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arTre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科幻空間〕-星艦奇航記 過去、現在及未來 /呂聖平 ●一段歷史 『無垠的太空,人類最後的邊疆。星艦企業號正在從事為期五年的探險任務--她 將探索新的世界,尋找新的生命形式及文明,勇敢地航向人類前所未至的宇宙洪荒。』 以上這一段話是否讓你感到十分熟悉?這正是華視在西元一九七七年播映的美國 電視影集『星際爭霸戰』( Star Trek)的片頭語。很多人或多或少看過幾集,但並沒 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許是片名翻譯的太差,許多人一看到又是『爭霸』又是『戰』, 就以為那是給小男孩看的太空神話,因而不會給予太多的注意。似乎只有典型的科幻迷 (在臺灣是典型的稀有族類)和一向滿腦子機器人、死光槍的小男生才會成為這部影集 的忠實觀眾。但相信也有一些一向遠離太空船、機器人等硬梆梆玩意兒的軟調觀眾,『 不小心』看了其中一集之後,十分訝異於影集中充份流露的人文精神,以及對人生哲理 的深刻探討,而願意每個禮拜跟隨影集的主角們,在冷冰冰的太空中探索宇宙奧祕以及 人類的自我。於是艦長寇克、尖耳朵史波克和老骨頭麥考伊等人,漸漸成為熟悉的人物。 一九七九年,隨著電影『星際大戰』所掀起的太空熱,國內電影院出現了另一部以太空 及未來世界為背景的電影--『星艦迷航記』。『星艦爭霸戰』的忠實觀眾一眼就可以看 出,廣告看版上那艘太空船正是久違的星艦企業號。到了電影院內,更令人驚訝的事發 生了,熟悉的寇克艦長、科學官史波克先生、麥考伊醫生,甚至輪機長史考特、正駕駛 蘇魯、領航官契可夫和通訊官烏乎拉等人竟然又一起出現在銀幕上,一個也不少。『星 艦迷航記』上映時,距『星際爭霸戰』電視影集停止拍攝的那一年,已有整整十個年頭 。隔了十年,由螢光幕登上大銀幕的寇克艦長等一干船員無可避免地蒼老了,甚或肥胖 了,正如我們也會隨歲月而改變一樣,但是在他們不再年輕的外表之外,寇克升了將軍 ,仍是那樣精幹果決;史波克依舊滿腦子邏輯原則,但更具人性;麥考伊更像飽經風霜 的老練醫生了,雖然嘮叨如故……在忠實影迷的心目中,他們是那樣熟悉而親切,一如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在其後十年中,『星艦迷航記』又陸續拍了四部續集,不但主角人物仍是電視上的原班 人馬,在內容上也完全承續著電視影集的原始精神。 『星艦迷航記』和『星際爭霸戰』其實都是非常不理想的譯名。『星際爭霸戰』這個譯 名完全違背了這部電視影集的基本精神--正如片頭所述,星艦企業號在太空中從事的是 和平的探索任務,哪理是要爭奪什麼霸權。至於電影片集一概冠上『星艦迷航記』的總 片名,也未免太委屈企業號了,難不成堂堂星艦竟要從第一集一直迷航到最後一集? Star Trek的原義是星際之旅,在本文中我們把『星艦迷航記』改動一個字,電影及電 視片集一律更名為『星艦奇航記』,以求統一。 電視版及電影版的『星艦奇航記』在台灣很可惜並未引起廣泛的注目。其實,在科幻史 上,Star Trek電視影集不折不扣是一部經典之作,迄今為止仍是歷來電視上最好的一 個科幻節目。『星』劇在美國NBC全國電視網播出了三年(一九六六年九月至六九年四 月),在此之前,美國電視上幾乎不曾出現過針對成人而製作的科幻節目,數百萬觀眾 是透過『星』劇首次接觸到科幻,許多人並從此成為科幻影迷或科幻小說讀者。以一個 全國性的電視節目而言,『星』劇當年播出時的收視率並不好(有論者以為這是因為它 『走在時代的前面』),但是這部影集自一播出起便吸引了一群至死不渝的忠實觀眾。 『星』劇在進入最後播映期之前,險些遭到停播,當時就是靠了這群影迷成千上萬封抗 議信才得以延長下去--這是美國電視史上破天荒頭一遭,一個節目在觀眾的聲援下『敗 部復活』。