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arTre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 [email protected](B-17 中士 機械士/機背槍塔手) 在 StarTrek 討論區 ? > 有沒有人知道, 我算把它收到 FAQ 內... 就是我當初轉貼的startrek簡介三.....最後面的地方.... 不過有可能是葉李華先生自己歸納出來的......但是我覺得都很有道理.... Lucifer 星劇的七大信念 前面所討論的,都只是星劇的外延涵義。如果我們將這些外在因素抽離開來,單 就星劇故事本身研究,可以發現仍然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這是因為星劇的 創造者羅德貝利是一位標準的人道主義者,時時不忘將自己對人類的無限關懷放 進每一個故事的架構中,因而使得星劇的內涵充滿了各種道德與哲學的反省與思 辨。 星劇處理人類亙古不變的難題,最常用的手法是「以今諷古」--將廿世紀的各種 問題搬到廿三世紀討論。我們總可以發現,許多道德和哲學上的問題根本沒有時 空限制;唯一不同的是科技文明所帶來的社會變遷,常會迫使人類對於傳統事物 提出嶄新的觀點和詮釋。因此,企業號的英雄們也就必須在銀河之中經歷更大的 試煉,隨時隨地學習調適自己的信仰來適應宇宙人生無常的變幻。 從星劇的故事,我們可以整理出七大信念作為這部未來史的大前提;這也正是羅 德貝利先生創作星劇的基本哲學。 信念一:人性仍在不斷的學習反省中漸漸進化。(人性進化論) 地球人類的形體,經歷了千百萬年的演化,到現在已經算是完成了進化的過程。 然而,人類的心靈與精神,卻絕對仍處於一個相當幼稚的階段,還在緩慢地朝著 所謂真善美的境界逐漸進化。 在生理進化時期,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可以解釋得通;但在現今的心 理進化期中,卻應該以容忍互諒的人道主義作為依歸。正如寇克常說的一句話:「 我們早已不再互相殘殺了!」孫逸仙先也生說過:「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以互 助為原則。」這都是在闡明人性進化的思想--兇殘好戰是逆天的行為,唯有容忍互 諒才是宇宙眾生的生存之道。 當然,寇克身為一個艘武裝戰艦的艦長,有時難免也會表現得崇尚武力--正如同孫 先生最後仍是訴諸流血革命一樣。在充滿反諷意味的<仁義之師>中,寇克就顯得 幾乎與克林貢軍人一般地好戰--即使目的是為了消滅邪惡的敵人。不過寇克也在這 個事件中得到很大的教訓,深深體驗了暴力衝突的荒謬本質,使得他在往後的歷險 中,愈來愈堅守和平共存互助互諒的原則。 信念二:科技發展為兩刃利劍,如果人類濫用或誤用,最後終會遭到科技反噬的惡果 。(科技反撲論) 由於科技濫用與誤用而造成的災害,在星劇的故事中也處處可見。像<忘川>中的 洗腦機、<倩女幽魂>中的靈魂交換機、<世紀禍根>中的試管超人、<萬能電腦 >中的人性電腦等等,全都是一些非常精采的例子。 當今人類最大的生存危機,則是商業與科技結合而造成的全球環境污染。這個關係到 人類世世代代生存空間的問題,也是星劇熱衷探討的一個主題。在電影<石破天驚> 中,原本要創造新世界的「創造計畫」,卻導致了毀天滅地的大爆炸;在<搶救未來 >中,廿三世紀的人類遭到先人濫捕鯨魚的惡報;這都是對於當今科技畸形發展所做的 預言與警告。 星劇對於大自然所抱持的態度,無寧也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正如同荀子 在<天論>中所主張的:「……制天命而用之……應時而使之……騁能而化之……」 。寇克就曾在<搶救未來>的結尾感嘆地說:「破壞了現在的地球,就等於毀滅了子 孫們的未來!」這句話可要比任何的環保宣傳都更能發人深省。 信念三:宇宙間各種生命應當學習欣賞並尊重異類的外貌、信仰與文化,而不是一味 盲目地抵制或憎惡。(宇宙大同思想) (如果我們願意誠懇地捫心自問,就會發現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人都多 少會有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真正能夠實現這個理想的,大概也只有張 系國筆下那些一開口就「蓋朋蓋朋」的蓋文族人。) 種族偏見一向是星劇致力探討的另一個主題,這一點在<黑暗中的惡魔>裡表現得最 為明顯--從開始幾幕的恐怖鏡頭,到最後結局的喜劇收場;鮮明的對比讓觀眾深深體 會了偏見的可怕--然而一旦揭開偏見的翳障,立刻就會發現原先認定的殺人惡魔,其 實只是誓死保衛下一代的偉大母親! 到了廿四世紀,星聯「竟然」與外貌兇惡醜陋的克林貢人結盟,共同對抗非常近似人 類的羅姆蘭人,也可算是星劇對於種族偏見的另一個反諷。 信念四:任何生命都無權干涉其他生命的演化與發展。