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arTre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褒: 先用一句話表達我的觀感--Gene Roddenberry將以你為榮!" Insurrection的故事過於舊調重彈? 沒錯. 但是有沒有人想過,這正是編劇想做的? 無論看什麼藝術作品,我們都必須了解作者的心意,並以此為批判的出發點 人家不可能永遠為了滿足觀眾的胃口而創作,這樣不是藝術,是商業 Star Trek固然應勇於作各種不同的嘗試,但這幾年來DS9已嘗試很多了 今年Voyager也改革得很成功,創新的工作就暫時留給電視也好,這次就以TNG的面貌 回味TOS的影集,又何妨? 當初TNG為何能成功? 這些角色為何受歡迎? Insurrection就是要提醒這些事 同時也用了一種稍微不同的表現手法,我們首度看到船員之間的情誼超越了工作關係 另一個不同的地方是Picard,影集裡面他給人的印象總是太內斂,太理性 FC裡面似乎又有點out of character,而這次我們會發現,其實他也是一個性情中人 多謝那星球的返老還童的效應,Picard偶爾也能表現出潛意識中年少輕狂的一面 而且一點都不勉強. 有人批判,Picard想學習如何減緩生活步伐,根本無意義,因為他本來就不需要 他不是Kirk,不像後者那樣愛冒險,愛女人. 這樣說也不是沒道理,但我覺得片中的 對白很巧妙地避開了,況且他當時真正好奇的是"如何能留住這一刻" (上面好像廢話了一堆 :p) Insurrection主要是在反映現實,殖民帝國主義與環保 理念的抗爭,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好像又是廢話) 我最喜歡的一句台詞: 這句送給大家當新年禮物 &quotIt took us centuries to learn that it doesn't have to take centuries to learn." 我最喜歡的一景: 凌晨,Picard站在橋上,看到Geordi的影子出現在山坡.... Geordi看著旭日,眼中閃爍著淚光. 那股溫馨的氣氛營造得非常成功 貶: Well,說壞話總是比說好話容易..... 1. 太多technobabble. (這不就是Voyager以前常出的問題??) 到了外國市場將會造成翻譯員極大困擾,如果由我負責字幕 乾脆全打英文算了 2. Ru'afo是個乏味的角色. 我相信F.Murray Abraham是一位好演員,但他可能比較適合演古裝反派 這次,他充其量只是一個扮相很酷的卡通人物,裝扮太厚重是最大的癥結 演員面部的細微表情都被遮掩了,我不會怪他 如果Roberto Montalban也化妝得像木乃伊一樣,他當年也不見得能把Khan 演得那麼好. 另一大癥結是劇本,除了他威脅利誘Dougherty的那段 &quotFederation support? Federation procedures? Fedeation rules?... Look in the mirror,Admiral...There are hard choices to be made NOW." 其他地方他的台詞都很貧乏,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為何那麼恨Ba'ku族人? 只交代了一句: &quotYou exiled us to die slowly." 3. J.Frakes的導演功力仍然不夠好. 關於這點,我要做保留,有些炫目的特效在小螢幕上看起來很亂,在大銀幕上則不然 但有少數地方真的沒拍好,一開始Data脫下隱形衣處理得太粗糙,而且那位星聯女軍官 (Lt. Curtis)對著鏡頭大喊的樣子很噁心. Worf剛登上E-E時明明有解釋他為何會來 卻被旁邊其他的對話蓋掉了,是故意要弄模糊嗎? Anij是怎麼掉進湖裡的? 看不清楚 遠鏡頭採用得不適當,最後Gallatin與他母親相擁的鏡頭,我並不是要求他用特寫 也不必拍得多煽情,畢竟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回家,但總不能聯那是誰都看不清楚吧? 4. 刪太多! 尤其是最後那隻蜂雀跟Picard的吻戲一起被減掉了,可惜啊..... 改天他們發行DVD時,真希望把減掉的部分全加回去,包括原版的結尾(頗有2001味道) Generations的DVD應該沒有這樣補遺吧? 唉.... 挑: 1. 如果Son'a族人想治好自己的老化症,為什麼拖到現在才想利用那星球? 以前他們病情沒那麼嚴重時,不會趁早偷偷回去? 