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odagre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讀了你的文章,我很感動,也很感慨。感動的是你從厭憎到重新面對世界的 成長,感慨的是壞老師、好老師如此不同而都深遠的影響力;感動的是你平實而 澎湃的文字,感慨的是我似乎已遠離了這種情感。   我比你幸運很多,小時候的老師雖或平庸,沒有那麼惡劣的;我遇到的基本 都是好老師,即使我當時並不怎麼喜歡他們。現實中我一路很順,附中、台大; 思想上,受八九歲時讀的蔡志忠《老子說》《莊子說》漫畫之賜,讓我喜歡思考 高深的問題,並且知道生活中種種雜言碎語都只是表象──儘管還不能完全看透 而不被動搖,但至少,在心態上,我就把自己定位到比「世俗」高出一等了── 當然我也知道不能「自以為了不起」,不過這點認知也讓我更是了不起了一點。   因此我一直覺得自己不需要什麼平凡的情歌和勵志文章,因為我知道什麼是 更根本、更實在的,而且我已經讀過了,即使我還不明白。但這似乎也讓我錯失 了許多平凡的感動──看到別人為些小事樂得什麼一樣,珍視而重複著一些淺薄 單純的話,我總感到疏離,和一種悵惘:為什麼我看到這些都不會有什麼正面的 感覺呢?   但我也是渴望這種感動的,我也還是凡人,只是我的眼界和胃口都比較偉大 ,而且我更渴望行動。於是我一直追求「大我」,更迫切地希望以這樣的見解與 大眾對話,但不管我怎麼調整,感覺還是一直高不成、低不就地,很隔閡。   校慶那天,青峰在台上說,讓我們以真心對抗這個城市的仇恨時,大家好像 很感動;這句話也在我心中激起了漣漪,然而我泛起的只是苦笑。是啊,愛與真 心,很好、很對,可是,怎麼對抗?在這時代和體制的亂流中堅持自己就夠了嗎 ?堅持得住嗎?我們又能看得夠高、夠遠嗎?如果我還想革命呢?我還要搞文化 復興呢?   青峰說他的樣子在十七歲就決定了,我好像更早,好像是在與老莊一見如故 的時候就決定了,但我竟還是一個儒者。這也是附中的潛移默化吧,這所學校能 讓不同的人長成不同的好樣。我開始品味並記錄身邊的種種,也與同儕共享了許 多情感,包括瀰漫在青春之中的悶騷,以及一些我認為普通,但同學唱起來就是 特別有味的歌。   詩家顧隨(以後你讀中文系,這位先生的書一定要看)說,我們喜歡誰的詩 不見得是他有多好,而是因為他就是我們一夥人。說得對。司馬遷也說「樂以為 同」,歌手、樂團能聚起愈來愈多聽眾乃至於迷,就是因為營造出了「我們一夥 人」吧。   這不就是我一直希望的嗎?蘇打綠做到了,也有那麼多人感動而改變自己的 生命了,可學歷史的我還是惘惘的,覺得很虛浮,雖然他對當下的你們來說,是 那麼的實在。   人當然是需要情感、需要安慰的,可為什麼今天的大家會那麼需要安慰、那 麼需要支持鼓勵?有那麼脆弱不能自立自強嗎?聽蘇打綠以前一點都沒能從生活 或經典中得到智慧、能量與信念嗎?   我很悵惘。大概,是因為我的個性和想法太強,沒法和大家融成一夥人;校 慶那晚,我唯一投入的,是最後的最後,沒有任何伴奏和帶唱,校友自發再齊唱 一遍的校歌。但我還是有搖滾到的,搖滾的是我更要做出一番好樣的執念。   然而,今天讀了你的文章,我卻好像感覺出了一些近似佛理的什麼;用前面 的話來說,叫作「感動即是行動」吧。這樣有點唯心的道理,我以前也讀過,也 好像確實做到過的,但如今,竟已彷彿都滄桑了。       --   時候到了。看著,   當我推開這大門,   重新震醒你們的時候,那光芒--   這光芒,便是一萬丈!                     http://www.youtien.idv.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0.246
alienwei::) 05/12 05:03
※ 編輯: youtien 來自: 123.193.0.246 (05/12 05:05)
ChingLan326:其實有時候我們更需要在平凡中的感動 這讓我覺得我的 05/12 05:08
ChingLan326:人生比較有希望一點 05/12 05:09
gilbert1114:如果每個人都能誠心關心別人的話....我們是會快樂的 05/12 07:44
j223:我想也不是在聽蘇打綠以前從沒從生活或經典中體會出某種意念 05/12 08:36
j223:對我而言 大概是 不是遇見每個人事物就能有所激盪 有時候只是 05/12 08:36
j223:缺少那麼一點共鳴 而蘇打綠剛好就是了 這樣的感覺吧 05/12 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