即使在『星』劇停拍之後,影迷始終熱情不減,他們在全美各地成立了影迷 俱樂部,發行影迷雜誌,每年舉行影迷大會…這群影迷以及『星』劇重播時(以及後來 發行錄影帶時)吸引來的新影迷的熱烈支持,使『星』劇的聲望維持不墜。『星』劇影 迷的忠心耿耿,使英語增加了一個詞彙Star Trekker或Trekkie(意思是Star Trek迷) ,也使得『星』劇在停拍十年之後,又在電影銀幕上復活了。 在美國,『星艦奇航記』系列電影一直擁有五百萬美元以上的賣座,其龐大忠實觀眾群 的擁護持久而堅定。臺灣片商對這套片集向來不以電視影集原班人馬為號召,因為這部 影集播映時並未造成轟動,而且臺灣觀眾向來抱持『電影是電影、電視是電視』的原則 ,不大願意花錢到戲院看電視影集的續集。但是在美國,片商卻是以電視影集的正宗續 集為標榜,觀眾到戲院要看的就是這些熟悉的老面孔。去夏(一九八九年)推出的『星』 劇第五集『終極先鋒』在強敵環伺(如聖戰奇兵、殺人執照、蝙蝠俠)之下,仍然保有 五百萬美元以上的票房記錄。臺灣因為缺少忠實的觀眾群,所以賣座不是很理想。 『星』劇影迷實在是少見的忠誠堅貞,他們的一片忠忱也換得了豐碩的回報。在『星』劇 電視影集停拍將近二十年之後,原製作人又在一九八七年推出了一部電視續集『第二代星 艦奇航記』(Star Trek:The Next Generation國內已有錄影帶發行,譯名為『巡弋大奇 航』),相當受歡迎,如今在美國電視上已邁入第三季的播出。『第二代』的背景時間設 定在二十五世紀,比原集往後推了兩百年,主角人物也完全換了一批人。看來『星』劇電 影系列仍然可以無止盡的拍下去,即使有一天寇克艦長等人實在老得再也不能在太空中冒 險了,他們還有下一代可以接替下去,一代傳一代,一代傳一代…… 很多人很好奇,到底『星艦奇航記』有什麼魅力,能夠在影視市場上生存了二十多年,而 且情勢依然『一片大好』。事實上現在『星』劇的創作理念與二十年前比起來並沒有多大 的差異,甚至還可以說完全不離原先設想好的架構。這樣一個從二十多年前的理念出發, 而且由當年演員演出的作品之所以能成功,必然有其獨到之處。 有人說,『星艦奇航記』的故事自成一部『虛構歷史』(pseudo history)。這句話其實 有兩個涵義。第一,它也算是個悠久的歷史了。因為它的原始電視影集二十多年前在美 國NBC電視網上播出,電影片集從首映起迄今也有十年了,這些都是『歷史事件』,而且 是影迷心目中的重大事件。最過貼切的莫過於第二個涵義:他根本就是歷史的一種。南美 洲馬雅文化的歷史,在大眾心目中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一般人極少有人記得這一段歷史, 並且關心它,有的多半也只是站在學術解剖臺上,對解剖物的關注而已。所以無論這部歷 史有多麼久遠、有多少可歌可泣的片段、有多少心靈的吶喊、又有多少英雄美人的浪漫故 事,都已經不重要了。但是『星艦奇航記』剛好相反,到目前為止,過去『星』劇的每一 集都深深印在大群影迷心目中,各個角色的性格成為討論的話題,大家關心寇克艦長的前 途,星際艦隊指揮部成為大家討厭的官僚機構……如果歷史的定義是“一群人所記得、所 關心的共同過去,並且也將會不斷持續下去”,那麼,『星艦奇航記』的確是一部活生生 的歷史。寫劇本的人不像是在創作,反而像是個『未來史』的史官,正繼續忠實地記錄著 主角們的一言一行。 一九七六年九月,華府收到四十萬封來自民間的信件,信中一致要求將第一艘出廠的太空 梭命名為『企業號』,這正是這一艘太空梭名子的真正由來。事實上,美國之所以能夠在 登月計畫中止之後,重新開始另一次太空計畫,與『星艦奇航記』劇中一再鼓吹太空探險 ,多多少少也有些關係。過去的歷史當然能夠影響現在,而未來史為求其實現,也必須對 實在的歷史發生影響。就這一點而言,顯然『星艦奇航記』已經踏出第一步。 現在,就讓我們從頭開始詳細地回顧這一段歷史。 ●創世紀 羅丹貝利(Gene Roddenberry)一九二一年出生於德州的艾爾帕索。