰:「寧今夜只帶一百人馬去劫曹營;若折了一人一騎 ,也不算功。」孫權壯之,乃調撥帳下一百精銳馬兵付寧;又以酒五十瓶,羊肉五 十斤,賞賜軍士。甘寧回到營中,教一百人皆列坐,先將銀碗斟酒,自吃兩碗,乃 語百人曰:「今夜奉命劫寨,請諸公各滿飲一觴,努力向前。」眾人聞言,面面相 覷。甘寧見眾人有難色,乃拔劍在手,怒叱曰:「我為上將,且不惜命;汝等何得 遲疑!」眾人見甘寧作色,皆起拜曰:「願效死力。」甘寧將酒肉與百人共飲食盡 ,約至二更時候取白鵝翎一百根,插於盔上為號;都披甲上馬,飛奔曹操寨邊,拔 開鹿角,大喊一聲,殺入寨中,逕奔中軍來殺曹操。原來中軍人馬,以車仗伏路穿 連,圍得鐵桶相似,不能得進。甘寧只將百騎,左衝右突。曹兵驚慌,正不知敵兵 多少,自相擾亂。那甘寧百騎,在營內縱橫馳驟,逢著便殺。各營鼓噪,舉火如星 ,喊聲大震。甘寧從寨之南門殺出,無人敢當。孫權令周泰引一枝兵來接應。甘寧 將百騎回到濡須。操兵恐有埋伏,不敢追襲。後人有詩贊曰:「鼙鼓聲喧震地來, 吳師到處鬼神哀!百翎直貫曹家寨,盡說甘寧虎將才。」甘寧引百騎到寨,不折一 人一騎;至營門,令百人皆擊鼓吹笛,口稱「萬歲」,歡聲大震。孫權自來迎接。 甘寧下馬拜伏。權扶起,攜寧手曰:「將軍此去,足使老賊驚駭。非孤相捨,正欲 觀卿膽耳!」即賜絹千匹,利刀百口。寧拜受訖,遂分賞百人。權語諸將曰:「孟 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以相敵也。」   次日,張遼引兵搦戰。凌統見甘寧有功,奮然曰:「統願敵張遼。」權許之。 統遂領兵五千,離濡須。權自引甘寧臨陣觀戰。對陣圓處,張遼出馬,左有李典, 右有樂進。凌統縱馬提刀,出至陣前。張遼使樂進出迎。兩個鬥到五十合,未分勝 敗。曹操聞知,親自策馬到門旗下來看,見二將酣鬥,乃令曹休暗放冷箭。曹休便 閃在張遼背後,開弓一箭,正中凌統坐下馬,那馬直立起來,把凌統掀翻在地。樂 進連忙持槍來刺。槍還未到,只聽得弓弦響處,一箭射中樂進面門,翻身落馬。兩 軍齊出,各救一將回營,鳴金罷戰。凌統回寨中拜謝孫權。權曰:「放箭救你者, 甘寧也。」凌統乃頓首拜寧曰:「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與甘寧結為生死之交 ,再不為惡。 按:能與張遼戰個不分高下,凌統也算是個人物! 只是凌統在演義中沒有蜀國五虎將、魏國五大將耀眼的單挑戰績 不過能在三國時代與魏國強者交鋒而存活,絕對不是一個不濟的武將! 因此直到四代才粉墨登場擺脫大眾臉。 他與甘寧之間的關係也算是有個HappyEnding! 第82回:凌統在夷陵之戰時仍有參戰,擔任後備隊。 卻說孫桓令人求救於吳王,吳王大驚,即召文武商議曰:「今孫桓受困於彝陵 ,朱然大敗於江中,蜀兵勢大,如之奈何?」張昭奏曰:「今諸將雖多物故,然尚 有十餘人,何慮於劉備?可命韓當為正將,周泰為副將,潘璋為先鋒,凌統為合後 ,甘寧為救應,起兵十萬拒之。」權依所奏,即命諸將速行。此時甘寧已患痢疾, 帶病從征。 第83回:夷陵前參與圍攻黃忠之役 次日,潘璋又來搦戰。黃忠奮然上馬。興、苞二人要助戰,忠不從;吳班要助 戰,忠亦不從;只自引五千軍出迎。戰不數合,璋拖刀便走。忠縱馬追之,厲聲大 叫曰:「賊將休走!吾今為關公報仇!」追至三十餘里,四面喊聲大震,伏兵齊出 :右邊周泰,左邊韓當,前有潘璋,後有凌統,把黃忠困在垓心。忽然狂風大起, 忠急退時,山坡上馬忠引一軍出,一箭射中黃忠肩窩,險些兒落馬。吳兵見忠中箭 ,一齊來攻,忽後面喊聲大起,兩路軍殺來,吳兵潰散,救出黃忠,乃關興、張苞 也。二小將保送黃忠徑到御前營中。忠年老血衰,箭瘡痛裂,病甚沉重。先主御駕 自來看視,撫其背曰:「令老將軍中傷,朕之過也!」忠曰:「臣乃一武夫耳,幸 遇陛下。臣今年七十有五,壽亦足矣。望陛下善保龍體,以圖中原!」言訖,不省 人事。是夜殞於御營。後人有詩歎曰:「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鎖甲, 雙挽鐵胎弓。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第84回:夷陵戰前被陸遜拒絕不用 卻說陸遜見蜀兵懈怠,不復提防,升帳聚大小將士聽令曰:「吾自受命以來, 未嘗出戰。今觀蜀兵,足知動靜,故欲先取江南岸一營。誰敢去取?」言未畢,韓 當、周泰、凌統等應聲而出曰:「某等願往。」遜教皆退不用,獨喚階下末將淳於 丹曰:「吾與汝五千軍,去取江南第四營:蜀將傅彤所守。今晚就要成功。吾自提 兵接應。」淳於丹引兵去了,又喚徐盛、丁奉曰:「汝等各領兵三千,屯於寨外五 裡,如淳於丹敗回,有兵趕來,當出救之,卻不可追去。」二將自引軍去了。 按:夷陵之戰後,演義中就沒有有關於凌統的記載了 可能是退居第二線,也可能是被陸遜冰凍起來了 XD 還是孫權另有大用?需要他鎮守地方?! 若要補遺,看三國志的記載或許可以得知一二。 凌統的生年演義與三國志的記載相當符合 建安八年(203)時凌統15歲, 赤壁之戰(208)時20歲可說是光輝正盛的年代, 南郡、合肥(215)也還不到30,正值盛年 夷陵(220)時也不過剛過30,正值顛峰時代, 從演義的描述,大概會以為他被陸遜冰凍了吧?! 三國志中對凌統的性格等描述有更詳細的解說 他的個性事實上比甘寧更加像流氓、快意恩仇 XD 根據三國志的描述,凌統得年49,也就是病死於237年 也算是活到相當後期的吳將。 而三國志對他的描述又將多精彩呢? (待續) -- 郭昂:我要去找人中呂布單挑,流星錘打到給他叫不敢! 司馬懿:我要去再爬一次我家那座"山",直接攻"山"頭攻到看日出! 小孟:江東那位箭術高強的甘寧老師,我一定要用箭把他的LP也射下來…… 燎原火:若不是我家那頭母老虎不肯,我還真想納江東那兩個俏寡婦做妾…… 孫淑:恁這個年紀的查甫人,怎麼都只剩一支嘴(司馬懿:噗~!),說得到做不到.... 查甫人千萬不通剩一支嘴,鳳頭牌愛福好讓你說得到做得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6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