(眾生平等思想) 這個信念是信念三的延伸,也正是星際艦隊訂定「最高指導原則」的依據--既然不同 的生命種族都應互相尊重,文化與文明也就沒有優劣高下之分,而只有進展的快慢早 晚之別。因此不論多麼進化的生命,也沒有權利對外輸出自己的思想或價值觀,更不 應該以任何方式干涉其他生命的自由意志與文化發展。 基於此一信念,就不難明白為何企業號的任務不是「開發」或「擴張」,而是「發現」 與「探索」。寇克的另一句口頭禪是「我們為和平的目的而來」(We came in peace) 即是最好的寫照。因為唯有對於異類文化的認知與欣賞,才能促使人類自身心靈的成 熟進化,這無疑是針對近代西方帝國主義而做的深刻反省。 相對於凱撒大帝的名言:「我到來,我看見,我征服。」企業號的座右銘可說是:「我 到來,我結識,我告別。」寇克每次登陸一個陌生的星球,總是以為最誠懇的態度與當 地居民溝通交往,緊持著「在羅馬行,如羅馬人」的信念。即使遇到任何弱小落後的種 族,也絕不自恃「船堅砲利」而耀武揚威;簽定任何條約,則一定以平等互惠為最高原 則。若是碰到不願與星聯打交道的星球,即使是有厚利可圖,也從來不會威脅利誘軟硬 兼施;而是立刻「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信念五:人類文明舞台是無盡遼闊的太空。(人類屬於太空) 信念六:太空是人類終極的疆域。(太空屬於人類) 這兩個信念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星劇的故事一再強調,人類不應該將自己的活動範圍 侷限在大氣層內,而應當不斷地向大自然挑戰,致力開拓外太空的無人領域。因為只有 太空才是人類最終的希望;才是物理與心靈的無限空間。這就是我們在每一集片頭都能 聽到的莊嚴宣告--Space……The Final Frontier…… 星劇處處在向觀眾昭示:太空探險能給人類帶來莫大的益處,人類應該全力投入這個新 興疆域的開拓。正如同十五、六世紀的歐洲探險家,都極力鼓吹著「祖國的疆界應延伸 到海洋的另一邊」一樣。 然而不同的是,在企業號成員的心目中,疆域所指的並非勢力範圍,也不是政治的邊界 ,而應是宇宙為人類所設計的一間大教室。在這廣大無邊的逍遙境界中,人類應該學習 如何與天、地、萬物和平共處,而不該一心一意只想要征服統御。我們既有過去帝國主 義的殖民史作為殷鑑,未來的探險自然不能再重蹈覆轍。這也正是「最高指導原則」之 所以為「最高指導原則」的緣由。 信念七:人類文明永不滅亡。(反末世論) 這個信念與時下的思潮正好相反;現代人幾乎都被灌輸了「世界末日」的悲觀論調。這 一方面是核子大戰陰影所造成的恐懼,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人類對自己的文明失望所致。 但是在星劇中,卻處處洋溢著對人性的頌揚與肯定--企業號的性能並不是銀河中最優異 的,它常常被各種各樣強大詭秘的敵人所制。每次使企業號化險為夷,贏得最後勝利的 ,反而總是主角們所表現的(人類特有的)高貴情操。 (這一點,在衛斯理、原振俠、羅開與年輕人的故事中也經常可見)。 企業號遭逢的重重危難,正象徵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坎坷歷程。從遠古到現代,人類不知 經過了多少的瓶頸與危機;但是,絕大多數的文明竟然都能不斷地延續至今。這並不是 因為人類擁有科技與武力這兩大「法寶」,而是人性的光明在無形中化解了所有的劫數 --只要人類繼續發揚這些特有的高貴情操,傳說中的世界末日就絕對不會來臨,人類文 明亦必在宇宙中無盡地繁衍綿延直到永恆。 (星劇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從不忽略人類先天的限制,因此才創造出一個打遍天下處 處是敵手的企業號。而且企業號上的英雄,除了史波克外,也全都是你我一般的凡人, 並不是三頭六臂的超人或「非人」,他們的行為也都是常人能做到的。事實上,只要我 們稍微堅持一點,稍微虔敬一點,那也就可以很驕傲地對自己說:「寇克何人也,余何 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你知道嗎?我不只是一個身著華服,臉上裝出笑容的怪傢伙。我所代表的是 一個象徵,象徵人類有能力抑制自私、憎恨.....這些支配我們大半輩子的東西; 單純的藉著信心去接受某些事情。如果你不能的話,你將終身生活在無法去相信 的陰影中.......“ ~~in Movie:Miracle on 34th Street 我的聖誕禮物呢.......^_^ * Origin: ★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BBS ★ &ltbbs.cis.nctu.edu.tw> 140.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