其實他怎麼出生的並 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創造了『星艦奇航記』。他是劇情中二十三世紀銀河系的上帝。他創 作『星艦奇航記』系列的過程正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創世紀』。 羅丹貝利早年服役於美國陸軍航空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奉派至南太平洋從事戰鬥及 偵查任務。就在這樣充滿刺激與挑戰的環境之下,他開始為一些發行雜誌寫文章。戰後他 在華盛頓從事飛航失事調查,然後轉到汎美航空公司,領導偏遠地帶的飛行任務。下一站 ,他搬到紐約,專飛加爾各答航線,並在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文學。在這段時間中,他曾因 為一次失事中的英勇表現獲頒民航獎章。後來他加入洛杉磯警局從事基層警務。成為一名 巡官的羅丹貝利仍不改其喜愛冒險的本性。他被分配到第一線,直接面對線民、吸毒者、 毒販,以及妓女。這些經歷後來成為他寫作社會寫實劇的材料,同時他也開始研究一直困 擾美國社會的吸毒問題。這一連串的發展似乎還無法使人把他跟『星艦奇航記』連在一起 。就在他在警界小有成就的時候,他開始以筆名發表電視劇本。他在警局的工作經驗使他 成為寫作警匪劇的個中高手,但真正使他成名的還是一九六四年三月十一日發表的腳本, 其中羅丹貝利將他的原始構想敘述如后: 「時間是在未來某時--要距離我們夠近,使得未來人物的習性和外表不會與我們相差太多 ,但也要遠到使銀河旅行成為家常便飯……『平行世界』的觀念是決定整個『星艦奇航記 』演出形式的關鍵,它假定在與地球相似的條件之下,其它世界會發展出與地球相似的社 會及文化。這樣我們就能夠使用地球上的器物、地點以及服裝等表現出外星世界,而在有 限的預算之內,製作出冒險動作的科幻影集。 同樣的,『平行世界』的觀念也使我們能夠經由一般觀眾熟悉的道具,展現出最富想像力 的故事。」 經由這麼一個簡單而可行的構想,他寫出『星艦奇航記』的第一個腳本,並尋求播出的機 會。第一段過程並不十分順利。一九六五年二月首集『龍』(The Cage)送至NBC試映, 結果被拒絕了,理由是『太深奧』、『對電視而言太好了』。後來NBC給了羅丹貝利第二 次試映的機會(這在電視史上還是頭一遭)。這一次試映的片名是『宇宙洪荒』( Where No ManHas Gone Before),來自片頭語的最後一句話。在試映會上,它造成了極 大的轟動。更重要的是它很快的吸引了一群堅定而忠誠的『星迷』,使得『星』劇後來 能一再『復活』,迄今二十餘年而不衰,成為影視史上的一項奇蹟。這正是一個偉大歷 史的開端--『星艦奇航記』就在星迷們的前呼後擁之下誕生了。 ●時間與空間 時間是二十三世紀,那時人類已經學會如何彼此和平相處了,地球本身也加入一個由銀河 系中各民主世界所組成的泛銀河政治集團--星球聯邦( 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 簡 稱『星聯』)。雖然星聯各成員都是愛好和平的,但是為了自衛以及探索新世界,星聯仍 然維持一支強大的武力--星際艦隊(Starfleet)。其旗下的武裝星艦群專門執行星球間 的 各項任務。 當時的銀河系被劃分為三大勢力範圍,其中之一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星聯。另外兩股勢力與 星聯敵對,他們分別是克林貢(Klingon)地國語羅姆蘭(Romulan)帝國。望文生義,我 們可以由其稱呼中的『帝國』字看出,這兩股勢力都是好戰的侵略集團。克林貢人第一次 出現於電視影集第二十七集『仁義之師』(Errand of Mercy)中。他們是殘酷好戰的外 星人,剛開始還人模人樣的,只是膚色較黑,而且男人普遍留鬍子。到了後來外形越來 越醜陋,前額光禿腫大,有許多皺折,鬍子也由原來順溜的山羊鬍變成突張的張飛鬍。 