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odagre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個學期,有修一課叫文化與創意產業的東西 這科的報告,被老師強逼我做有關台灣獨立音樂的東西 還要我用蘇打綠當例子 除了一些很理論性的文章外 因而,翻看了很多打綠的舊新聞/訪問 (差不多整個精華區都看完,寓學習於娛樂真好。哈。) 而整個報告的最後一個argument大概是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蘇打綠還算是獨立音樂嗎?」 這個問題,作為一個追了打綠好幾年的打粉來說, 好像有一點尷尬。 在外國, 有一些理論很容易的劃分非四大的就是獨立音樂 然而, 在台灣,「獨立」這個詞語,卻彷彿有著另外一個詮釋 是一種獨立精神 舉一個例子,像是娃娃魏如萱,有參與到整張專輯的整作 跟一些「主流」歌手先由別人負責好(由選歌到形像),他唱是兩碼子的事 (當然主流可以=獨立,也可以=/=於獨立)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香港的獨立電影 有興趣可以翻這本書:http://goo.gl/Xa38r 裡面有問到其中一個香港的獨立電影導演陳耀成: 你認為何謂獨立電影? 他回答:對我來說,獨立電影必須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不是由製片廠或投資者主導。 如果,以這個「自主權」的定義, 打綠,如無意外,應該,還算是一隊獨音樂隊(?) 至少,音樂製作方面,還是他們六個跟暐哲老師吧 然而, 亦有人說的流言蜚語, 打綠 "跟環球合作" / "加盟環球"(?我不知道該用那個字比較合適) 有一些轉變, 歌,好像比較從前容易入口 (特別是新專輯); MV也拍得比從前的「華麗」很多; 也不斷替別人寫歌; 又或是說來說去都是這樣的,打綠變得比較商業化。 甚至乎是, 環球給那麼多錢蘇打綠去錄音,一定會有一定程度的干預吧。 只是,我也會覺得, 每一個人都會轉變吧。 我會,你會,打綠也會; 只要打綠,依然用心再做他們的音樂, 我管他甚麼獨立不獨立,主流不主流,是在那一家公司; 我愛就是了。 (這也可能是我整個報告的總結)(爆) ------ 這些只是一些我現在暫時的報告內容, po上來,是希望各位打粉, 看到有錯請指證 >"< 當中也有可能有一些也不太中聽的說話。 最後的論文, 大概會等考試後,翻一個撮要放在這裡吧。 (如果有人想看的話:)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76.27.191 ※ 編輯: dafeiiiii 來自: 58.176.27.191 (11/29 03:28)
masakoyeh:(睡前看到這篇手癢回一下)關於環球的部分,就我個人觀察 11/29 03:38
masakoyeh:環球唱片是扮演發行商角色,但專輯製作都是音樂社主導 11/29 03:41
masakoyeh:(我發現30秒好難等....我還是回文好了) 11/29 03:42
cellur:其實從頭到尾環球都不干涉,包括MV也是。 11/29 04:01
yeask:我發自內心不認為蘇打綠有商業化的跡象 11/29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