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odagre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民周刊 64 | 文化 | By 何映宇 2009-07-20 小眾歌手的春天 小眾歌手正在迅速上位,2009年,是他們的春天,潛伏多年之後,他們終於 迎來了自己的驚蟄。 2009年6月,第20屆台灣金曲獎,陳珊妮擊敗如日中天的蔡依林榮登歌后寶座。 那一晚,是小眾歌手的勝利日。周杰倫的缺席讓更多的新人有了撐場面的機 會。慵懶而感性的王若琳宛若夏日裡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靜靜地端坐在微 風漣漪的池塘中……讓聽慣了舞曲和苦情歌的聽衆耳朵一亮,那是怎樣的一 種聲音?英文Jazz,一把吉他,風一樣的女子。 雖然後來她為自己的狂言“當流行歌手很丟臉”做了委婉的解釋,但是那何 嘗不是小眾歌手的心聲:小眾歌手就是要和“流行”(Pop)歌手劃清界限! 走音王,記憶力又超差,忘詞趕上周華健,打扮上更是不走尋常路。金曲獎 上的紅人盧廣仲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時候絕對是個異類,蘑菇頭、粗邊大眼 鏡、T恤、短褲和長襪,被認為是標準電車男模樣,和當年四大天王或者四個 華髮美男F4的標致五官真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可是,王若琳有多紅,盧廣仲 就有多紅!出了三張單曲唱片就能開巡迴演唱會,還有一線大牌歌手陳奕迅 的邀歌讚賞。 小眾歌手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即將在上海開演唱會的女爵楊乃文、在上 海不得不加演一場的陳綺貞、清新淡雅的張懸以及“縱貫線”的假想敵“蘇 打綠”……一切都表明:小眾歌手正在迅速上位,2009年,是他們的春天,潛 伏多年之後,他們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驚蟄。 陳珊妮的花樣年華 陳珊妮何許人也? 如果你聽過《花樣年華》的主題曲,你就會恍然大悟:是她嗎? 沒錯,就是陳珊妮寫的《花樣年華》!但是,是不是因為陳珊妮太低調,《 花樣年華》之後,旗袍、王家衛的墨鏡、梁朝偉的眼神、張曼玉的背影連同 《花樣年華》的音樂統統大熱之後,陳珊妮這個名字還是小衆中的最愛。 2008 年,她推出了自己的全新大碟《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新世紀的唱 遊,她就是浮靡音樂中的絕妙音符。距離他1994年的第一張唱片《華盛頓砍 倒櫻桃樹》已經14年了,還是那樣另類,一點也沒有被磨平棱角,就像《如 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宣傳照片上,妖嬈的粉紅色假髮,吐著煙圈,眼神冷 艷,給人一種只可遠觀的距離感。在一個後艷照門時代的娛樂圈,冰清玉潔 沒有緋聞,永遠做自己愛做的音樂,簡直就是一種神跡。 她的音樂也是如此。音樂佔據了她幾乎全部的生命,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興 趣,她說:“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做別的事,所以自然就能夠一直堅持下去。 失望沮喪時就失望沮喪。我沒想過失望沮喪的時候要變得特別高興。我通常 就是面對自己的情緒,覺得失望沮喪也沒有什麼不好。”陳珊妮的冷堪比王 菲,而且還有一點暗黑。聽聽她在台北開的演唱會的名字:女巫店、完美的呻 吟、拜金小姐、自戀姿態、光影幻化……從來都不是拜金女,可是卻組織了 “拜金國際俱樂部”;另類但不搖滾,卻與左小詛咒合作《我不能悲傷地坐 在你身旁》,造型妖冶,喜歡能夠跳舞的節拍,很摩登感覺的復古曲式,陳 珊妮的音樂讓人猜不透她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 這麼多年來,半紅不紫的陳珊妮始終介於幕前與幕後之間。