其語言聽起來也相當粗魯,每一句話都像是吆喝。這大概是為了突顯其好戰本性吧!到 了『第二代星艦奇航記』,也就是二十四世紀,他們終於與星聯和解,進而和平共存, 甚至還加入星際艦隊(第二代企業號中的軍官渥夫正是一名克林貢人)。事實上克林貢 人像極了地球上的斯巴達民族。他們全體上下形成一個堅強的戰鬥體,戰死沙場是他們 最大的光榮,忠誠是他們崇高的美德。附帶一提,他們乘坐的太空船稱為鳥形艦,寇克 一行人還駕駛著一艘克林貢鳥形艦從事冒險(電影『石破天驚』和『搶救未來』)。他 們的隨身武器是音爆槍。 羅姆蘭人也是好戰的外星人,其勢力範圍在我們銀河系的邊緣。他們的外形與瓦肯 人(Vulcan)十分相似(史波克就是一個瓦肯人),有一樣的尖耳朵和冷峻面孔。一般 相信很久以前他們是瓦肯人的一支,後來離開瓦肯星,遷移到銀河的邊緣。基本上,他 們十分好戰,但仍願意和星聯維持表面上的和平。羅姆蘭太空船的特色是能夠隱形,但 當他們隱形時,不能啟動防護罩,也不能開火。如果我們把星聯的星艦群(不能隱形) 比做水面潛艇的話,羅姆蘭戰艦就相當於潛艇。企業號與羅姆蘭戰艦的第一次遭遇(『 太空追逐戰』Balance of Terror)就像是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驅逐艦對德軍潛艇的獵 殺作戰。從那一次遭遇戰中我們也發現,羅姆蘭人是愛好榮譽的種族。羅姆蘭人曾與克 林貢人結盟,目的是想要聯手擊敗星聯。後來克林貢人也學會了羅姆蘭人的隱形技術, 應用在他們的鳥形艦上。奇怪的是,星聯一直學不會隱形。 當然,整個銀河系除了這三大勢力範圍之外,還有它們之間的中立區,以及完全未知的神 秘地帶。企業號在這些地方遇到了各式各樣的生命形態,有矽元素構成的生物、鱷魚形的 外星人、雲霧狀的生物、有角的猿人、甚至有生命的石碩等。另外還有一些沒有形體,純 由能量構成而來去自如的有智慧生命。這些生命形態與人類迥然不同,有的較為弱小,有 的則比人類強大,更有無論在力量、智慧和道德上都遠勝過人類的。顯然星艦企業號並非 打遍銀河無敵手的超級戰艦。 企業號的種種奇遇中最令人感到訝異和興奮的,莫過於在陌生而遙遠的宇宙深處發現熟悉 的事物。例如892-4號星球的古羅馬帝國,艾可斯星球上的納粹組織以及艾爾夏星球的芝 加 哥黑社會。另外有些個體生存於外星,但卻曾出現在地球歷史中,如達文西、開膛手傑克 、以及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等。再來就是具有強大心靈能力的外星生物抽取企業號船員記 憶,重新塑造出來的歷史人物,如林肯、成吉思汗等。 企業號航行的範圍除了物理上的距離之外,還有其他層次的距離,他們曾多次在時光中旅 行,回到過去不同時期執行任務,也曾到達另一個與我們平行的宇宙中,與另一個自我接 觸,除此之外,他們也在自己心靈的內太空探險,在種種幻覺中經歷人性的真實考驗。 ●銀河鐵三角 「星艦奇航記」中的種種奇遇、冒險,固然是贏得星迷熱愛的關鍵,但真正令人著迷的還 是企業號上英雄們。觀眾不會覺得這一群操縱龐大的宇宙太空船,而又生存於陌生的廿三 世紀的英雄與我們有什麼不同。他們有跟我們一樣的喜怒哀樂(唯一的例外是史波克,這 一點容後再談),當然也有跟我們一樣的人性弱點。他們之間的「人性」演出,常能博得 觀眾會心的一笑。讓我們先介紹企業號最重要的三個人物,他們組成了全銀河系最堅強的 探險隊伍--那就是寇克艦長、科學官史波克先生以及麥考伊醫生三人所組成的「銀河鐵三 角」。 寇克艦長(Captain Kirk)--「銀河浪子」寇克艦長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算是個「洋 基」(北方佬),是星際艦隊史上最年輕的艦長。他具有高度人道心腸與鋼鐵般的意志, 率領艦隊中噸位最大的星艦企業號,從事星際探險任務。有時他會遇到智慧或力量遠勝過 他的敵人,雖然一開始他略居下風,但是後來總是能運用人性中的特點擊敗敵手,就像大 衛以彈弓屠巨人、韋小寶以巧計殺鰲拜一樣。