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oc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個人對此問題 提供一些淺見 進貨成本因日期因素 或期現貨因素 造成廠商虧損或獲利 固然可以稍微解釋 此波原物料股之漲勢 然其所能解釋之範圍有限 且此種說法 較適宜運用在解讀 DRAM模組廠 通路商 之成本優劣勢與股價走勢 因其股本較小 進貨成本與變動成本相關性更高 至於 塑化原物料股之漲勢 愚私以為下列解讀稍可參考 本人前文已不斷敘及 國際原油與原物料價格上漲趨勢 背後推手乃原自美國布希總統 錢尼等特定集團 美國總統大選未結束前 漲勢不會明顯回檔 (上述原因請自行揣摩或搜尋) 從原油價格上漲後(從個體經濟學廠商理論) 直線思考是塑化廠進貨成本上升 運輸與消費商品成本亦連帶上升 惟不同產業階層廠商 對於上升之成本 具有不同之轉嫁能力 轉嫁能力越強者 非但不會因此縮減毛利 反倒能藉此機會從中擴大毛利 轉嫁能力差者 則會因此面臨毛利衰退之窘境 上述推論其實就是經濟學理論中的 供需彈性理論 君可想見 颱風造成國內菜價上揚 從農夫 大盤 中盤 零售 到消費者 其買賣價格漲跌幅均相同嗎 是否有人會不虧反賺呢 再者就總體經濟角度而言 能源 石油 運輸等成本上升 將形成消費與投資支出遭受排擠 進一步將帶動能源石油進口國之輸入性通貨膨脹 如此不斷循環導致國民所得衰退 其他產業之銷貨與毛利 對比原油塑化原物料等產業亦將減少 因此 原物料廠商之股價自然有利基抗跌甚至上漲 總的來說 成本轉嫁能力為股價漲跌之關鍵 前一陣子 運輸航運類股 照說因油價狂升理應下跌 惟國際波羅的海散裝航運指數 與國內航運股卻持續大漲 其原因就在於 面對OPEC的卡特爾壟斷油價 國際運輸業者在處於寡占市場的環境下 亦跟進行成聯合壟斷 順利轉嫁其成本給下游業者 國內電子業多為代工而無品牌大廠 轉嫁成本不易 反將成為別人轉嫁之對象 股價堪慮 除非能合併 或形成卡特爾再轉嫁給消費者 -- 講在前面 事後印證 良心po文 股海明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06.249
shininboy:好文 218.34.204.79 10/01
dodoloo:好文一推 220.228.55.188 10/01
Simon:昨天才說 今天塑化航運等寡占廠商果然神勇 210.69.106.249 10/01