住在星球的另一個地方就好啦 [解釋]Ru'afo的尋仇之念勝過一切,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然而還是有個盲點: 他們當初是怎麼離開的? Ba'ku族人不是放棄科技了? 如果要把他們趕出星球,怎麼會有船可用? 而且如果他們會"奪權失敗" 那麼Ba'ku長老們一定有用武器把他們"打敗",對不對? [解釋]放棄科技,不一定就把以前的工具全銷毀,武器和船還是可以挖出來 2. 怎麼會有阿拉伯數字? [解釋]Ba'ku/Son'a搞不好根本就是地球人,在遠古時代遇到某次滅絕危機 被Preservers救起,送到銀河系的另一個地方 (當然,那還不是Briar Patch) 這樣也更能合理解釋為何他們英語說的那麼流利,比用Universal translator 來胡扯好多了 3. 船員去過那星球後,心態上有返老還童傾向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人還沒去 就有了不尋常舉止,這該如何解釋? Briar Patch的metaphasic particles 不可能洩入E-E,就算可能,也不可能有作用. 4. Picard在Holoship上射昏了一個Son'a警衛,然後好像就沒再理他了 ???? 那該不會也是假人吧? 就算程式要設定看門狗,也不必設定成Son'a的樣子 對不對? 那明明是星聯的船 望: 1. 目前有意編劇的只有Brannon Braga,但願他別再玩時光旅行或平行宇宙了 真希望能找一位專業科幻文學作家來寫 另外,他們現在一直考慮讓DS9跟TNG合作,我倒覺得這樣會造成很多限制 不如以後再讓DS9單獨拍電影,只是他們能夠拍的也不多了,這是年齡問題 2. 我個人很希望下一部電影多少能承續一些Insurrection留下的threads 由於片長太短,有些subplot缺乏發展,Riker和Troi這次是來真的嗎? Picard會不會 回去? Geordi的眼睛? Son'a族人的病情能改善幾成? 星聯真的會放棄整個計劃嗎? 我覺得不太可能,也許過了幾年他們可以從星雲收集metaphasic particles, 不必從那星球的光環下手 而且既然這次出現了新的外星種族,如果要讓他們有歷史意義,起碼也該讓他們 再出現一次. Son'a族人不太可能全回家,多年來建立的帝國一定還在,繼續生產 Ketracel White,影響星聯與Dominion的戰局. 不幸的是,派拉蒙高層主管很可能有鑒於 Insurrection票房失敗,施壓於R.Berman等人,嚴禁他們再嘗試任何關於這個...他們 心目中的票房毒藥的subplot. 如果他們真的那麼怕,那顯然是咎由自取 宣傳做得太差,海報難看,電視廣告沒水準,除了怨自己還能怨誰? 3. P.Stewart前陣子曾談起一個構思,Insurrection揭發了星聯內部的一個小陰謀 萬一這只是冰山一隅? 下一部電影也許可以揭發出更多幕後黑手,其實TNG第一季的 Conspiracy原本真的有黑手,而不是像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只是寄生蟲作怪 他這段話讓我有點驚訝,因為兩年前M.Piller寫過另一個ST9的故事,基本上跟現在的 Insurrection有點像,但對fountain of youth無甚著墨,強調陰謀論,是個很沉重的 悲劇,當時P.Stewart極力反對:&quotIt's dreary. It's political. It's not fun. It's not Star Trek." 可是他現在說出來的構思豈不也很political? 我沒有責怪他的意思,也不會覺得他出爾反爾,反而覺得他滿有遠見的. 不過這也不太 可能實現,除了現在時間還太早,不宜作任何評斷以外,原因同上--派拉蒙高層主管似乎 不太喜歡P.Stewart. 結: 最後為九部電影排個名,這次不想再傷腦筋打分數,也不想排得太硬 畫斜線即代表相差有限,視心情而定. 盡量客觀,以導演,劇情等標準來做評估 不要介入太多個人情感 2/6 9/4/8/1 3/7 5 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pattern-- 5,9--都嘗試探討天堂的存在而且兩位艦長都有唱歌 :) 4,8--都是回到過去拯救地球,高娛樂性 3,7--都面對死亡,親友之死,企業號之死 2,6--這兩部常被放在一起比較,不知道到底有什麼相似 同樣的導演...同樣深厚的文學背景..同樣廣受影迷喜愛...? ※ Origin: 臺大電機 Maxwell 站 ◆ From: round238.mc.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