對於弱勢種族,他堅守艦隊的「最高指導原 則」--絕不以堅甲利兵干涉其他種族的自我選擇和發展。他也儘可能消除種族偏見,不管 所遇到的生物有多麼醜陋、噁心和恐怖,他都會試著去了解這些種族,避免以外形和自己 的觀點去下判斷。而往往到了後來摘掉種族偏見的有色眼鏡之後,再可怕的生物也會變得 可愛起來。 寇克全不同於十五、六世紀歐洲探險船隊的指揮官。第一,我們前面已經提過,企 業號並非天下第一,他無法像他的前輩一樣,以船堅砲利傲視四海,所到之處,予 取予求。事實上很多故事是從企業號受外力挾制開始。第二,他的探險目的並非征 服與開發,而是「發現」他試著發掘不同生命形態之間的差異,並進而欣賞這些差 異。然而他對另一類智慧形態卻往往毫不留情,那就是「電腦」。在可查的紀錄中 ,他總共處決了五部控制著人類生活的電腦,因此稱寇克為「電腦終結者」實不為 過。如果電腦也算是有生命的話,寇克可算是大大地違反了艦隊最高指導原則,但 這也正反映了寇克重視人類的自我抉擇。 最後我們不得不提一提這位浪子比較傷腦筋的一面。他似乎是個天生的多情種子, 有接觸女孩的機會總是親目出馬,動不動就會跟剛認識的女孩看對了眼,談起戀愛 來,最後總要靠史波克或麥考伊的幫忙才能掙脫情網。雖然這般風流實在有失艦長 身分,但我們實在不忍心責怪他,誰叫他是英勇的寇克艦長呢!他曾聲明,他的第 一號愛人是星艦企業號,正因為如此,他的愛情都無法持久,甚至老婆兒子都離他 而去(當然,這也是他能一再談戀愛的原因之一)。但寇克行事果決,而且不循常 規,更往往不擇手段,在電影「石破天驚」中,他為了保全船員性命並為子復仇, 連他的第一號愛人也毫不猶豫地炸毀了。 史波克(Mr. Spock)--「尖耳朵」史波克的父親沙瑞克是瓦肯人,母親亞曼達 是地球人,所以史波克是瓦肯人,母親亞曼達是地球人,所以史波克是瓦肯與地球 的混血兒。瓦肯人是取住於瓦肯星的神祕民族,每一名瓦肯人從小就被訓練壓制情 感,完全以邏輯方式思考。他們外形上的特點是都有付尖耳朵,和由於缺乏感情滋 潤而造成的冷峻面孔。史波克有瓦肯人的外形和思考方式,但是由於他身體中有一 半地球人血統,在特殊狀況之下,仍然會顯露出一般地球人不合邏輯的思考及行為 。事實上他常不自覺流露出對地球母親的親近和對瓦肯父親的憎惡。有一回當一個 能量形式的外星生命暫時附著於史波克的身體時,竟不自覺地喊道:「啊!你是如 此的寂寞,真不知道你怎麼能忍受這種孤獨。」可見全然的理性也給史波克帶來深 刻的孤獨和痛苦,這也難怪當史波克第一次感受到快樂的感覺時,他是那麼的渴望 繼續保有它。有時對史波克來說完全合邏輯的行為,為人類而言,卻是人性中高貴 情操的表現。例如,他會為了多數人的利益而自我犧牲。別人為此感動得痛哭流涕 ,他卻一臉漠然,覺得他所做的只是符合邏輯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他也會在特 殊狀況之下,「不小心」談了幾次戀愛。如果你要拿這類事情當笑柄(麥考伊醫生 常幹這種事),那就大錯特錯了。他不會有任何難堪或差愧之情,因為當他恢復正 常之後,連什麼是愛情都不知道,更不用說羞愧或難堪了,麥考伊就常因此而自討 沒趣。伙伴們對他是又愛又氣,愛的是他的許多行為實在太可愛、太「人性」了;氣 的是,史波克常澆他們冷水,即使是表達一點同袍之誼,也會覺得自作多情。就拿 我們以上對他的介紹來說吧,假如史波克先生看到了,他的評語一定是他慣用的口 頭禪「非常不合邏輯」,這對這麼費盡心思吹捧他的我,也實在是夠嗆的了。 麥考伊醫生(Dr. McCoy) --「老骨頭」麥考伊醫生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是個典 型性格保守的南方紳士。他在企業號上擔任主任醫官,精通太空心理學,經常對易 於衝動的寇克提出適時的忠告,他那清教徒式的警語常成為黑暗中的明燈。他顯然 不是個安分的醫生,因為他待在艦橋的時間似乎比在醫務室還多。