剛出道的時候, 她是“友善的狗”的九大創作人之一,年華飛逝,任何的花朵都要枯萎,而 現在的陳珊妮更像是已經結蒂的果。 2009年5月6日,陳珊妮站在北京星光現 場舉辦了“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內地首場演唱會,這是一次總結表彰大 會嗎?還是一次讓大陸聽眾了解陳珊妮的全新的開始?    楊乃文:我離開我自己 楊乃文和陳珊妮是好朋友。 在小眾歌手中,楊乃文絕對是大姐大式的人物,比陳珊妮更早獲得金曲獎的 肯定,12年5張專輯,張張個性十足。 1974年出生,沒有特別地紅過,多少她這個年紀的藝人早已經被打入冷宮, 或者黯然隱退,但是楊乃文依然倔強地站立在舞台上。 她在滾石的魔岩發行自己的第一張唱片《One》的時候,趙傳親口承認他的女 兒現在最迷的就是楊乃文。帶一點英倫搖滾的鋒芒,充滿金屬感的音質和兼 職模特兒的身材,唱著“星星堆滿天,我還是最愛月圓,我中你的毒,中你 的邪,我無藥可解,我為愛付出一切”。 “慌亂沒有起點,慌亂沒有終點”(《一個人》)。一個迷狂中的聲音,如此 決絕。 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沒有大秀身材的舞蹈,仿佛一個孤獨的行者,走在茫 茫的荒野之中,像白金閃著微弱的光,有絕對自由的歌者,有脆弱的內心戲 ,還有,沉默是金。關於楊乃文,還是和她合作過的鍵盤手陳建騏說得最貼 切:“和陳珊妮老師、楊乃文老師合作感受很自然,跟呼吸一樣、很雀躍,跟 孩童一樣、很投入,跟愛情一樣。” “一剎風雨我愛過你,幾度雨停我愛自己”,《我離開我自己》中淺吟低唱 的這句歌詞也是楊乃文對自己的界定。楊乃文需要對自己多一點愛,因為樂 壇是如此殘酷,雖然2001年的第三張專輯《應該》被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評 定為“年度十大專輯”之一,但是之後的5年裡,楊乃文沒有機會再出唱片。 一度,當人們以為這個好聲音就將從此留在記憶深處時,轉投亞神音樂的楊 乃文終於發行了她的全新專輯《女爵》,翻看這張唱片幕後推手,我們驚喜 地發現,她在魔岩時期的音樂伙伴又出現在大名單中,賈敏恕(唐朝、超載等 多支搖滾樂隊經典專輯的製作人)、李雨寰和林暐哲(當年華麗電子的dmdm 樂隊成員,後者也是《One》和陳綺貞《讓我想一想》的製作人)、陳珊妮和 楊乃文擦出的火花保證了《女爵》成為當年最讓人心動的聲音之一。 陳綺貞與張懸:雁去潭無影 和楊乃文的冷冽不同,陳綺貞和張懸有著清純的外貌,就像草原上吹來的一 陣清新的風。 陳綺貞的聲音多少有點娃娃音,讀的卻是哲學,喜歡的是周星馳。長長的深 藍色的裙子遮住她修長的腿,清澈的眼睛裡不染凡塵。還記得她公開發行的 第一張唱片《讓我想一想》(依舊是魔岩出品!),她的側臉,眼睛和睫毛低 垂,長髮很整齊地梳在耳後,就像是剛剛從學校裡走出來的女大學生。安靜 。微涼。——“迎著微涼的風,像微微的你,在我不經意的時候,掀起一陣 漣漪。” 她包辦了專輯中的所有詞曲,那是陳綺貞防曬油樂團時期的創作。聽到音樂 從木吉他的身體里流淌出來,跨過她的嘴唇,每一次都是“華麗的冒險”, 有時候大概“還是會寂寞”。 張培仁培養了太多讓人激動的音樂人。唐朝、超載、魔岩三傑、地下嬰兒、 王勇、陳綺貞、楊乃文……魔岩是小衆歌手的搖籃,可是這裡再也沒有出現 羅大佑這樣將思想與市場完美結合的典範,一直到他的公司關門大吉,也標 誌著滾石黃金時代的結束,這不得不說是台灣乃至大陸音樂界的一大損失。 陳綺貞北京演唱會創下開售1小時售票過半的驚人紀錄,主辦單位不得不在第 二天又加演一場。不知道當魔岩唱片公司的老員工們看到陳綺貞在大陸受到 的歡迎時,是否會欣然一笑?畢竟,現在的陳綺貞和十年前魔岩時期幾乎沒 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 1998年聽陳綺貞,2006年聽張懸?常常和陳綺貞拿來比較的是同樣長髮披肩 的張懸。 前海基會副秘書長焦仁和之女的張懸(原名焦安溥)出身名門,13歲創作,19 歲簽約,25歲發片,看似一帆風順的從藝經歷其實也經歷過12年的積澱,她 說新專輯《城市》中的《南國的孩子》其實是她19歲時的創作:“從那時起, 我開始記錄社會,比如台灣台東地區的原住民。