雖然他是寇克的 心理輔導,但自己卻也是沒有耐心,極端缺乏幽默感(但這也正是笑點所在)又愛 發牢騷,同樣需要他人輔導。有狀況發生時,他一定會上艦橋來一探究竟,狀況不 妙時,他會不安地在艦橋來回走動,並不時對已經忙得手忙腳亂的艦橋人員發怨言 。有時候基於情勢所迫,寇克常要他做一些醫生本分以外的工作,這時候他會以他 一貫的保守態度強調:「我是一個醫生,不是×××……」(你可以在空格處填入 任何醫生以外的角色)。但寇克總會想到一些辦法叫他屈服,所以我們這位保守又 拘謹的醫生只好陪著勇猛的寇克艦長上天下海啦……一旦遇上有人倒下來,身為醫 生的他一定搶先蹲下來觀察,他的另一句著名的口頭禪:「艦長,他已經死了!」 就由此而來。請注意,當他說這一句話的時候,表情肯定是凝重而沉痛的,不管倒 下去的人是敵人還是同志。 但這麼一個質樸可愛的人背後卻有一段不愉快的往事。他在加入星際艦隊之前有過一 次失敗的婚姻,不久他把這婚姻中所生的女兒留在地球學習護理,獨自一人闖蕩銀 河。後來在「艙外有藍天」(For the World is Hollow and I Have Touched the Sky)中,他找到了第二春,大大地談了一次戀愛。 這三個人的三角關係十分奇特。史波克和麥考伊都認為自己是寇克最親近的朋友, 都認為自己最了解寇克,也最能幫助他。但是他們兩個人的背景和性格都完全不同 ,在許多事上都持著相反意見,而且立場十分堅定,因此不免引發一場「艦橋之戰 」。而艦橋的主人--寇克--對他們倆在家門內挑起戰端完全不以為意,反而樂得坐 山觀虎鬥。事實上他們倆的鬥嘴經常趣味橫生,為緊張而嚴肅的艦橋帶來不少歡笑 。這個三角關係也很像軍隊的指揮系統,寇克是指揮官,而史波克和麥考伊分別是 參謀長和輔導長(當然其任務不包括監軍和打報告)。參謀長提供理性的分析、輔 導長提供感性的建言。參謀長跟輔導長是不可能處得來的。除了立場不同之外,「 爭寵」也是起嫌隙的原因之一。很顯然的,這場「艦橋之戰」並不平衡,因為代表 理性的史波克對何謂「得寵」「失寵」是一無所知的。 在西方思想中,很喜歡把人的自我劃分成意志理性和感性三部分。寇克、史波克和 麥考伊正好象徵自我的三個面貌。寇克是政策決定者,代表意志與直觀;史波克 是邏輯與資訊供應者,代表理智;麥考伊是治療者與同情者,代表感情。三人的三 角關係,不就象徵著靈魂自我的交戰與平衡? ●企業號四大護法 談完鐵三角,我們再來談一談企業號上的四大護法:輪機長史考特、通訊官烏乎拉 、正駕駛蘇魯和領航官契可夫。 史考特(Scott) --輪機長史考特在企業號的指揮系統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寇克和 史波克,負責掌管企業號的動力系統。別人嫌枯燥乏味的操作手冊,他卻可以讀得 津津有味,望之卻步的引擎室,他卻懷有一份莫名的關愛,甚至當成自己的子女一 般呵護。因此每當引擎室受到外力損害或負荷過重時,他都十分焦急心痛。當然 ,無論損壞情況多麼嚴重,他都能神奇的讓企業號恢復元氣。他跟寇克之間最常出 現的對話是這樣的: 寇克:(在危急情況之下緊急下令)我們現在需要更多的動力! 史考特:(此時引擎室中正硝煙迷漫,爆裂聲四起,他滿臉油污,踉蹌地接過通話 器)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啦!(或是,再這樣下去引擎室受不了啦!) 史考特大概是企業號主要人物中苦頭吃得最多的一位。只要看艦橋上的人東倒西歪 ,就可以想見史考特在引擎室中一定更慘。好在他是福將,在寇克的屢屢過度要求 和外星人不斷的攻擊之下,仍然將企業號照顧得好好的,直到寇克炸了她(所幸星聯 仍為他們建造了第二艘企業號)。 烏乎拉(Uhura) --通訊官烏乎拉是一名來自非洲的黑美人,她很喜歡唱歌,並且 也常在閒暇之時以歌聲娛樂船員。她或許不如其他人顯眼,卻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 要人物。我們實在不敢想像艦橋少了她會變成什麼樣子,因為寇克最常發號施令的 對象正是她。 蘇魯(Sulu)--正駕駛蘇魯是日本人後裔,兼任企業號的兵器長。他有多方面興趣 ,包括擊劍、武術與植物學。蘇魯當然是個百分之百的正派人物,但或許是因為他 愛好擊劍及武術這類有格鬥性質的運動,在一些特殊狀況中,如患了令人喪失理智 的疾病時,蘇魯馬上變成了好勇鬥狠的劍手。在一個與我們的宇宙平行的反宇宙中 ,另一個蘇魯扮演著類似秘密警察的邪惡角色;所幸,無論我們多麼驚訝與失望, 最終他總會變回原來那個忠誠而值得信賴的蘇魯。 契可夫(Chekov)--領航官契可夫是一名俄國人,操一口濃厚斯拉夫腔的英文,十 分自傲於他的俄羅斯血統。他較晚加入企業號的陣容,但很快的就成為不可或缺的 一員,又生得一副娃娃臉,個性憨厚,十分討人喜歡,只是有時稍嫌娘娘腔了些。 四大護法分別來自四種不同的種:史考特是英國人,烏乎拉是非洲黑人,蘇魯是日 本人,契可夫是俄國人。這個組合中有各色人種,有男人有女人,有來自民主國家 的,也有來自共產國家的。這正象徵了種族、性別平等,消弭了政治偏見的大同世 界。再加上鐵三角的美國北方佬、南方佬以及外星人,企業號真正集結了各方人馬 。當然,如果艦長由黑人來幹、船員一半是女人就更有象徵意義了(事實上這也正 是「星」劇製作群的原始構想,但為白人社會的NBC所抗拒)。不過,有許多觀眾 會不知不覺的將代表正義與民主的星聯跟美利堅合眾國聯想在一起,而把星聯的敵 人--集權好戰的克林頁帝國--聯想成蘇俄。顯然,「星」劇的革命性還不夠濃烈, 但對一個在大眾頻道上播出的通俗影集而言,其鼓吹世界大同的用心已屬難能可貴 了。 ●「時空之舟」企業號 除了以上諸位太空英雄之外,能吸引人們注意的就是眾多星迷所鍾愛的星艦--企業 號(Enterprise)。事實上,企業號並不只是艦長寇克一個人的愛艦而已,每一位 星迷心目中都有一艘專屬於他(她)自己的企業號。這艘企業號曾帶給他(她)們 穿越重重的時空,經歷種種令人難忘的冒險。這也難怪無論後來的星艦外形有多麼 流線、性能有多麼高超,能深深抓住星迷內心的,仍是這艘典雅尊貴的企業號。 星艦企業號隸屬星際艦隊,番號為NCC-1701,是有史以來噸位最大的星際太空船之 一。總重十九萬噸,以正反物質反應為動力,載有四百二十八名士兵及七十二名軍 官。企業號是在太空中組合建造的,有一個飛碟狀的主艦身、一個雪茄形副艦身和 兩具曲速引擎。巨形碟形主艦身有十一層甲板,是船員生活與工作的地方。現在讓 我們一一介紹企業號的各項重要裝備: 曲速引擎--企業號的動力來自兩具「曲速」(warp)引擎。曲速引擎是寇可蘭博士 在廿二世紀發明的,其問世使人類超越了光速限制,而得以自由航行於星球之間。 這是繼人類超越音速之後在速度上的第二次突。正如人類曾以馬赫數衡量音速以上 的速度一樣,廿三世紀的人們以曲速等級來劃分光速以上的速度。第一級曲速就是 光速,之後每加一級,速度就增加一位。企業號最高可達十二級曲速,在十級曲速 以上,時光會倒流,這就是企業號可以來岩悕韞禶~ 號形體龐大不能登陸,只能在星球軌道上運行,所以其人員經常利用傳送系統在企 業號與地面之間往來。企業號的質能傳送系統一次至多輸送六個人,可將人員送至 一萬九千五百哩以內的地方。傳送系統雖然便利,但也有其危險性。如果在傳輸過 程中,或是在分解以及組合過程中發生問題,其結果將慘不忍睹。像麥考伊醫生就 十分討厭這樣子被分解來分解去的。他常埋怨道:「我是來當醫生的,不是來讓這 些機器把我分解成原子,在太空中飛來飛去。」因為他一直懷疑當身體的原子在其 他地方重新組合後,是否還是原來的那一個。傳送系統也常帶來意想不到的歷險。 例如,它曾將寇克分解成善惡兩部分,或是成為正反平行宇宙之間的通道。 力場防護罩--廿三世紀太空戰艦的必要配備,藉由佈於艦身的發射器在艦四周成為 一道由力場構成的防護牆,可抵禦敵人的攻擊。但開啟力場防護罩會消耗不少能量 ,不能一直使用。 -<上>- 烏乎拉、史考特、蘇魯、契可夫、寇克(意志)、輔助、輔助、協調、衝突、麥考 伊(感情)、史波克(理智) 主艦身(碟形部份) 長度 475.4呎 高度 106.9呎 寬度 460.5呎 副艦身(動力室) 長度 393.2呎 高度 154.3呎 寬度 106.9呎 引擎艙 長度 503.1呎 高度 54.9呎 寬度 40.9呎 加速性能 0-99C    19秒 0.99C-曲速  1.1秒 全速後 曲速1級-4級   0.78秒 曲速4級-8級   0.87秒 曲速8級-12級  2.13秒 全長 990.8呎 全高 231.7呎 全寬 460.5呎 人員 軍官 72名 士兵 428名 總重 19萬噸 一般性能 最高速度 曲速12級 巡航速度 曲速8級 企業號 俯視圖 艦首燈BOW LIGHT 折射網DEFLECTOR GRID[UPPER] 研性原子增能器MAGNATOMIC AMPLIFICATIN CRYSTAL 反應控制插入口REACTION-CONTROL THRUSTER 導航燈NAVIGATION LIGHT 光束炮座PHASER 停泊門LANDING-BAY DOORS 冷卻器FINAL-STAGE INTERCOOLER 人員PERSONNEL HATCH 艦橋BRIDGE 光束炮座PHASER BANK 航行燈RUNNING LIGHT 導航燈NAVIGATON LIGHT 脈動折射器IMPULSEDEFLECTION CRYSTAL 編隊燈FORMATION LIGHT 反應控制插入器REACTION-CONTROL THRUSTER 企業號 側視圖 前光束炮座FORWARD PHASER BANKS 主力場折射器PRIMARY FORCE-FIELD DEFLECTOR 主舷門MAIN GANGWAY HATCH 主靠泊口PRIMARY DOCKING PORT 主廳觀景窗V.I.P LOUNGE WINDOWS 連接臂CONNECTIONG DORSAL 光雷發射口PHOTON TORPEDO TUBES 反應控制插入口REACTION-CONTROL THRUSTERS 感測器SPACE-ENERGY FLELD ATTRACTION SENSORS 太空物質吸入口SPACE-ENERGY/MATTER SINK[ACQUISITION] 磁性原子流產生器MAGNATOMIC FLUX CONSTRUCTION-FIRST STAGE 磁性原子流加速器POWER-STAGE MAGNATOMIC FLUX CHILLER[OUTBOARD] 靠泊口DOCKING PORT 廢物排出口EXHAUST 靠泊口DOCKING PORT-ENGINEERING 緊急出口EMERGENCY FLUSH VENTS 緊急入口EMERGENCY FLUSH INTAKES 反應控制插入口REACTION-CONTROL THRUSTERS 停泊控制室LANDING-BAY CONTROL ROOM 停泊門LANDING-BAY DOORS 側面折射網LATERAL DEFLECTOR GRID[ENGINEERING] 企業號 正視圖 光束炮座STARBOARD PHASER BANKS 艦橋BRIDGE 太空物質吸入口SPACE-ENERGY/MATTER SINK[ACQUISITION] 感測器INLET FLOW SENSOR 航行燈RUNNING LIGHTS 反應控制插入口REACTION-CONTROL THRUSTERS 光雷發射口PHOTON TORPEDO TUBES 航行折射器NAVIGATIONAL DEFLECTOR 光束炮座PORT PHASER BANKS 緊急入口EMERGENCY FLUSH INTAKES 航行監視器NAVIGATIONAL DEFLECTOR MONITOR 感測器SPACE-ENERGY FIELD ATTRACTION SENSORS * Origin: ● 台大電機 Maxwell 站 ● From: 140.115.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