我的一些朋友帶著夢想來到 城市。我寫這樣一首歌,希望聽者聽到這首歌曲時,能想起一些美麗的人和 美麗的事。” 那樣溫暖的聲音,其背後卻隱藏著激情。張懸組過好幾個樂隊,從最早的芒 果跑樂團(mangorun)到後來的打嘟嘟樂團、Algae樂團,張懸都擔任主唱和吉 他手。看她的演唱會,會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張懸,多首抒情搖滾引爆了現 場熱力,那是壓抑後的爆發,還是兩生花的雙面? 只是在熱烈背後,張懸和陳綺貞都要面對孤獨和寂寞,因為她們的音樂太淡 然,淡然到仿佛雁渡寒潭,雁去潭不留影。   王若琳與蘇打綠:小眾也時尚 要說2009年最火熱的小眾歌手,一定非王若琳莫屬。2008年出版第一張唱片 《Start From Here》之後,就橫掃各大頒獎禮的最佳新人獎。所謂小眾歌手, 大多曲高和寡,清新淡雅有餘,卡拉大熱不足。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時間進入2009年,喜愛王若琳也成為了一種時尚。 虎父無犬女。她的父親、台灣著名音樂人王治平在她12歲那年送了她一把左 手用的吉他,因為王若琳一直希望自己能像披頭士樂隊的左撇子保羅·麥卡 特尼一樣,用左手來彈琴。 王若琳的音樂有著異域的情調,還有一份超越年齡的成熟,剛剛21歲,她的 嗓音恰是林志玲的對立面。在流行音樂中義無反顧地加入Jazz,讓人想到諾 拉·瓊斯和小野麗莎的風情。舉手投足之間的優雅讓人覺得很舒服,台灣音 樂人陶喆一聽到王若琳的聲音就被她迷住了:“她的才能是上帝賜給她的天份 。而我們的耳朵也終於有福分,可以聽到一個有靈魂的聲音。”張懸在談到 王若琳的時候同樣對其讚不絕口:“既像咖啡有的濃郁,又有酒精能帶來的醉 意。讓我們聽歌的耳朵一邊被滲透,一邊生出溫熱。她的聲音,真是美得不 得了。”再也不是卡拉OK歌曲包打天下的時代。王若琳用她的音樂方式證明 ,在新世紀,一個人只要堅持自我,彰顯自我,就有她的音樂空間。 王若琳的音樂很難定義,同樣無法定義而又同樣火熱的是奇怪的蘇打綠樂團 。 他們說,這是一種“慢性腐蝕心靈的旋律性飲料”,看看他們在台灣受到的 歡迎就知道這種飲料的腐蝕性了。蘇打綠的英文是sodagreen,是蘇打水和綠 茶的混搭。主唱青峰覺得他們的音樂像蘇打,同時他又特別喜歡綠,所以就 取了這樣古靈精怪的名字。 鼓手小威、貝司手馨儀以及主唱青峰在台灣政治大學附中時期就組成了樂團 ,玩音樂一直玩到同時考入政治大學。2003年7月,蘇打綠在海洋音樂祭的小 舞台演出,結果被林暐哲(又是林暐哲!)慧眼識中,加入林暐哲音樂社,從   此正式步入音樂圈。 很多人說他們的第一張唱片《蘇打綠》“離譜得好聽”,主唱青峰的歌聲忽 男忽女,曲風也是時而搖滾狂烈、時而民謠般的細膩清新,Rock、Folk、 Metal、Jazz,學生氣息的蘇打綠年輕無極限,所以什麼都敢於挑戰,什麼都 敢於嘗試,這是他們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嗎?2007年第18屆金曲獎獲得“最 佳樂團獎”、最佳作曲人獎等7項入圍;2008年第9屆CCTV/MTV音樂盛典“港 台年度最佳組合獎”;2008年6月15日,在北京北展舉辦一場演唱會。消息公 佈後,售票一搶而空…… 曾幾何時,因為和主流音樂市場的口味差距太大,以夢為馬用夢來寫詩的小 眾歌手們吟唱著青春、愛情和孤寂,卻在市場上遭遇冷遇。張楚時期的魔岩 唱片、鄭智化時期的可登唱片、艾敬時期的大地唱片都已經成了美好的回憶 。但是,達明一派卻在商業味十足的香港成功突圍,羅大佑依舊叛逆,注重 音樂而不是緋聞的小眾歌手,似乎也總有一線希望能夠成就夢想。 直到2009年,小眾有時候也會成為大衆,只要你用心聆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49.138.27 ※ 編輯: dafeiiiii 來自: 59.149.138.27 (07/23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